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郭嵩焘

郭嵩焘

郭嵩焘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53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外交、国际关系、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9篇;相关期刊353种,包括船山学刊、求索、社会科学辑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法——移植与创新国际会议、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第三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郭嵩焘的相关文献由44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静、贾熟村、李友兰等。

郭嵩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9 占比:95.8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72%

专利文献>

论文:19 占比:3.44%

总计:552篇

郭嵩焘—发文趋势图

郭嵩焘

-研究学者

  • 张静
  • 贾熟村
  • 李友兰
  • 李永春
  • 王俊桥
  • 王兴国
  • 雷颐
  • 严晓明
  • 夏泉
  • 张宇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成晓军
    • 摘要: 郭嵩焘抚粤期间与两任总督毛鸿宾、瑞麟的矛盾冲突无法调和,直接责任主要在于总督,深层根源在于督、抚同城体制存在弊端。郭嵩焘的"循理外交"观,来源于对中西方实情对比后作出的抉择,来源于对国际公法了解认同后的具体运用,从对外交涉途径发挥了抵御外侮的作用。
    • 王文静
    • 摘要: 晚清域外游记作为一种媒介形态为当时的社会建构起了一个关于西方世界的想象空间,对晚清的社会认知与改革理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郭嵩焘的日记《使西纪程》的文本分析,尝试从物理空间的联结、精神空间的对抗与社会空间的实践三重维度解读域外游记与晚清社会跨文化对话的空间逻辑。日记媒介所承载的关于西方世界的想象与晚清社会的文化空间存在着一种不对等的冲突,这种文化空间的不对等正是郭嵩焘日记崇西文字风格的归因。
    • 刘小力
    • 摘要: 湖南省图书馆藏刘孟涵稿本《挽词杂著》中发现两封曾国藩写给刘蓉的未刊信札,是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曾国藩最早的信札。对两封信札进行点校和释读,对信札书写时间进行考证。并结合曾国藩、刘蓉、郭嵩焘早期交往经历,简述三人之间诚挚的友谊和高远的志向,及其对后来三人治学之路的影响。三人之间的金兰之交堪称中国传统友道的楷模。
    • 李敬峰; 刘俊
    • 摘要: 朱子学在晚清突破乾嘉汉学的藩篱,迎来中兴和复振。如何对待朱子学、如何回应时弊成为以郭嵩焘为代表的晚清理学群体所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郭嵩焘以朱子哲学体系建构的核心依据《大学章句》为切入点,兼采汉宋,无所依阿,诉诸经世,从文本到义理向朱子展开系统的辩难,显豁出依违朱子的鲜明特质。它一方面绾合汉学、宋学和经世致用之学,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开显出诠释《大学》的新维度;另一方面在理学中兴的视域下,以“尊经即所以尊朱子”为宗旨,指明判释朱子的新视角和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由郭嵩焘这一个案透显出晚清经典诠释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浓郁色彩。
    • 潘斌
    • 摘要: 礼学是郭嵩焘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其礼学思想对于认识郭嵩焘的思想至为重要。郭嵩焘对汉宋礼学或批评,或肯定,不一而足,而他对待《礼记》注疏、朱熹《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的态度,折射出的是其时代学术思想的取向。在郭嵩焘的观念中,礼意在逻辑上优先于礼仪。在此观念之下,他主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礼仪,而礼意却始终如一。其认为“俗”与“道”是相违异的。尽管如此,由于风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礼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制礼之时不得不考虑风俗。在英国伦敦期间,郭嵩焘在与英国人的交往中集中体现了“礼从宜,使从俗”的外交理念。在郭嵩焘出使的日记中,其在记述西洋礼仪时,经常与中国的传统礼乐文化相比较。
    • 刘绪义
    • 摘要: 晚清末年,权力下移督抚,作为军事统帅、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享有此前地方大员从未有过的权力,他常常舍出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得其保举的官员多达上千人。然而,终其一生未曾保荐过两位至亲好友:一个叫刘蓉,一个叫郭嵩焘
    • 达赛日
    • 摘要: 郭嵩焘是晚清第一任驻外公使,同时也是坚定支持洋务运动的晚清官员之一。面对西方洪流的入侵,郭嵩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尽可能为国家及人民争取利益,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将主要就郭嵩焘外交思想及其影响展开研究分析。
    • 梁小进;
    • 摘要: 1876年12月2日,郭嵩焘与夫人梁氏、副使刘锡鸿等一行30余人,自上海虹口登上英国邮轮启程。51日后,他抵达伦敦,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也是中国外交史上极为重要的外交旅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臣。但要了解郭嵩焘此人,最好是从1852年开始。在此之前,出身湘阴县的他,几乎有着与大多数湖湘学子差不多的人生轨迹:苦读进入岳麓书院,然后考举人,中进士,参加朝考后授翰林院庶吉士。而在1852年,他做了一件改变左宗棠和曾国藩的个人命运,乃至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事。
    • 白燕玲
    • 摘要: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乱的现实让中坚阶层中部分知识分子有所觉悟,他们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寻求与探索新的治国方略.郭嵩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的洋务思想萌发较早,受到时代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洋务主张.他批评洋务派单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主张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和近代教育事业,这不仅开创了近代思想解放先河、促进中国打开外交之路,还开拓了当时代知识分子的眼界与思维,对当时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 王兴国
    • 摘要: 郭嵩焘于1870年开创的公祭船山,至今整整150周年.回顾这些年来船山学研究的历程,将郭氏对船山的评价和当代船山学的进展进行比较,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个共识,一个超越,一个不及.一个共识,即对船山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认识高度一致;一个超越,即当代在对船山政治思想的认识与评价上远远超越了郭嵩焘;一个不及,即当代学者对船山学术成就评价的标准,不及郭嵩焘的客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