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20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3695988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第十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4第三届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等;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相关文献由59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立贤、韩正波、张箭等。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695988 占比:100.00%

总计:3696084篇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发文趋势图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研究学者

  • 孙立贤
  • 韩正波
  • 张箭
  • 徐芬
  • 罗景阳
  • 辛春玲
  • 刘颖雅
  • 宋莉芳
  • 杨强
  • 陈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超; 李海建; 秦钊; 王长健; 许毅; 孙志华; 仪建华; 赵凤起
    • 摘要: 为了抑制固体火箭发动机羽流的二次燃烧,最好的方法是在推进剂配方中添加钾盐作为抑制剂。介绍了无机钾盐如KNO_(3)、K_(2)SO_(4)、K_(3)AlF_(6)、KA、含能硝基配合物、含能亚硝酸复合钾盐KE和有机钾盐KD等对固体推进剂的分解动力学、羽流电子密度、火焰结构和温度、燃烧速率、燃烧波结构、熄火表面及平台燃烧效应的影响。还介绍了一些新型有机含能与不含能的钾盐。对目前固体推进剂消焰剂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 陈运涛; 董晓旭; 王洋; 王健男; 崔美; 黄仁亮
    • 摘要: 重金属和有机溶剂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十分有必要开发能够吸附重金属并同时分离有机溶剂的多功能复合材料。本论文以聚酯无纺布(NWF)为基底,经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表面改性,进而采用原位生长方式将巯基化锆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Zr-MOFs,简称PCN-222)负载在无纺布表面,制备了一种疏水的PDMS/PCN-222@NWF复合材料。在低表面能PDMS改性和原位生长PCN-222晶体所形成的粗糙表面共同作用下,其水接触角为141.7°。油水分离测试结果显示其分离效率最高可达98.6%,并且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分离效率仍然可达94%以上。此外,由于无纺布表面负载有巯基化PCN-222颗粒,PDMS/PCN-222@NWF复合物可同时吸附水中的Hg^(2+),最高吸附量达294.4mg/g。
    • 刘爽; 周婷; 郭献敏
    • 摘要: 基于荧光分析法在金属离子检测过程中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优点,设计合成一种具有氨基修饰的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晶态荧光探针.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pcu框架的二重互穿结构;有机配体上的氨基自由分布在孔道内;该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可作为一种荧光增强型探针检测水溶液中的银离子,其检测限可达0.76μmol/L.
    • 李平; 王葶
    • 摘要: 以超声波辅助-水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Cu-BTC,采用XRD、SEM、BET、FT-IR、ED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材料Cu-BTC呈现八面体结构,结晶度高,属于微孔材料。通过吸附脱除模拟油(正辛烷-二苯并噻吩)中的硫化物-二苯并噻吩,评价其吸附脱硫性能。采用溶剂洗脱法再生吸附样品,使用3次后仍保持85.46%的脱硫率,说明通过超声波辅助水热合成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Cu-BTC在吸附脱硫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王路平; 卢占会; 谭小丽; 方明
    • 摘要: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新型晶态多孔材料,具有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合成成本低等特点。由于MOFs具有独特的孔道结构和分散的活性中心,它在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常见MOFs的种类和合成方法,总结了不同合成方法的特点;然后,梳理了MOFs作为光催化剂高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染料以及抗生素等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MOFs及复合材料光催化不同污染物时的反应机理、反应效率、各种实验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最后,对MOFs光催化处理废水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探讨了所面临的挑战。
    • 杨涛; 王舒璇; 董伟航; 杜春保; 欧阳韶晖
    • 摘要: 硝基苯酚(NP)是工业和农业废水中一种常见的高毒性且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为构建稳定的高效降解NP的多孔纳米催化剂,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MCF-61,然后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备了Ni基磁性纳米催化剂(MCF-61*).对材料和催化剂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MCF-61,并通过热处理成功制备了介孔MCF-61*.该纳米催化剂为多孔棒状结构,平均直径为100 nm、BET面积为119.9 cm2/g、平均孔径尺寸为11.6 nm.在热处理过程中,小分子溶剂的挥发和分解为催化剂留下了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同时纳米棒中的一些Ni离子在高温下还原形成Ni纳米颗粒,并发生迁移和聚集.但MCF-61*的基本骨架未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在NP的催化实验中,随着催化反应的进行,NP的特征吸收峰呈规律性降低.MCF-61*(5.0 mg)对2-NP,3-NP和4-NP的催化速率常数(k)分别为0.7466、0.4945和0.51 min-1,表现出极高的催化效率.此外,MCF-61*还具有软磁性和准超顺磁性,能够通过磁场进行快速分离.经过五次循环使用后,MCF-61*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具有经济环保和实用性强等特点.本研究为制备具有特定磁性和良好稳定性的Ni基纳米催化剂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制备策略,为实现Ni基MOFs在环境治理和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 袁会芳; 王晨旭; 彭邦华; 王刚; 代斌
    • 摘要: 金属-氮-碳(M-N-C)化合物作为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氧还原(ORR)性能,在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电化学能源转化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出能够与贵金属铂催化剂相媲美的高效且廉价的催化剂以解决ORR缓慢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选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67作为碳源和氮源,其中,二价钴离子、2-甲基咪唑和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EI)在室温下快速原位合成催化剂,PEI不仅能避免ZIF-67的团聚还提高了催化剂的氮含量.所制备出的纳米材料Co-N-C(ZIF-67+PEI)催化剂在碱性电解质中拥有优于商业Pt/C的ORR性能及稳定性和抗甲醇性能.
    • 孟玉兰; 陈茜; 张薇; 周瑞武; 宋学志
    • 摘要: 本科生综合实验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本科生综合实验可以有效结合科学研究前沿成果,使学生了解新技术、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综合实验中,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以硝酸钴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通过反应生成具有立方体形貌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将其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制备钴/碳复合纳米催化剂,并应用于4-硝基苯酚的绿色催化还原中.上述实验内容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在材料合成方面的知识,锻炼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材料表征技术与原理,深入理解材料结构特性,结合数据处理,探究材料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通过综合实验的锻炼,学习使用相关软件,逐渐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为未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奠定基础.
    • 戚丹阳; 陈紫昭; 邓怡佳; 刘子璇; 曹梦雅; 杨华勇; 杨立荣
    • 摘要: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镍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Ni(H2bptb)0.5(bibp)(H2 O)2]·H2 O}n(Ⅰ)(H4 bptb=2,4,4′,6-联苯四羧酸,bibp=4,4′-双(咪唑基)联苯).运用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镍离子形成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几何结构,构成{NiN2 O4}单元,Ni-MOF通过H2 bptb2-和bibp配体的键连、氢键以及π…π弱作用力形成了三维穿插结构.此外,对其磁性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CV(cyclic voltammetry)测试结果表明:在300~500 mV的范围内,具有一对明显的可逆氧化还原峰,与Ni(Ⅱ)/Ni(Ⅲ)的氧化还原过程有关,而且该变化是受表面控制的.同时,χm T vsT曲线符合Curie-Weiss定律,表明其具有弱的反铁磁性.
    • 唐安宇; 何曼丽; 陈九玉; 周鑫浩; 王丙佳; 王俊议; 杨毅
    • 摘要: 为了提高材料对放射性碘的吸附性能,在制备立方体和十二面体铜基均苯三甲酸(Cu-BTC)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调节煅烧气氛环境,获得更为疏松多孔的氧化亚铜-氧化铜(Cu2O-CuO)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发现所得材料分别为立方体和十二面体的Cu2O-CuO,并依旧保留大部分Cu-BTC结构骨架.对碘离子的吸附实验结果显示,立方体和十二面体的Cu2O-CuO饱和吸附容量分别能够达到49.72、91.91 mg/g.热力学和动力学吸附研究结果表明,2种形貌的Cu2O-CuO均属于以化学吸附为主,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的单分子层吸附.制备的Cu2O-CuO能够在吸附时与碘离子生成CuI.吸附剂在弱酸条件吸附性能更强,干扰离子中,弱酸根离子会阻碍材料对碘离子的吸附,而强酸根离子则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吸附,提升吸附剂吸附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