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造物

造物

造物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1861篇,主要集中在工艺美术、中国哲学、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8篇、专利文献1413篇;相关期刊296种,包括美与时代(上旬刊)、天风、中国天主教等; 造物的相关文献由273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晓俊、贾东、程良伦等。

造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8 占比:24.07%

专利文献>

论文:1413 占比:75.93%

总计:1861篇

造物—发文趋势图

造物

-研究学者

  • 吴晓俊
  • 贾东
  • 程良伦
  • 今野晋也
  • 渡部一雄
  • 解国爱
  • 陈竹新
  • 盐谷智基
  • 王玉艇
  • D.阿克滕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熊承霞
    • 摘要: 在中国文化原型基因中,玉石文化从野生状态的石头开始,经历了从劳动工具到国器象征、美学代表、道德转译的自身属性变迁。玉石不仅维系着先民生存的物质基础,更超越成为中华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表征与精神信仰。作为原编码符号,玉石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发生史与道器合一的观念史,在长久的转换中凝聚为深层的文化原型。玉石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美学认知和国家精神,激发出"近玉"与"尚玉"的瓷器造物思维,成功求解到贯通数千年的文脉基因。一个没有建构"传播体系"的文明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正是透过从玉到瓷的造物认知变迁与审美实践,中华造物路径中的智慧与观念最终整合为文化理想与文明传播共享的路径。溯源玉与瓷关联的造物文化基因,有助于解读"玉成中国"造物思想中的德性目标,并探索其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规范性文本和"CHINA"编码与解码之间的意涵。
    • 陈乾杰
    • 摘要: 创客教育活动的核心包括兴趣、造物和分享,其中“造物”是创客教育活动的灵魂所在。我们发现创客教育活动之所以难以全面渗透到小学学科教学中,根本原因就在于创客教育活动在小学阶段出现“造物难”的困境,其主要体现在难以驾驭造物的工具、难以掌握造物的技能、缺乏造物的任务或机会三个方面。
    • 邓苏; 沈建英(指导)
    • 摘要: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翻开历史的画卷,如何在短短几十载的有限光阴中创造出无限的意义,是古今中外无数圣哲学者耗尽心血去探索的永恒难题,也是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在意识形态养成的关键时期必须思考的问题。“造物给予人的躯体是有限的,作为补偿,造物还人以无垠的精神。”毕淑敏女士所言极是。窃以为,探索精神上的深度与广度正是在物质丰盈的当下追寻自我价值与实现生命意义的最佳途径。
    • 简圣宇
    • 摘要: “器物美学”和“造物美学”的命名需要进一步商榷。该命名显现出的是艺术学学科地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问题,这就导致本该在艺术学理论领域内研讨的议题被错置于美学学科之下。推动造物艺术理论研究,就应当将学科定位从“美学”移向“艺理”,针对以往被“大美学”所忽视但又极为重要的艺术学理论细分议题开展深度研究和细致阐释。只有构建起一套能与艺术实践相适应的造物艺术理论,才能更好地为艺术批评的开展提供学理支撑。
    • 摘要: 从古至今,我国先辈以木为材,在建筑、家具等领域进行方方面面的创造。木,成为造物的主材。与中国不同,许多国家的造物大多以石为材。此外,千百年来国外工匠们的手工巧作以多姿多彩的主题与类型被民间大众追捧。我们将视野放至远古,从世界上最大的艺术、设计和表演博物馆V&A中挑选了多姿多彩的矿物晶体、丰富有趣的动植物化石、陈旧复古的瓶瓶罐罐……颇具年代感的石头佳作不仅道尽了创作者的精T巧技,也渗透出多元浓厚的异域文化。
    • 孙远志; 李佳倩; 李威
    • 摘要: 从中国古代造物审美思想、阴阳学运行规律及李政道艺术与科学融合观角度,探讨艺术与科技审美的共生、分化、相融方面的之间性,通过合理吸收与新时代审美情趣相一致的审美观念,阐释了艺术与科技审美相变的新思维、新面貌及新形式,从而界定新境界下的审美评判标准。
    • 张雍林
    • 摘要: 耶稣诞生前的旧约时期,以色列民族作为天主特选的司祭民族,以司祭的身份为世界祈祷、奉献,和以圣洁的生活作见证,照亮人类通往天主的道路,其福传观是静态末世性的福传模式。耶稣的福传观强调福传是天主所赋予的使命,要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不但要积极宣报天国的福音,更要努力实行天国的要求,为了释放困难中的人们.
    • 关晓辉
    • 摘要: 英国人类学家蒂姆·英格尔德从生物学和生态人类学的维度对造物和设计进行别样的解释,其主要观点有:(1)“造物如同生长”,物的形态在内外作用力的场域中逐渐生成,如同有机体生长一样;(2)“设计即预见”,设计不仅与造物共生,而且面向物的未来。他反驳“形式质料说”下设计和造物分离的论调;他还强调两者是人介入到物的生命流动中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人应该洞悉并整合人—物—技术—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具有有机和共生的条件。
    • 徐亮
    • 摘要: 六朝墓葬造物的艺术思想在继承前朝特征的同时,又受到当时美学思潮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其艺术思想大致表现为三个方面,分别为“器以藏礼”、“清”美风尚、“施用有宜”。六朝前期以道教造物为主体,后期则佛教造物更为突出。“清”美风尚的形成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在众多士人倡导的玄学影响下的产物。这种审美思潮对当时的艺术(包括造物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墓葬造物艺术中以青瓷器的表现最为多样。青瓷器温润清洁、坚固耐用,很快取代之前流行的釉陶,成为士人追捧的对象。其造物特征自然也体现出士人的审美风尚。北齐人刘昼在《刘子·适才》中提出了“物有美恶,施用有宜”的命题。他认为“美”与“丑”并非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甚至相互转化,这种条件便是“适用”原则。这种造物思想在战事频仍的六朝主要表现为各时期造物形式的嬗变。旧艺术形式的消亡与新艺术形式的浮现,都遵循着“施用有宜”的造物思想。
    • 戴燕燕; 左铁峰
    • 摘要: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利用数字技术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价值,加快推动了各行业的数字化变革及其新业态的形成。就产品形态设计而言,数字科技的全面介入和强势助力,达成的不仅是产品形态设计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及其意涵的持续重塑,其造物属性、造物条件及造物价值等亦发生了接续性变化与诠释嬗变。基于数字科技的设计价值认知、设计要点的对策性调整及设计思维的契合性变更等方面的考量,产品形态设计“新样态”可表述为:凭据数字科技赋能、助力,在尊重用户相关既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依托“经验”构建富于情感体验和移情效应的产品形态,在达成丰富既有经验、形成“新经验”的同时,实现用户的“情感永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