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理路
逻辑理路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1年内共计19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等;
逻辑理路的相关文献由223位作者贡献,包括任荣、王浩斌、刘颖等。
逻辑理路
-研究学者
- 任荣
- 王浩斌
- 刘颖
- 宁晓菊
- 刘吕红1
- 张迪
- 张雅光
- 彭柳
- 李华忠
- 李普前
- 杜鹏
- 杨光
- 钟坚龙
- 陈其胜
- 陈立峰
- 黄君录
- JIANG Wang-wei
- ZHANG Yi
- 万资姿
- 于永森1
- 于波
- 付昌奎1
- 付海平
- 付秋梅
- 任振宇
- 任雪娇
- 何启林
- 何锡辉
- 余明洋
- 俞良早
- 倪明胜
- 元晓晓
- 冉永琴
- 冯永刚1
- 刘云
- 刘崇潇
- 刘建军
- 刘相君
- 刘铭
- 刘锋
- 史宏波1
- 叶丹
- 叶晓力
- 吕培杰
- 吕清远
- 吴亚慧
- 吴晓霞
- 吴焰辉
- 周佳
- 周利生
-
-
刘颖
-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2021年
-
摘要: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在此趋势下,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符合当今高校育人工作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文章从当今时代需求、理论依据、原则规定及路径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
-
-
刘颖
-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2021年
-
摘要: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在此趋势下,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符合当今高校育人工作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文章从当今时代需求、理论依据、原则规定及路径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
-
-
刘颖
-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1年
-
摘要: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在此趋势下,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符合当今高校育人工作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文章从当今时代需求、理论依据、原则规定及路径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
-
-
黎伟盛;
赵素桃;
吴晓霞
- 《广西社会科学》
| 2020年
-
摘要:
新时代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逻辑.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从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主体以及治理模式等方面进行重点把握,即要树立大社会观、大治理观,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理论指导;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制度保障;激发社会治理主体的能动性,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动力源泉;构建智慧治理模式,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科技支撑.
-
-
-
-
苑申成
- 《思想教育研究》
| 2020年
-
摘要:
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世界和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的逻辑归宿是改变现实的世界和实现人的解放,时代性、实践性和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的民族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时代特征的结合构成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的当代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