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心理学

道德心理学

道德心理学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教育、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871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伦理学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等;道德心理学的相关文献由10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韶刚、刘纪璐、王云强等。

道德心理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1.1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871 占比:98.80%

总计:7967篇

道德心理学—发文趋势图

道德心理学

-研究学者

  • 杨韶刚
  • 刘纪璐
  • 王云强
  • 郭本禹
  • 乔建中
  • 孙俊才
  • 张世富
  • 方宣皓
  • 曾钊新
  • 朱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张丽娟; 王云龙; 张丽丽
    • 摘要: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个体身心健康关乎国家命运。青年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青年对于社会道德关系以及道德现象的心理反映。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规律以及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规律,有效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新领域。在思政教育的内容、任务、功能、方法等方面,提出新的见解、新的范畴。
    • 江璐
    • 摘要: 古希腊流传下来的决定论难题,在奥古斯丁那里体现为上帝之预知和预见与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中世纪哲学家们试图从哲学上来阐述此兼容性,奥卡姆则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自由意志的内在偶然因果性为核心的解决方案.这建立在他关于自由意志的形而上立场之上,他认为自由意志是一种理性行动者所拥有的以偶然的方式进行运作的能力.他关于自由意志的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古代的亚里士多德诠释传统、中世纪方济各哲学家们对奥古斯丁关于自由意志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司各脱关于自由意志的针对相反事件的能力的学说.司各脱的意志之偶然性的学说在奥卡姆那里得到保留,但在逻辑分析上,他驳斥司各脱的"本性的瞬间"的概念.通过对这几条发展线索的分析,可以更充分地理解奥卡姆关于决定论难题的讨论.
    • 吴莹; 曾子珊
    • 摘要: 网络道德事件是网络群体事件的重要类型,是指网民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件进行道德和价值判断,进而产生出网络集体行动的事件.网络道德事件不同于为个人利益、内群体利益或自我文化信念进行抗争的传统网络事件,它具有由社会认知引发集体行动的典型社会心理特征.本文借鉴道德心理学及不确定性认同理论,采用参与观察法对一例网络道德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网络中人们的不确定性认知如何被情绪启动、形成直觉性道德判断并导致网络极端行为的过程.研究发现,在高不确定性的网络信息环境中,青年网民具有迫切减少不确定性认知的动机.同时,网络意见权威通过文字和视频等传播方式,运用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描述向青年网民提供看似具有"确定性"的信息,以迎合网民减少认知不确定性的需求.网民在此过程中,被启动出与意见权威期待相同的情绪直觉式道德判断,随之形成群体认同及内群体共识,进而促发网络极端暴力行为.本研究细致区分了网络道德事件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信息不确定性程度,分析了网络意见权威如何通过情绪驱动和制造"确定性"信息来影响青年网民的过程,进一步证明了"直觉在前、推理在后"的道德判断以及极端群体认同研究在网络心理研究中的应用意义,也为实际的网络舆论管理工作提供了操作化建议.
    • 方宣皓; 李宏翰; 萧琳; 陆燕妮
    • 摘要: 以CSSCI数据库中2000~2019年主题为道德心理学的文献为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数量、来源、作者合作情况、关键词、引用期刊和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量虽逐年稳步增加,但存在作者间合作不足、研究热点分散、受外国研究影响较大、来源期刊较集中等问题.我国未来道德心理学研究应围绕增强道德行为研究、建设成熟的研究队伍、立足本土开展创新等方面开展工作.
    • 刘高宇
    • 摘要: 结合当代的文献和政策研究,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以及时代特征的师德内涵模型.师德内涵模型作为外在的师德规范为师德的养成提供外部参照的同时,从心理学视角探讨教师应如何主动构建和内化师德,最终把握师德形成的关键要素并探讨师德的形成路径,使教师树立师德信念,将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方宣皓
    • 摘要: Greene等所使用的“电车困境”对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材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确切的说,研究者所编写的材料倾向于用笼统的、非情景性的表述来激发被试的道德判断。这样将被试摆在冲突下迫使其做出选择的材料饱受质疑。尽管传统研究材料优点鲜明,仍有人批评受早先研究者影响大量而不加分辨地使用电车困境材料显得不够谨慎。“电车困境”是道德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材料,在这一困境中,一辆列车前进方向的轨道上有五个人,如果想拯救这五个人则需要拉动变轨开关改变列车的行驶方向,如此一来电车会撞死位于另一条轨道上的一个人。
    • 吴胜涛; 杨韶刚; 袁杰; 胡晓晴
    • 摘要: 道德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尤其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道德教育不仅涉及个体的健康发展,而且涉及一个社会如何"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问题。近百年来,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存在理性主义偏差,相对忽略了道德情绪情感、道德人格、道德意志、道德直觉等非理性因素。近期的文献回顾显示,国内外学者从人性基础、人格美德、文化教养、问题矫正等方面探讨了道德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取得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进展;同时,一些学者从基于生态环境的社会学习、基于无意识的个体学习视角,探讨了道德学习的两种新路径,并总结和展望了道德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 黄素珍
    • 摘要: 根据对康德实践哲学的一个传统解释,康德对道德的本质作出一个过于严格的承诺:道德法则对所有理性存在者都是普遍的、不偏不倚的,对道德法则的遵循是出于不掺杂任何个人感性因素的纯粹意志动机,情感因其属于感性领域而被排除在道德考量之外.但这个结论对康德的道德心理采取了简单化、扁平化的解释,实际上,康德对"敬重"这种特殊情感的重视贯穿了他整个道德论述,并将其确立为道德义务唯一有效的主观动机或执行道德义务的感性条件.但在康德的道德理性主义框架内,敬重概念似乎呈现出某种"悖论性":它不同于"病理性的情感,是一种自我激发的、自主的道德情感.基于当代道德心理学对认知机制和情感机制的研究,"敬重"表面上的概念悖论实际上显示了人们一些复杂的道德情感并非单纯的认知性的,也非纯然受直接的情感所推动,而是整合这两者,并可以在规范性和经验性上得到有效的辩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