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造园手法

造园手法

造园手法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4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园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3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761966篇;相关期刊166种,包括风景名胜、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美术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第六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2014年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年会等;造园手法的相关文献由46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德嘉、陆琦、仲美丽等。

造园手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3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61966 占比:99.96%

总计:762307篇

造园手法—发文趋势图

造园手法

-研究学者

  • 徐德嘉
  • 陆琦
  • 仲美丽
  • 任文革
  • 何翔宇3
  • 冯喆
  • 刘禹彤
  • 卢佳欣
  • 叶洁楠
  • 吴祖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书珏
    • 摘要: 纵棹园是扬州市宝应县内著名的城市公园,几经损毁与重建,现是一座开放性较强的仿古园。散落于各地的仿古园,其历史遗存的性质注定其不能被直接推翻按照现代景观范式重建,又无法完全恢复其古时风貌,即使进行恢复,其历史文化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此类园林存数众多却处境尴尬。文章以宝应纵棹园为突破口,对纵棹园的历史文化渊源、造园手法及景观品质进行系统探究,将其与一众江南名园作对比,并对其现代景观部分进行评价,从而探讨其造园得失。借此个案为其他相同类型的仿古园在现代社会如何进行功能定位与景观改建提供参考,使其在保留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城市园林的功能。
    • 张浩彦
    • 摘要: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室内设计的重要性,更加重视这方面研究的开展,使得室内设计能够更好地吸取多样文化中的精华,并将其应用在设计过程当中。我国传统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古典园林艺术也是其中必不可以的一部分。要想让其更好地应用于室内设计,就需要认识到它的价值,促使整个室内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 徐意
    • 摘要: 由于杭州浅山区分布着大量的传统山地园林,这些山地园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了较多的人文景观,其造园手法拥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结合杭州当地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等要素,对杭州浅山区较为典型的传统山地园林灵隐景区的造园手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灵隐景区通过合理规划保留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佛教文化融入传统园林中,同时结合地势环境因境构室,发展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与宗教朝拜的文化旅游景区。随着杭州山区城市化进程日趋活跃,对浅山区的调查研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开发利用显得十分重要,建议对灵隐景区山地园林理景艺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为研究和规划浅山区的建设开发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 陶红果
    • 摘要: 以岭南园林为主线,分析了以岭南园林为代表的广州兰圃整体空间布局的特征,从空间布局、叠山理水、建筑风格、植物造景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比较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的差异,在满足功能要求和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探讨广州兰圃的布局意境美和造园手法
    • 张铭亦; 黎嘉茵; 覃娇芬
    • 摘要: 岭南园林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传承和延续城市文脉,缓解岭南园林和现代城市建筑布局之间的矛盾,寻求传统造园元素、研究传统建筑断层、造园技艺缺失等方面的发展策略,以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东莞可园为例,采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法,对其布局手法、景观空间、植物配置、工艺装饰等传统造园手法进行分析,总结出古人造园智慧的精华,以期为相关类型园林的发展和现代景观融入传统造园元素提供参考,对进一步促进植物配置的生态化和艺术化的综合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孙中华; 薛梦珂; 汪璐
    • 摘要: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源远流长,本文针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室内空间设计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传统园林造园艺术的造园手法入手,阐述了室内空间设计中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具体应用,使现代设计能够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推动二者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 刘婷; 张欣迪; 毛安元
    • 摘要: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历史上的瑰宝,承载了我国千年的文化记忆和精妙绝伦的传统技艺,是我国灿烂文明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取其精华、继承发扬,有利于增强园林文化自信,而实现园林文化自强需要与当代思想融合,并不断发展创新。因此,文章通过总结分析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江苏室外展园所传承的苏州古典园林造园思想和手法,并探讨其在新手法、新形式、新材料和新技术四个方面的创新,以期对相关景观设计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 杨永明; 何海茵
    • 摘要: 回顾了历年园林博览会中的“佛山园”展园,分析其创作思路,归纳了佛山园林展园的城市文化意象和对应造园手法的演进历程。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最新一届佛山展园作品“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花展-佛山园”(获城市展园最高奖—大金奖)的造园手法。作为兼具佛山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特色的最新园林展园,此次造园主题立意不同于以往仅取义于城市名人思想精神内核或有文化代表的象征物件,而是借用佛山古八景“东林拥翠”和佛山石湾古八景“万简朝宗”的意境,进而提炼出了具有佛山象征的元素,结合空间地形特点来营造了具有佛山文化韵味和可持续花境的展园,以今述古重现佛山旧日繁华,由物及象展望佛山未来盛景。
    • 郑添允; 杨毅
    • 摘要: 霁雪园是云南大理张家花园的园中之园.文章以霁雪园的造园手法为研究对象,从园林背景、造园意境、总体布局、建筑营造、造景方式、空间营建、叠山理水、植被要素与文化韵味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论,以期为园林设计提供参考.
    • 陆纬
    • 摘要: 第七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的会址就曾设在与我校毗邻的骆马湖畔。园艺博览会主题是“精彩园艺、休闲绿洲”,它的设计建造理念是“生态、节约、休闲、创新”,目的是全面展示现代园林园艺发展成果和绿色科技水平。而此次园艺博览园的规划方案采用崭新的造园手法,充分挖掘了骆马湖特色文化,营造了节约型、生态型城市园林与湿地交汇相融的景观,而其中超前的设计理念,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漫山遍野的植物,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