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法治

道德法治

道德法治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4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化理论、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8篇、专利文献645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中外交流、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读与写(上,下旬)等; 道德法治的相关文献由228位作者贡献,包括林爱玉、乔建生、刘雁等。

道德法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8 占比:27.77%

专利文献>

论文:645 占比:72.23%

总计:893篇

道德法治—发文趋势图

道德法治

-研究学者

  • 林爱玉
  • 乔建生
  • 刘雁
  • 吕秀梅
  • 周梅英
  • 李亚卿
  • 李烨
  • 林小燕
  • 王祥才
  • 石兆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蔡蓓蓓
    • 摘要: 纵观当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践行,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处理好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融合更多处于虚无缥缈的状态之中,要么完全割裂,要么机械融合,并没有真正达到应有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要厘清认知,把握道德与法治之间的联系,依托德育与法治的教育交点,积极创设实践活动,借助生活转变学习方式。
    • 央吉
    • 摘要: 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生最为重要的德育教育课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主要学科,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及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的目的。
    • 高华山
    • 摘要: 现阶段的教育要求正在不断提升,为了在长期的教育理念、方法上不断创新,教师应坚持在课堂的构建模式、方法上,按照品质课堂的模式来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模式,需要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让学生在自身的学习思路、方法上更好地创新,不要总是按照被动的模式来接受。教师应在品质课堂的构建和应用层次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在后续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效果。
    • 秦玉林
    • 摘要: 基于素质教育与新课改背景下,人们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度逐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属于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向学生渗透法治知识、培养法律意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但是,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很难满足当前的教育要求,为此,教师可以以生活化教学视角落实道德法治教学工作,充分融合生活与道德法治知识,让学生高效学习。
    • 王金荣
    • 摘要: 在初中的道德法治课堂中提升课堂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能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那么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实效性的构建呢?下文对此作出探究和分析。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概述(一)对实效性的认识实效性是指内容实施的可行性与效果的目的性。
    • 张小圆
    • 摘要: 学生的道德水准决定了其今后的人生高度,为提升初中生道德法治教育质量,应研究其现状,并提出改进对策。通过分析法治教育的概念和理论内涵,对照初中道德法治教育实施的现状,发现法治意识认知不足、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法治素养欠缺、学生学习动机不高四个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方面改进对策,以期实现高质量的初中道德法治育人。
    • 魏东平
    • 摘要: 一直以来,对于道德法治课堂的研究,德育教育始终是关键内容,德育教育开展所取得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直接 决定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对于老师的教学而言,促进德育教育有效进行是主要目标。对于如何开展德育教育,本文主要从 结合生活,促进学生对道德的理解;设置情景,升华学生的情感共鸣;联系案例,推动学生的德育认同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谢小文
    • 摘要: 伴随全新教学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深入,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化教学的润色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社会生活化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和感悟社会、自然、事件等生活化内容的学习,在深层次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交流,从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标准,产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关爱,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能力,推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 马嘉慧
    • 摘要: 为凸显法治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品德与生活(社会)""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突出了法护成长,德润人心的教育理念,在内容上具有生活性和适时性,在结构上比以往的品德课程的维度更广,更具有发展性,并且增添了许多的童趣.为更好地使用新教材,应该从回归生活、创设情境、亲身体验、挖掘课程资源、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拓展延伸入手,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新教材的价值,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王祥才
    • 摘要: 人们的思想品德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慢慢地通过学习以及实践等在社会中养成的.对初中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修养.但是另一方面,该学科的教学还没有完善,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另外,人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并非没有一定的规律,而是需要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即人类思想道德形成理论.人们思想道德的形成离不开后天的学习,而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将思想品德的认识转化为行为,要想完成这一转换过程,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地对思想品德形成理论进行学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