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酸雨频率

酸雨频率

酸雨频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4255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瞭望、绿色视野、浙江气象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六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酸雨频率的相关文献由260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国安、侯青、刘丽等。

酸雨频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4255 占比:99.69%

总计:34362篇

酸雨频率—发文趋势图

酸雨频率

-研究学者

  • 丁国安
  • 侯青
  • 刘丽
  • 吴威
  • 吴琼
  • 徐晓斌
  • 方红娟
  • 施丹平
  • 程相坤
  • 程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徐丽霞; 向峰; 邱飞; 彭启洋; 万普娟; 马强; 徐博雯
    • 摘要: 为评价云南省酸雨的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收集了2016—2020年云南省21个主要城市连续5 a的降水监测数据,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云南省“十三五”期间城市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并与“十二五”末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5 a降水pH平均值均高于5.6,呈逐年上升趋势;酸雨发生频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总体上酸雨污染有明显改善。降水组分表明属硫酸硝酸混合型,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呈下降趋势。全省降水pH最低值出现在个旧市,属于轻酸雨区;5 a来个旧市酸雨污染状况有明显好转,而紧临个旧市的蒙自市酸雨污染不明显,个旧市是云南省城市酸雨防治的重点。
    • 程龙; 董昊; 洪星园; 张红
    • 摘要: 通过统计分析2011—2019年铜陵市酸雨监测结果,研究该市酸雨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铜陵市降水pH年均值为5.04~6.38,酸雨污染状况虽在改善,但酸雨仍时有发生;铜陵市降水中SO_(4)^(2-)与NO_(3)^(-)的浓度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4.05下降到2019年的1.25,表明NO_(3)^(-)对降水酸度的影响逐渐增加,酸雨类型正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机动车排放对于酸雨的贡献已不可忽视;2019年SO_(4)^(2-)沉降通量较2016年下降68.4%,NO_(3)^(-)沉降通量较2016年下降5.1%,大气中SO_(2)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与SO_(4)^(2-)沉降通量变化趋势十分吻合;铜陵市降水中起主要中和作用的离子为NH_(4)^(+)和Ca^(2+),其中NH_(4)^(+)强于Ca^(2+)。
    • 李利霞
    • 摘要: 南方某工业型城市是酸雨控制区,根据《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HJ/T165-2004)、《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划分方案》(环发〔1998〕86号)等技术规范对南方某工业型城市降水质量进行评价和现状分析。监测项目主要为降雨量、pH值和电导率;离子成分监测包括Ca^(2+)、NH_(4)^(+)、Mg^(2+)、Na^(+)、K^(+)、SO_(4)^(2-)、NO_(3)^(-)、Cl^(-)和F^(-)等的监测。降水中起致酸作用的阴离子含量SO_(4)^(2-)>NO_(3)^(-)> Cl^(-)>F^(-)。预测2025年可能上升至6.4~6.5。
    • 潘筱璐
    • 摘要: 本文用2012~2021年鹰潭市10年降水监测资料,对鹰潭市区的酸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十年间,鹰潭市酸雨情况逐年好转,但鹰潭仍为酸雨城市;鹰潭市酸雨污染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最重,冬季次之,其次为夏季,最低为秋季;鹰潭市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呈下降趋势,而硝酸根离子呈上升趋势,SO/NO~-呈下降趋势。说明鹰潭市酸雨污染类型由硫酸盐型向硫酸盐、硝酸盐混合转变。
    • 韩书新; 于敏; 安英玉; 温秀卿; 谢连妮; 徐嘉; 荔千妮; 吴琼
    • 摘要: 采用统计分析与空间插值等方法对黑龙江省16个酸雨监测站2008—2019年的酸雨观测数据统计计算,分析该省酸雨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 a间黑龙江省秋冬季在pH值<5.60条件下酸雨频率均值达到15.6%,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在pH值<5.00条件下年均降水pH值与酸雨频率的相关系数为-0.83,呈强负相关性;虽然有效降水量是酸雨产生的前提条件,但年有效降水量与pH值相关性不明显,平均电导率与年均有效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80,降水量对电导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空间分布显示,在pH值<5.60和<5.00条件下的酸雨频率分别为20%~55%和10%~35%,酸雨频率高值区与pH低值区分布趋于一致。
    • 胡佳佳; 曾昭婵
    • 摘要: 根据2016~2020年贵州省9个地级市的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贵州省酸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贵州降水酸度总体呈减弱趋势,无酸雨污染;降水中SO2-4离子当量浓度呈下降趋势,NO3-离子当量浓度呈上升趋势;SO2-4/NO3-呈下降趋势,贵州降水致酸因子由硫酸型逐渐过渡为硫酸与硝酸混合型.
    • 李亚军
    • 摘要: 利用2006—2019年山西省五台山、大同、太原、长治、侯马5个站酸雨观测资料,分析山西省不同时间尺度上酸雨次数和频率、降水pH、电导率K值的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征,不同酸度各雨量等级酸雨频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9年山西省酸雨次数和酸雨频率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pH值范围为5.43—6.49,年平均电导率K值范围为73.4—120μs?cm-1;四季中,秋季平均pH最小,为5.70,春季最高,为6.11,电导率K值春季较高;各月相比,9月酸雨pH值最低,为5.58,4月最高,为6.20,月平均酸雨频次和降水pH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96.各站相比,太原降水年平均pH以及电导率K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城市,酸雨pH值依次为太原(6.90)>长治(5.95)>大同(5.71)>侯马(5.57)>五台山(5.55).不同等级降水酸雨发生频率差别较大,小雨(1.0—10.0 mm)时酸雨发生频率最大,强酸雨和弱酸雨频率分别为54.9%和67.0%,当降水量超过10.0 mm以后强弱酸雨发生的频率均随降水量增加而减小.
    • 段小平; 李斗果
    • 摘要: 以重庆市"十三五"期间的降水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其pH、酸雨频率、阴阳离子组成等进行时空上的统计分析,探索出重庆市降水特性、主要致酸物质以及酸雨的时空变化特征,为环境管理提供科技支撑.结论表明:重庆市降水pH年均值呈上升趋势,酸雨频率明显降低,酸性减弱,2019—2020年呈中性;全市酸雨城市占比明显下降;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是硫酸根和硝酸根,主要阳离子为钙离子和铵离子,硫酸盐仍然为全市降水中主要致酸物,但硝酸盐对降水的影响呈上升趋势;重庆市受酸雨影响最严重的季节为冬季和秋季,其次是春夏季;三大片区中,受酸雨污染程度主城都市区>渝东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
    • 解淑艳; 王胜杰; 于洋; 刘丽; 张凤英
    • 摘要: 基于2003—2018年全国291个城市降水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全国降水酸度明显降低,其中,2003—2006年有所升高,2006年之后呈降低趋势;酸雨区面积呈减小趋势,共减少约97万km2,酸雨发生频率超过5%的面积减少了20.9个百分点;全国酸雨城市比例为21.3%~40.9%,2009年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降为21.6%,重酸雨城市比例在2005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国平均酸雨频率为11.7%~25.6%,2006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酸雨频率在50%以上的城市比例较2006年下降了13.9个百分点.基于174个城市的降水离子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降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为硫酸根,其离子当量浓度占比为19.4%~32.9%,2003年以来年平均降低0.6个百分点;降水中的主要阳离子为钙离子和铵离子;硫酸根沉降通量年平均下降0.68 t/km2,硝酸根沉降通量年平均降低0.05 t/km2,全国SO2浓度变化趋势与硫酸根沉降通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我国降水中的硝酸根与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比值总体呈升高趋势,表明硝酸根离子对降水酸度的影响逐渐增加,酸雨类型正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