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造物艺术

造物艺术

造物艺术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艺术理论、工艺美术、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503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美与时代(上旬刊)、东岳论丛、创意与设计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Design and Management Summit Forum in 2011 & the Second Design Academic Conference of Chinese Worldwide (IDM 2011)(2011国际创新设计与管理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世界华人设计学术研讨会)、2006年全国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学术研讨暨教学研讨会、第二届东方设计论坛暨2016东方文化与设计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造物艺术的相关文献由6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新林、张犇、李娟等。

造物艺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0.5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2503 占比:99.37%

总计:12582篇

造物艺术—发文趋势图

造物艺术

-研究学者

  • 吴新林
  • 张犇
  • 李娟
  • 邓昶
  • 钟志强
  • 孙惠茹
  • 朱和平
  • 李立新
  • 谭祖彪
  • 余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犇
    • 摘要: 当前,中央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在多元一体民族观格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这为民族文化艺术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民族造物艺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发掘空间和研究价值,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下,进行民族造物艺术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炼民族造物艺术的文化价值,更有助于提升民族造物艺术的当代适应与创新能力。对于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带动民族区域的文化、经济发展也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拟定了本次专题。
    • 张犇
    •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展开,“艺术乡建”也在民族区域如火如荼地推进开,为民族造物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探索适应新时代文化需求的民族造物艺术传承、创新模式和转化、传播途径,有理由被作为民族造物艺术研究的重点。有鉴于此,本期推出的三篇文章,均是从当代传承、创新和再设计的角度,结合当前民族发展特点和文化调适的需求,所进行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思考,为探寻民族造物艺术创新转化的合理途径献计献策,提升民族造物艺术在新时代的适应能力。
    • 陈岸瑛
    • 摘要: 本文以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上的现成品艺术创作及相关理论阐释为背景,重新梳理材料、媒介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随着现成品闯入艺术世界,既有的艺术惯例和传统的媒介理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物和材料在艺术本体论中获得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尽管如此,当代艺术批评和艺术哲学对传统艺术本体论的批判和修正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理论仍然将艺术本体论建立在表意艺术基础上,忽视了与之平分秋色的造物艺术。本文因此提出,应建立一种以二者为基础的二元艺术本体论。从这一新视角出发,本文结合当代经验和中国问题,对二战后纽约艺术界围绕艺术媒介和现成品的讨论进行解构与重审。
    • 王强
    • 摘要: 先秦时期的楚国(公元前1042—前233年)国祚800余年,积淀了悠久的造物历史、丰厚的造物文化,并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完善的造物体系,其造物艺术特色鲜明、造物文明发达、造物系统完善。历经夏、商、西周时期的充分积累和发展,东周时期楚国造物艺术展现出风姿绰约的文化形态,蕴含着造物形态多样化与造物思想多元化的特点。张宗登教授撰写的《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多元融合研究》(见图1)从“物”出发,以物论史,透物见人。
    • 章依凌; 刘洋洋; 陈彩平; 何文斌
    • 摘要: 针刺无骨花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国绚丽多彩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针刺无骨花灯为研究对象,借助非遗传人提供的口述资料、实物以及历史文献等,试图从溯源、造型、灯面纹样解说其内含的艺术特性与美学意蕴,挖掘了隐匿于其中的秩序美、虚实美、形式美和生活美,并对针刺无骨花灯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表达提供创作借鉴。
    • 李娟; 钟志强
    • 摘要: 六朝咏物赋与造物艺术在创作思想与艺术思维等方面颇有渊源,也因之具有比较分析的价值,可以从艺术表现之空间性寻绎六朝咏物赋与造物艺术的空间性及其蕴含的创作思想.从空间视角看,六朝造物艺术较多采用散点透视法而咏物赋则聚焦于中心物象.就空间结构而言,二者较为接近,主要通过小中见大的点睛之笔传递创作主体对艺术的感悟和人生体验.在空间层次表现方面,六朝咏物赋与造物艺术都通过虚实相交的方式有层次地表达文艺作品的艺术性空间.虽然技艺形式的表现不尽相同,但皆善于经营处理"有无相生"的关系,而追求"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
    • 李娟; 钟志强
    • 摘要: 先秦的天人观可谓是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思想渊源,而心物关系则可视为天人观念在文艺创作中主客体互动的重要表现与多元伸张."天人合一"思想蕴含了符号功能性与审美性统一的造物理念;而"天人相分"理念则是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工匠精神、"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追求等造物思想的渊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的辨析及其对造物艺术观念影响的探索,至今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刘雅丽
    • 摘要: 良渚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部物的历史,良渚文明则是星罗棋布的事物堆叠出的演化史。文章从造物的角度切入研究良渚时期的历史,该时期的造物文化具有非常典型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蕴藏着人与自然的天人和谐、人与物的物我同一、人与社会的规范有序的丰富内涵。
    • 钟志强; 李娟
    • 摘要: 六朝咏物诗与造物艺术在美学特征与发展趋势上大致相同。二者存在比较分析的可能,而相关研究却寥寥。在艺术形式追求上,自南朝以来,咏物诗由描摹物象追求"形似"而致使全面性的"声色大开"。而造物艺术也历经"形似"与自然"清简"审美风格的交替。最终"文""艺"创作携手为"形神兼善"的艺术境界奠定基础。因此,对六朝咏物诗与造物艺术美学特征的比较,有利于把握六朝"文""艺"创作观中积极、有价值的共通元素。
    • 钟志强; 李娟
    • 摘要: 六朝咏物诗与造物艺术在美学特征与发展趋势上大致相同。二者存在比较分析的可能,而相关研究却寥寥。在艺术形式追求上,自南朝以来,咏物诗由描摹物象追求"形似"而致使全面性的"声色大开"。而造物艺术也历经"形似"与自然"清简"审美风格的交替。最终"文""艺"创作携手为"形神兼善"的艺术境界奠定基础。因此,对六朝咏物诗与造物艺术美学特征的比较,有利于把握六朝"文""艺"创作观中积极、有价值的共通元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