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鄂豫皖苏区

鄂豫皖苏区

鄂豫皖苏区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47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2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党的生活(河南)、党史天地、中州学刊等; 鄂豫皖苏区的相关文献由453位作者贡献,包括夏明星、王传富、路海江等。

鄂豫皖苏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2 占比:100.00%

总计:472篇

鄂豫皖苏区—发文趋势图

鄂豫皖苏区

-研究学者

  • 夏明星
  • 王传富
  • 路海江
  • 徐修宜
  • 江抗美
  • 汤胜利
  • 任正学
  • 吴寿祺
  • 周进
  • 孙明江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东云
    • 摘要: 烽火硝烟中,诞生于江淮地区的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及其后延部队,长期于皖中坚持抗战,有力打击了日伪军和反动势力,是创建、巩固和发展皖中、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武装力量。这支从江淮大地走出来的英雄队伍,他们的事迹如今却鲜有人知。建军之初:烽火硝烟烁劲旅江淮地区西枕大别山,东接大运河,北临淮河,南瞰长江,境内物产丰饶、交通便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淮之间的霍邱、霍山、六安、舒城、岳西、桐城等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核心区域,而合肥、寿县、庐江、无为等地与苏区毗邻,红军主力部队、地方游击队曾长期战斗在江淮大地。
    • 宋宗君
    • 摘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开启了探索建设新型党员干部教育模式的历程。苏区干部教育体系作为革命政权体系的一部分,始终用马列理论武装、群众路线教育和党规严纪约束,通过形式丰富的干部教育实践,锻造出一支思想统一、信仰坚定、纪律严明、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队伍,领导苏区革命事业。鄂豫皖苏区党员干部教育模式的实践对新时代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为在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 王珊
    • 摘要: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鄂豫皖苏区作为当时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其文化建设不仅推动了根据地各项建设,而且是中共革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学界对于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更加深入。全面梳理近十年来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并对研究的继续深入提出建议,有利于推动苏区文化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传承和弘扬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资鉴。
    • 李雪
    • 摘要: 苏家埠大捷,是1932年3月下旬至5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中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此战历时48天,堪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战史上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缴获武器最丰富、损失最小的大胜仗。红四方面军在皖西地区的胜利,创建了鄂豫皖苏区红军创建以来的空前大捷,不仅开辟和解放了淠河以东广大苏区地区,也标志着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的第三次“围剿”尚未开展便被彻底击溃。
    • 宋宗君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鄂豫皖苏区人民革命的过程中,为巩固政权和加强法制建设制定、颁布了诸多政策法令,有效地推动了鄂豫皖苏区法制建设的进程。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苏区进行人权法律保障实践的历史,为更全面地进行人权保障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将有助于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人权法律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 刘鑫
    • 摘要: 近年,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新县以“戴畈模式”为抓手,引领群众广泛民主参与,探索出一条践初心、行善治、转民风、促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路径。戴畈村所在的箭厂河乡一是革命烈士多。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有3000多名革命烈士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二是“三留守”人员多。
    • 贾天一
    • 摘要: 红色歌谣万万千,一人唱过万人传。红色歌谣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维埃斗争时期,广泛传唱红色歌谣有助于民众更加支持革命斗争,坚守革命斗争信仰。因此,现阶段研究红色歌谣的历史形成因素,挖掘其丰富思想内涵,总结其深厚历史意义,对保存红色歌谣记忆,还原革命历史,强化国家政治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 陈陈
    • 摘要: 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党组织、红色政权和红军在各项事业的建设中自警自觉地厉行廉政建设。在腐败现象多发易发的财政领域,鄂豫皖苏区党和政府通过加强票证管理,开展节约运动,利用专门监察机构和人民群众的异体监督,严格执行财政纪律,建立健全财政机构、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和完善预、决算制度等具体措施,在财政反腐倡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鄂豫皖苏区财政廉政建设工作,对推进当前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和借鉴意义。
    • 周宗龙; 李方海
    • 摘要: 列宁小学是鄂豫皖苏区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和机构。列宁小学在鄂豫皖苏区广泛建立后,在根据地建设、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教育作用、政治作用、组织作用、文化作用和宣传作用,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历史贡献。文章经过历史考察和文献梳理,从教育和革命的关系出发,分析列宁小学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文章从历史梳理中发现,将教育和革命紧密结合,用教育推动革命发展,在革命中发展壮大教育事业,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优良传统。在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的诞生是顺应历史和革命的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产物。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列宁小学在鄂豫皖苏区红军的新闻宣传、政治传播和社会动员等方面,发挥了媒介功能、教育功能和场所功能。
    • 刘贝贝
    • 摘要: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里,珍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留下的一只广藤药箱。药箱为长方体,长54厘米,宽29.5厘米,高12.5厘米,内部为木质箱体,外部以藤编包裹,上下八个角以铁皮包角,箱盖中间镶有一铜质锁,两边各镶一铜款子。这只广藤药箱的故事,就发生在捐献人--河南新县千斤杨高山退休教师杨传志的家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