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重危患者

重危患者

重危患者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18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0884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护理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深部真菌与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等;重危患者的相关文献由175位作者贡献,包括尹世玉、汪晖、王颖等。

重危患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0884 占比:99.88%

总计:70969篇

重危患者—发文趋势图

重危患者

-研究学者

  • 尹世玉
  • 汪晖
  • 王颖
  • 刘辉
  • 张宏伟
  • 王丽姿
  • 王建荣
  • 王英
  • 马燕兰
  • 丁丹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溟英
    • 摘要: 一般机体在遭遇到(如大型手术、多发创伤、感染等)严重的刺激之后,不仅会引发(包括心血管、肺脏、肾脏、胃肠道等在内)多个脏器功能障碍,更会导致内分泌的改变,并引起相关的连锁反应(如代谢、营养、免疫等方面发生变化),对患者临床过程及预后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重症患者内分泌变化的监测,了解危重患者内分泌变化之后对其机体带来的相关影响,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干预,促进危重患者的早日康复.
    • 张飒飒
    • 摘要: 目的 比较B超引导下隐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神经阻滞用于危重患者膝关节以下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生命体征改变情况.方法 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60例,ASAⅡ—Ⅲ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隐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各点分别给予0.4%罗哌卡因6ml和20ml;对照组行硬膜外神经阻滞,给予注射0.5%的罗哌卡因10~20mL.记录阻滞前(T0)、阻滞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60 min(T4)、90 min(T5)的SBP、DBP、HR,以及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并随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1~T5时对照组SBP、DBP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感觉阻滞完善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有4例恶心、呕吐,7例尿潴留,而观察组无相同并发症(P<0.01).结论 B超引导下隐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安全有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痛时间长,不良反应少.
    • 彭琴; 付佳
    • 摘要: 目的:探讨肾内科重危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与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79例重然患者,按照病情与护理需求,针对肾内科重危患者制定安全管理对策.结果: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达到了97.5%.结论:从患者出发,制定较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愈率.
    • 王铁梅; 刘帆; 郑岚
    • 摘要: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PDCA cycle method in the management of critical patients ' family members, to provide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nd promote family members ' satisfac-tion. Methods The family management mode of PDCA circulation was established. Then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crit-ical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management,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found out, the reason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the plan was worked out and implemented;the effect was evaluated and the inspection was followed up, the effectiveness of measures was improve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unresolved issues was turn to the next PDCA cycl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complaints from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and det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DCA cycle method of family management mode, and frequency of prais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 P<0. 01 for all) . Conclusion PDCA cycle method of family manage-ment mode combining humane caring can deepen high-quality nursing care and improve family members' satisfaction.%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重危患者家属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家属满意度。方法建立PDCA循环法家属管理模式,根据重危患者家属管理的现状分析,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计划并实施,评价效果,跟进检查,提高计划落实的有效性,分析结果,对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结果与传统家属管理模式比较,PDCA循环法家属管理模式患者家属滞留和投诉显著减少,表扬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 PDCA循环法家属管理模式将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家属满意度。
    • 范惠; 李萍; 丁会娥
    •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体位(抬颌仰额)加导丝引导置管法在ICU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实施人工气道的180例ICU住院患者按留置胃管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留置胃管,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观察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留置胃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抬颌仰额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能有效提高ICU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进而减轻对患者食管损伤,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 丁冬冬
    •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ICU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ICU患者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我院自ICU成立以来,不断总结经验,更新知识,减少了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口腔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促进重危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预防及护理归纳如下.
    • 罗卫; 覃秀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危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重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给药抢救,观察组采取深静脉穿刺置管给药抢救,穿刺置管路径为锁骨下静脉.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早期抢救成功率及后期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危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提高给药效率,协同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 姜崇丽
    • 摘要: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主要的给药途径,在医疗实践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在抢救重危患者的紧要关头,打开静脉通道能让药物迅速进入人体发挥疗效,为救治患者赢得时间,起到积极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配制、贮藏、运输、使用药品、技术操作等方面,由于操作不慎往往导致输液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热源反应,心肺功能损伤,静脉炎症,静脉栓塞、渗漏肿胀、组织坏死等不良反应发生,使患者病情加重,迁延不愈甚至危及生命,由此给患者带来雪上加霜的厄运,造成身心痛苦与经济损失,对此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造成输液不良反应的各种原因须采取防范措施,将其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
    • 王英; 张宗诚
    • 摘要: 探讨我院在救治重危患者中,有针对性地组建护理专家督导组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全程督导的方法、效果,以不断提高护理安全和质量.由护理部在全院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中抽取高级职称的护理专家和护士长组成护理专家督导组,并制定督导组工作职责、流程和方法,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全程督导,确保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护理专家督导组督导后,增强了护理团队凝聚力和沟通、协作能力,解决了护理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促进了学术交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雷彩萍
    • 摘要: 通过两种股静脉采血方法在急诊重危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对比,得出结论是急诊重危患者抢救过程中,股静脉采血成功的前提是操作者对腹股沟区解剖部位清楚,操作方法熟练.而传统股静脉采血定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股静脉体表投影点定位法采血弥补了传统方法的缺陷,成功率显著提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