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酸雾

酸雾

酸雾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3年内共计205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792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宝钢技术、有色冶金节能、中国有色冶金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08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交流会等;酸雾的相关文献由434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彦琳、严学庆、徐颋等。

酸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8 占比:12.09%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54%

专利文献>

论文:1792 占比:87.37%

总计:2051篇

酸雾—发文趋势图

酸雾

-研究学者

  • 孙彦琳
  • 严学庆
  • 徐颋
  • 李育才
  • 林建平
  • 蔡小明
  • 赵鹏
  • 刘伟
  • 张明
  • 李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鹏云; 马莹; 李山东; 毛艳丽; 张述荣; 莫亚文
    • 摘要: 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在用的两套制酸系统530 kt/a和300 kt/a分别建于2005年和2006年,两套系统原设计中转化工序全部采用"3+1"双转双吸的转化流程,2012年合成炉系统大修中率先将530 kt/a系统转化工序升级为"3+2"流程,并增加了配套的余热锅炉,但制酸系统的净化工序和干吸工序并未升级,导致整套系统在匹配性能提升方面存在短板。采用"回"型喷头布置、水平放置的新型等压捕沫器、"塔-槽一体式"浓酸吸收设备等新技术后,吸收塔的吸收率由99.88%上升至99.9%,酸雾含量减少了至少50%,净化工序酸水排放量降低了40%,制酸系统二段电除雾器出口氟元素含量由1.5 mg/m^(3)降低至0.6 mg/m^(3),烟气杂质去除率提升了60%,吸收塔循环槽容积提升后,制酸系统处理烟气量增加了0.3×10^(5)m^(3)/h(两系统合计)。
    • 张朋飞; 李红艳; 吕国彬
    • 摘要: 98%浓硫酸是一种具有吸水性的强氧化、强腐性无机酸溶液。其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剧烈的溶解反应如发生在储罐内,短时间内产生的巨大热量会引起罐体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此外,浓硫酸中SO_(3)逸入大气会产生酸雾,酸雾对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均能造成严重破坏。因此,优化储罐呼吸系统,并采取措施隔绝罐内浓硫酸与罐外空气接触是非常有必要的。详细阐述现阶段浓硫酸储罐呼吸系统主流技术的工作机理,细致分析了各技术的优势及不足,并从设计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对浓硫酸储罐呼吸系统的安全环保设计有所帮助。
    • 摘要: 电镀工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但又是一个城市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电镀“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含有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氰化物和酸雾、铬酸雾,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长期以来电镀行业都是各地环保部门作为污染治理和管理的重点对象。
    • 摘要: 专利号:ZL201110136510.8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人:宋俊王彦杰章培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从焙烧反应炉排出的烟气进入一盛有含氯离子的废酸的预浓缩器,在此废酸吸收烟气中的粉尘;然后烟气经由一烟道进入一吸收塔,烟气在吸收塔内经过喷淋形成含氯离子的再生酸,使该再生酸一部分流至一再生酸储罐,另一部分经由烟道溢流至预浓缩器中,以提高预浓缩器中废酸所含的氯离子的浓度;烟气通过吸收塔后进而进入一洗涤塔,在此采用含氯离子的废酸对烟气进行喷淋。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
    • 丁华
    • 摘要: 比较了一吸塔5种工况的工艺参数。酸雾控制关键在于下塔酸温高,也需上塔酸温高。若上塔酸温相同,下塔酸温越高露点与气温温差就越小,越容易避免空间冷凝;而在相同的下塔酸温下,上塔酸温越低,露点与气温温差就越大,越易产生空间冷凝。在传质推动力计算中,上塔酸的平衡分压不可忽略。传质基数反映填料塔的特性,虽然剔除了气液流动的喷淋密度及气速,但仍包含分酸和布气的影响,且分酸均匀性最关键。
    • 赵佳; 孙大力; 屈成建; 李凯; 孙彦琳
    • 摘要: 为寻找经济而高效的抑制酸雾产生的策略,为酸雾抑制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及技术指导,制备了某种聚合物微球,并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酸雾产生的装置模拟酸雾的产生,通过观察pH试纸的变色情况对酸雾产生量做出定性分析,考察微球堆砌层厚度、聚合物微球球间间隙及密度等条件对酸雾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堆砌层厚度大于10 m m时,抑雾效果明显;采用不同粒径范围的聚合物微球进行组合堆砌时,小粒径聚合物微球(0.45~0.9 mm)的用量比对酸雾抑制的效果影响较大,其用量大于50% 时具有较好的抑雾效果;聚合物微球的密度也对堆砌层中悬浮层及沉浸层的厚度具有较大影响,悬浮层厚度占堆砌层厚度40% 时,可有效提高抑雾效果.
    • 仝瑞玺
    • 摘要: 介绍了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奥炉厂区制酸系统一吸塔出口烟气酸雾含量高的问题及处理措施.酸雾含量高造成烟气管道腐蚀漏气,并伴有后续热交换器壳程出现冷凝酸.在生产延续及停产情况下,通过系统排查及烟饼试验,确定一吸塔个别纤维除雾器密封杯酸液位低,形成局部烟气短路,含酸雾烟气绕过纤维床,直接通过纤维除雾器的密封杯进入出口管道,整改后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系统恢复正常.
    • 赵佳; 孙大力; 屈成建; 李凯; 孙彦琳
    • 摘要: 为寻找经济而高效的抑制酸雾产生的策略,为酸雾抑制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及技术指导,制备了某种聚合物微球,并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酸雾产生的装置模拟酸雾的产生,通过观察pH试纸的变色情况对酸雾产生量做出定性分析,考察微球堆砌层厚度、聚合物微球球间间隙及密度等条件对酸雾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堆砌层厚度大于10 mm时,抑雾效果明显;采用不同粒径范围的聚合物微球进行组合堆砌时,小粒径聚合物微球(0.45~0.9 mm)的用量比对酸雾抑制的效果影响较大,其用量大于50%时具有较好的抑雾效果;聚合物微球的密度也对堆砌层中悬浮层及沉浸层的厚度具有较大影响,悬浮层厚度占堆砌层厚度40%时,可有效提高抑雾效果。
    • 田小庆; 王建华; 尚国斌; 宋克勇
    • 摘要: 介绍丹麦托普索湿接触法制硫酸(WSA)工艺的原理,针对生产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改造解决了酸气带液、燃烧炉负荷低、酸气管线腐蚀、酸雾控制器(MCU)运行不正常、WSA冷凝器(06E005)玻璃管损坏等问题,为同类装置的运行提供经验。
    • 吴越
    • 摘要: 双氧水脱硫工艺在尾气处理领域应用很广泛,但有工程反映双氧水脱硫工艺容易导致尾气酸雾含量超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酸雾形成机理、脱硫工艺特性及酸雾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从双氧水脱硫工艺的特性来看,其对酸雾的影响与其他脱硫工艺相近,夹带的液沫转化的酸雾可以通过除雾设备捕捉来降低;酸雾的控制一方面要降低酸雾带入量,另一方面加强对尾气酸雾的捕捉;在双氧水脱硫工艺中应用后置的WESP,可以有效实现酸雾的脱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