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遗传变异分析

遗传变异分析

遗传变异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作物、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88001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动物医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五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药学分会暨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论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等;遗传变异分析的相关文献由38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长明、危艳武、黄立平等。

遗传变异分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88001 占比:99.96%

总计:188083篇

遗传变异分析—发文趋势图

遗传变异分析

-研究学者

  • 刘长明
  • 危艳武
  • 黄立平
  • 孙继国
  • 张朝霞
  • 袁婧
  • 何长生
  • 冷雪
  • 刘建波
  • 刘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冰冰; 叶艳英; 周劲松; 汤泳萍; 尹玉玲; 罗绍春
    • 摘要: 以5份栝楼品种为材料,对其中的3个产量性状、9个果实性状、13个种子性状、叶绿素含量和5个光合性状、4个生长性状分别进行考察。通过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栝楼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栝楼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5份栝楼种质的35个农艺性状遗传变异系数为0~99.94%,遗传材料具有多样性;19个性状与单株产量呈显著相关,中等强度以上相关指标分别是单株结果数(0.870)、鲜出籽率(0.732)、成熟时间(-0.711)、种子厚(0.692)、果皮折干率(0.528)、叶绿素含量(0.496)、种子成熟率(0.483)、不成熟种子数(-0.475)、净光合速率(0.425)、百粒重(0.412)和干种子重(0.401);主成分分析共得5个主成分(产量因子、收获品质因子、植株形态因子、发育因子和产量抑制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86.54%。依据载荷的高低得出影响栝楼单株产量的主要性状顺序为:成熟时间>单株结果数>鲜出籽率>种子厚>不成熟种子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种子成熟率>果实大小>果实纵径>胞间CO2浓度,即成熟越早、单株结果数越多、鲜出籽率越高、种子越厚、不成熟种子数越少、叶绿素含量越高、净光合速率越强、种子成熟率越高、胞间CO2浓度越高、果实较小的栝楼品种单株产量越高。
    • 李丽; 陈弟诗; 陈斌; 张毅; 邓飞; 邵靓; 周莉媛; 任永军
    • 摘要: 为了解四川省兔出血症病毒2型(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type 2,RHDV2)的流行情况及分子遗传变异特征,采集全省范围内的7525份样品,其中发病兔场肝脏组织样品117份、环境拭子样品243份,受监测兔场血液样品3340份、环境拭子样品3825份,采用商品化荧光RT-PCR试剂盒,对以上样品进行RHDV2检测;对筛选出的12份肝组织阳性样品进行RHDV2 VP60基因RT-PCR扩增、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RHDV2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各养殖品系家兔均有RHDV2感染,哺乳仔兔、幼兔、怀孕哺乳母兔死亡率分别为25%~60%、18%~45%、9%~30%。发病兔场肝脏样品RHDV2阳性检出率为88.89%(104/117),环境样品为46.09%(112/243);受监测兔场全血样品RHDV2阳性检出率为25.99%(868/3340),环境样品为16.29%(623/3825)。12份阳性样品的RHDV2 VP60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740 b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4%~100%,在系统发生进化树上独成一簇;与国内外参照毒株的VP60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3.7%~100%,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7%~99.8%。结果表明:RHDV2已开始在四川省流行,需要加强检疫,重视饲养管理工作;其VP60基因序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但遗传演化相对稳定。本研究补充了国内RHDV2的分子流行病学信息,也为该病的相关防控研究和控制对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 颜忠; 杨汉春
    • 摘要: 【目的】调查中国规模化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流行情况。【方法】利用RT-PCR检测方法对2018-2020年采集于全国11个省市318个规模化猪场的2391份样品进行PEDV核酸检测,对30份阳性样品进行S1全基因扩增与测序,并利用MegAlign、Mega 7.0等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0年,猪场PEDV核酸阳性率分别为48.57%、10.96%和4.72%,样品PEDV核酸阳性率分别为28.97%、8.27%和7.50%,猪场和样品PEDV核酸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S1基因相似性分析显示,获得的30株毒株全部为GⅡ基因型,其中17株毒株为GⅡa基因亚型、5株毒株为GⅡb亚型、8株毒株为GⅡc亚型,GⅡa基因亚型毒株为2018-2020年流行的主要毒株类型;30株毒株S1基因序列之间核苷酸相似性为93.0%~99.5%,氨基酸相似性为91.7%~100%,其中22株毒株与2017-2018年流行的GⅡ基因型毒株相比S1氨基酸序列表现出特征性插入和缺失。【结论】本研究结果为监测和分析中国PEDV的变异和演化提供了临床数据,为猪流行性腹泻防控和疫苗研制提供了参考。
    • 杨瑞晗; 许海涛
    • 摘要: 以河南省种植的20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12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主成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2个数量性状遗传变异较为丰富,变异幅度为1.08%~87.06%,变异系数秃尖长最高为87.06%,生育期最低为1.08%;相关分析表明穗粗(r=0.487 7**)、出籽率(r=0.475 2**)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r=-0.435 6**)、秃尖长(r=-0.792 2**)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集中所有数量性状的主要信息,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81.33%,对小区产量贡献大小次序为秃尖长因子>百粒质量因子>轴粗因子>生育期因子>穗长;通径分析表明百粒质量、穗行数、穗位高、穗粗、出籽率、行粒数对小区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百粒质量(p=0.697 0)对小区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其次是穗行数(p=0.498 1),而生育期、穗长、轴粗、秃尖长、株高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选育高产玉米品种时首先选择遗传变异较大的数量性状是十分重要的,并注重各数量性状之间的协调发展,以便选育出性状优异的玉米品种.
    • 牛志红; 任建乐; 王喜珍; 张卫兵; 张鼎; 赵宇军; 宁官保; 田文霞
    • 摘要: 为了解山西省猪伪狂犬病(PR)流行及其病毒(PRV)变异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qPCR对来自2019年山西省部分地区的规模化猪场样品进行PRV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测;对阳性病料接种Vero细胞分离PRV,并对其与早期分离的2株PRV毒株SX1801和SX1802的gC和gE基因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4个猪场呈现不同程度的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但病原检出率较低,总体检出率为0.21%;分离到1株PRV毒株,命名为SX1911,对SX1911、SX1801和SX1802毒株基于gC和gE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发现,3株分离株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gC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9%~100%和90.4%~100%,gE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9%~100%和94.5%~99.8%,其中,gC在63—69位氨基酸连续插入AAASTPA 7个氨基酸;gE分别在48和497氨基酸位点增加了1个天冬氨酸;这3株分离毒株与国内最近流行的毒株一致,均属于变异株.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的PRV流行情况及疫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 简莹娜; 张学勇; 李秀萍; 赵海龙; 王光华; 王戈平; 马利青
    • 摘要: 本研究对青海省西宁市野生动物园雪豹发生的疑似水貂肠炎病毒(MEV)腹泻粪便样本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共成功鉴定到两株MEV(QH1/2),并对MEV的NS1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分析,两株病毒株间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65%和99.55%;MEV-QH1/2病毒株与其他株间NS1氨基酸比对有19个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但不存在特异性变异位点,两株病毒株间仅有3个变异位点,分别位于350、574和595位.进化树显示:MEV-QH1和MEV-QH2聚在一个大的分支上,但并未聚在一个微小分支上,这表明两株病毒株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本研究对我国青藏高原雪豹源MEV进行了分子鉴定与遗传变异分析,丰富了 MEV的遗传学研究资料.
    • 徐宁; 冷雪; 杜锐; 葛桂阳; 李东丽; 刘艺; 宫庆龙; 麻宝艺; 盛陈艳; 时坤; 李健明
    • 摘要: 为了解吉林省猪伪狂犬病毒(PRV)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将采集自吉林省疑似发生猪伪狂犬病的临床样品,通过细胞传代、PCR检测和测序分析进行病毒分离鉴定.TCID50法测定分离毒株的病毒滴度,通过家兔感染试验测定分离毒株对家兔的致病性.对TK、gB、gC、gD和gE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临床样品经PK15细胞传代后,有3份样品出现细胞病变,经PCR鉴定和测序分析表明,分离获得3株PRV,分别命名为PRVJL03、JL12和JL15株.通过PK15细胞测定分离毒株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06.5、106.5和107.5TCID50/mL.6只家兔分别接种3株分离毒株(103.5 TCID50/只)后均表现为体温升高、注射部位奇痒和四肢麻痹等症状,且于病毒接种后3~4 d全部死亡.3株分离病毒TK、gB、gC、gD和gE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参考毒株相比,分离株TK基因未发生氨基酸变异;gB、gC、gD和gE基因部分位点发生氨基酸缺失、插入或突变,其中gE基因在第48和496位分别存在1个天冬氨酸的插入,与国内报道的流行毒株变异特征一致.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3株分离毒株TK、gB、gC、gD和gE基因与国内2012年以后分离的参考毒株JS-2012和ZJ01等的上述基因均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说明毒株间亲缘关系较近,位于同一分支;与国外分离毒株NIA3和Becker等亲缘关系较远,位于不同的分支;而与国内早期流行的毒株SC和Ea等亲缘关系介于二者之间.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了 3株PRV变异株,分离毒株对家兔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该结果为吉林省PRV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并为相关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 党佳佳; 卢丽飞; 赵硕; 许力士; 吴青萍; 黄伟坚
    • 摘要: 为了解2017-2019年广西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对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广西各地区采集的284份疑似伪狂犬病发病猪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和病毒分离,对分离毒株的gC、gG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遗传变异分析.被测样品中有85份阳性,阳性率为29.9%,从中共分离到10株PRV毒株,其中9株为国内变异毒株,1株为国内经典毒株.结果显示:广西地区流行的不同亚型PRV毒株在gC、gG基因上均存在相似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特点,主要与国内变异株亲缘关系较近;广西地区PRV流行毒株主要为国内变异株.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广西PRV检测数据资料,为深入评估和预测广西PRV疫病的流行情况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 芮萍; 王妍瑾; 严世杰; 宋涛; 马增军; 刘谢荣; 张倩
    • 摘要: 为了解河北省猪圆环病毒4型(PCV4)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和遗传进化规律,本研究对2016年以来收集自河北北部地区395份临床猪血清、肺脏、脾脏等样品,采用PCR技术进行PCV4检测,并对9株PCV4的全基因组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利用Megalign等软件分析其与参考株全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 显示,395份样品中,86份检测为PCV4阳性,阳性率21.8%,9株分离株与当前流行的PCV4参考株序列同源性高达98.1%~99.8%,与PCV1/2/3参考株相应序列同源性为42.0%~52.2%,与狐圆环病毒(Fox CV)、蝙蝠圆环病毒(Bat CV)和水貂圆环病毒(Mink CV)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52.6%~52.9%,39.3%~39.5%和67.9%~68.7%.从遗传进化关系上,9株PCV4株与Mink CV属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首次对河北北部地区进行了PCV4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河北地区存在PCV4流行,丰富了河北乃至我国PCV4的流行病学数据,为PCV4感染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罗弼豪; 徐浩; 罗丽华; 范昱鑫; 杨卓霖; 王月婷; 季天润; 康煜坤; 韩雪英; 郭抗抗
    • 摘要: 为了解陕西省屠宰生猪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及其遗传变异情况,通过PCR方法,对2018—2019年采自陕西省咸阳和杨凌地区生猪屠宰企业的300份血样进行PCV2病原学检测,并扩增部分阳性样品的开放阅读框2(ORF2)基因,同时进行序列比对和遗传变异分析。试验结果显示,38份血样PCV2病原学检测为阳性,阳性率12.67%;选取的20份阳性血样,扩增ORF2基因并比对分析,结果11个属于PCV2b亚型(55%),9个属于PCV2d亚型(45%),说明PCV2b亚型和PCV2d亚型是陕西省屠宰生猪中PCV2的主要流行毒株。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掌握陕西省屠宰生猪中PCV2毒株流行情况,从而为PCV2感染的针对性防治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