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醋酸发酵

醋酸发酵

醋酸发酵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60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92483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安徽农业科学、现代食品科技、江苏调味副食品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蜂疗高峰论坛、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第二届中国浙江学术节——食品安全监管与法制建设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食品研究生论坛等;醋酸发酵的相关文献由1452位作者贡献,包括麻成金、梁楷、郎繁繁等。

醋酸发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6 占比:0.57%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2483 占比:99.43%

总计:93016篇

醋酸发酵—发文趋势图

醋酸发酵

-研究学者

  • 麻成金
  • 梁楷
  • 郎繁繁
  • 黄群
  • 周景丽
  • 田莉
  • 闫裕峰
  • 余佶
  • 孙尤海
  • 李新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广伟; 贾淇舒; 令狐克琴; 王琦; 于杰; 张卓睿
    • 摘要: 以蓝莓和酸樱桃为原料,制备蓝莓-酸樱桃复合果醋。以总酸、感官评分和花青素含量为评定指标,考察沪酿1.01(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接种量、酒精度、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复合果醋品质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蓝莓-酸樱桃复合果醋醋酸发酵工艺,并对蓝莓-酸樱桃复合果醋的品质指标与抗氧化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醋酸发酵工艺参数为:醋酸菌接种量10%,酒精度9%vol,发酵温度30°C,发酵时间8 d。在此优化条件下,复合果醋的总酸含量可达(5.01±0.17)g/100 mL,花青素含量为(102.26±0.89)mg/100 mL,感官评分为(87.00±0.42)分。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最大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4.1±0.22)%,还原力(OD;值)为(2.21±0.27),表明其抗氧化性较好。
    • 鲁梅; 宋从从; 石桂珍; 杨青; 李德青; 窦祎凝
    • 摘要: 为了研究赤水晒醋醋酸发酵过程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醋醅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检测了醋酸发酵过程基础理化指标(总酸、乙醇、还原糖和乳酸)的变化,并分析了理化因子与原核微生物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赤水晒醋醋酸发酵过程中醋酸乳杆菌属(Acetilactobacillus)和葡糖醋杆菌属(Gluconacetobacter)的相对丰度随着醋酸发酵的进行由0.11%和低于0.01%上升至36.779%和4.760%,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醋杆菌属(Acetobacter)的相对丰度随着醋酸发酵的进行先上升后下降;蓝藻细菌属(Acaryochloris)、未分类的红螺菌属(Rhodospirillaceae_nclassified)、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等原核微生物属的相对丰度随着醋酸发酵的进行呈下降趋势。总酸由0.61%(以乙酸计)上升至5.35%(以乙酸计),乙醇由5.78%下降至0.33%;还原糖和乳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主坐标分析将醋醅样品按照发酵天数聚在一起,并随着发酵的进行在第一主坐标轴上移动;聚类分析将发酵过程分为前期(第0~3天)、中期(第6~12天)和末期(第15天)这3个阶段;相关性分析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主要与乳酸和还原糖含量呈正相关,醋杆菌属(Acetobacter)、柠檬乳杆菌属(Limosilactobacillus)、葡糖醋杆菌属(Gluconacetobacter)和醋酸乳杆菌属(Acetilactobacillus)主要与酸度呈正相关,而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等菌属主要与酸度呈负相关,且与乙醇含量呈正相关。该研究对揭示赤水晒醋的发酵规律和解析赤水晒醋的发酵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祁勇刚; 龚元元; 胡勇; 胡东彬; 高冰; 汪超
    • 摘要: 该研究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制备葡萄糯米香醋,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酒精发酵工艺条件;以总酸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其醋酸发酵工艺条件,并对该产品的挥发性成分、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条件为:葡萄与糯米质量比2∶1、初始糖度23%、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22%、发酵温度28°C;最佳醋酸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酒精度7%vol、醋酸菌(Acetobacter aceti)接种量5%、发酵温度30°C。在此优化条件下,葡萄糯米香醋共检出3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7种、醛类3种、酸类7种、酯类13种、苯类1种,总酸、总酯含量分别为4.70 g/100 mL、3.18 g/100 mL,葡萄糯米香醋呈红褐色、澄清透亮,口感醇厚、酸甜柔和,具有浓郁的果香和醋香。
    • 祁宏山; 王治业; 彭轶楠; 梁燕; 季彬
    • 摘要: 以荞麦为原料制备荞麦醋,以荞麦醋总酸含量为响应值,以拌醅酒精度、火醅接种量、醋醅水分含量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荞麦醋醋酸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荞麦醋醋酸发酵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拌醅酒精度4.50%vol,火醅接种量12%,醋醅水分含量65%,发酵时间9 d。在此优化条件下,荞麦醋总酸含量为4.86 g/100 mL。
    • 彭晓赟; 瞿友平; 刘琪; 龙立平; 刘石泉; 胡治远
    • 摘要: 以3组不同的茯砖茶和糯米配比方式,采用甜酒曲和醋酸菌为发酵菌种,通过优化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时间,研制出茶原醋并运用单因素实验调配出最佳的茶醋饮料。实验结果表明:在茶原醋8 mL、白砂糖10 g、柠檬酸80 mg、红茶香精600μL和茶汁25 mL条件下,所调茶醋饮料的综合感官评分为92.87分。
    • 李甜; 葛正凯; 陈宇; 苏聪燕; 徐晓裕; 史学伟; 王斌
    • 摘要: 以低体积分数底酸启动巴氏醋杆菌CICC 20001发酵醋酸,采用转录组学方法探讨底酸促进巴氏醋杆菌产酸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0.5%底物醋酸启动醋酸发酵时,醋酸菌产酸效率明显提高,并筛选到482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包括424个上调基因和58个下调基因。其中,在发酵早期和中后期,分别有412个和70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添加0.5%底物醋酸时,巴氏醋杆菌可能通过尿素代谢、丙酸代谢、醋酸同化代谢强化醋酸耐受性,减少发酵过程中醋酸对菌体的毒害性作用,提高产酸效率。此外,巴氏醋杆菌还可能通过强化信号转导、膜运输和能量代谢,为醋酸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转运和能量转化提供重要保障。研究结果将为底酸促进巴氏醋杆菌产酸机制提供新的认识,为提高醋酸发酵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 董红兵; 蔡凯; 黄程; 龚元元; 汪超; 祁勇刚; 张亮子
    • 摘要: 以纳豆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用于以玉米为原料的老陈醋发酵。结果表明,糖化酒精发酵第3天接种5.0%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醋酸发酵结束时的醋汁中阿魏酸含量高达59.36 mg/L。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接种于玉米、麸皮和谷糠浆液,阿魏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均先显著增大而后缓慢减小,均在24 h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29,1.018,0.661 g/L,而谷糠不粉碎时,阿魏酸缓慢增加,至36 h时其含量为0.087 g/L,仅为粉碎谷糠发酵24 h时的13.16%。采用老陈醋传统酿造工艺,接种纳豆枯草芽孢杆菌酿造的老陈醋,阿魏酸含量为32.45 mg/L,是不接种老陈醋的3.7倍、高粱特级老陈醋的近10倍。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提高了老陈醋阿魏酸含量,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 高航; 续丹丹; 王文平; 赵燕; 张建; 丁洁; 谭磊; 张欣
    • 摘要: 为探究红曲米醋酿造过程中挥发性风味及特性组分变化规律,以红曲米醋醋酸发酵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和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的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不同发酵阶段的风味物质差异性分析,最终筛选出特征性组分。电子鼻分析可用于区分不同发酵时期的红曲米醋。通过GC-MS和GC-O识别出发酵过程中共有54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经多元统计学方法筛选得到挥发性风味特征组分,醋酸发酵早期为正辛醇、异丁醇和戊酸乙酯;中期为苯甲酸、棕榈酸乙酯、正己醇、2,4-二叔丁基苯酚和乳酸乙酯;中后期为乙酸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异丁酯;末期为L(+)-2,3-丁二醇和庚酸乙酯。本研究结果为红曲米醋香气的调控和风味改善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黄星源; 黄星才; 李灿文; 刘功良; 周灿辉; 姚建华; 丘苑新; 李南薇; 王宏
    • 摘要: 以广东云浮郁南县中熟、硒含量为0.077~0.10 mg/kg的优质富硒猕猴桃为原料,加入6.2°C纯水、复配抗氧化剂和纳他霉素充分浸泡50 min;然后捞出;用破碎机将富硒猕猴桃打碎成浆,最后加入冰糖、果胶酶和葡萄酒酵母菌搅拌均匀,于15.7°C进行酶解和发酵,使其最终酒度在9.6%vol;将得到的发酵产物升温至33.2°C~34.4°C后添加食醋曲精和橄榄醋原液进行发酵;当看到液面开始出现菌膜,立刻加入凤梨汁进行控温发酵,测到最终酸度在53 g/L时和最终酒精度在0.44%vol时,即完成醋酸发酵,再经陈酿、调配、过滤、热灌装和灭菌等工序,即得呈棕黄色,具有富硒猕猴桃特有的果香和浓郁的醋香,酸味纯正柔和、口感醇厚、酸甜适口,口味悠长和爽口,稳定性好、富硒猕猴桃果醋饮品。
    • 兰芳; 陈大坤; 代晋; 崔鹏举
    • 摘要: 研究苹果醋的最佳发酵工艺对改善苹果醋品质具有积极意义,为向苹果醋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与借鉴,本文对苹果醋的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条件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选择混合水平正交表L_(9)(3^(4))设计9种不同发酵工艺组合,对苹果醋品质与苹果醋发酵工艺之间的关系进行试验。通过极差值,发现各发酵工艺对苹果醋的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均有显著影响,酒精发酵影响程度排序为初始糖度>活性干酵母>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醋酸发酵影响程度排序为接种量>初始酒精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酒精发酵最优组合的发酵工艺为A_(3)B_(1)C_(3)D_(2);醋酸发酵最优组合的发酵工艺为A_(2)B_(2)C_(3)D_(1)。采用最优组合的发酵工艺进行苹果醋品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酿造的苹果醋感官评分结果较优,因此可以优先考虑使用该发酵工艺参数进行苹果醋酿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