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重译

重译

重译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01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鲁迅研究月刊、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6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等;重译的相关文献由22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双玲、叶蕾、周志莲等。

重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0 占比:99.5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50%

总计:201篇

重译—发文趋势图

重译

-研究学者

  • 李双玲
  • 叶蕾
  • 周志莲
  • 张璘
  • 李新朝
  • 田传茂
  • 何高大
  • 孙晓宇
  • 尹伯安
  • 屈扬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陈亚杰; 舒鑫钰
    • 摘要: 《小城畸人》作为美国现代文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1983年首次在中国译介,并于2020年重译出版。近些年,文学作品的重译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对比研究两个时隔多年的译本,分析旧译本中出现的疏漏或误译、语言陈旧、言语生硬拗口等问题,发现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译文的忠实性、曲解原作者的意图,也会给读者造成困惑。重译文学作品能够在保证原文忠实性的同时,为读者提供品质更高、更具时代性的译作,为外国文学作品汉译实践提供参考。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邵宏(译); 刘军(校)
    • 摘要: 本译文原刊于《湖北美术通讯》(1982年第5期),后作为“附录”收入邵宏著《艺术史的意义》(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现据S. D. Ross, ed., Art and Its Significance:An Anthology of Aesthetic Theory, 3th ed.(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重译。选文来自Sigmund Freud, On Creativity and the Unconscious:Papers on the Psychology of Art, Literature, Love, Religion(New York:Harper&Row, 1958);如此选文无疑反映出当时学术思潮的时尚。在近四十年后的今天,译者重译此文,借此向作者弗洛伊德先生致歉,同时也向校译者刘军老师致谢;更重要的是,以此了却一个长期萦绕译者心头的“误译”噩梦。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正是这篇满是误读的作业,成了译者两年后进入艺术史专业领域的敲门砖。
    • 陈鹏宇
    • 摘要: 外国经典文学引入我国之后总是被不断重译重译不仅提高了译本质量,还催生了许多意义非凡的译学争鸣。《格列佛游记》自清末译介到中国以来,已有上百版重译本。百余年间,该小说的接受定位几经转变,不失为良好的研究对象。但仅从翻译正文本切入无法支撑全面的重译分析,因而需要引入对翻译副文本的探讨。以两大畅销译本——张健译本和孙予译本为例,从译序、注释等副文本解读译者的主体性,探究译者在重译活动中的翻译目的和读者定位,或能与正文本研究形成互补,并实现对文学作品重译的全面探讨。
    • 刘甜
    • 摘要: 一直以来,文学作品重译的热度未减。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出发,分析文学作品重译的合理性。译者想要在读者和译文之间建立最佳关联,就要迎合读者预期,增加语境效果。本文选取三个不同时期的《老人与海》中译本,分别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这三个维度对语境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文学作品重译的必要性。
    • 尹田田
    • 摘要: 1923年,郭沫若在《创造周报》上刊出了他对歌德名诗《迷娘歌》的译文,并在译后跋言中分别点评了马君武和郁达夫的两篇前译。这篇译诗的风格之特别处在于,它虽从行文上来看属于白话新诗,但借用了古典诗歌一些常用手法和诗体特征,在意趣上也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的遗风。细究之下,我们能够发现这种特殊的诗风或可归因于前译的“缠扰”(haunting)。换言之,恰恰是前译的影响使得郭沫若的译诗呈现了对古典诗词传统的折返,甚至在意境的圆融上比古体的马译走得更远。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结合历史语境,分析此译诗如何对原文和前译进行重构,在“原文-前译-重译”的动态结构之中对其中的翻译决策及其动因展开探究。
    • 屈扬铭
    • 摘要: 当翻译不再被视为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任何决策就成为研究译者主体性的考察对象.基于此,将傅光明重译《哈姆雷特》视作译者的一种社会实践,以历时维度的话语互动理论为参照,考察译者于特定历史时期在受动性的制约下发挥主体性作用的特征.分析译者在选材、理解、表达等翻译阶段进行话语选择、解读与建构的实践活动,发现译者协调翻译场内各主体间的权力关系,通过现在话语实现对过去话语的解读、修正、建构,进而完成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莎剧重译活动.
    • 屈扬铭
    • 摘要: 当翻译不再被视为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任何决策就成为研究译者主体性的考察对象。基于此,将傅光明重译《哈姆雷特》视作译者的一种社会实践,以历时维度的话语互动理论为参照,考察译者于特定历史时期在受动性的制约下发挥主体性作用的特征。分析译者在选材、理解、表达等翻译阶段进行话语选择、解读与建构的实践活动,发现译者协调翻译场内各主体间的权力关系,通过现在话语实现对过去话语的解读、修正、建构,进而完成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莎剧重译活动。
    • 车勇
    • 摘要: 近代韩国缺少懂西方语言的翻译人才,他们只能依靠中国以及日本的译本来翻译西方小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10年代韩国的翻译作品绝大多数是重译作品.重译本的一大特征就是未标明其原作以及底本,以至于人们很难察觉出它的真实面貌.迄今为止被发掘的重译中以日译本居多,而《永乐城》则是一部为数不多的、未被发掘的汉译本重译小说.《永乐城》翻译自19世纪英国小说Christie's Old Organ;Or,Home,Sweet Home的汉译本《安乐家》.《永乐城》这一文本被发掘的事实可以作为一个证据来证明中国文学对韩国20世纪初的翻译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永乐城》的译者对底本的选择以及删改表现出了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翻译态度,这对了解当时韩国重译中的倾向有着一定的意义.
    • 李双玲; 姚丽文
    • 摘要: 近些年来,儿童文学名著的重译本不断涌现,重译现象相当普遍.博弈论强调理解他人想法、立场和观念的重要性,符合重译活动的本质特征.从博弈论的视角研究重译问题,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可为揭示重译的本质提供新的视角:重译其实也是一种博弈活动,是重译者与原文作者、译文读者及前译者等多个译事主体之间开展竞争与合作的博弈过程.
    • 谢志东
    • 摘要: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开放的时期。在对外交往中,唐朝政府表现得极为大度。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朕独爱之如一。”正是这种远见卓识,开创唐朝“四海咸服,万国来朝”的昌盛局面。而在辉煌的外交活动中也出现了不少趣闻轶事。最难懂的国书外交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语言障碍。有些远邦小国的语言,必须用其邻国语言“重译”方能沟通,有时甚至需要多次“重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