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通俗文艺

通俗文艺

通俗文艺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专利文献88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兵团工运、北京社会科学、天津社会科学等; 通俗文艺的相关文献由162位作者贡献,包括毛巧晖、姚文放、孙洁等。

通俗文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1 占比:66.02%

专利文献>

论文:88 占比:33.98%

总计:259篇

通俗文艺—发文趋势图

通俗文艺

-研究学者

  • 毛巧晖
  • 姚文放
  • 孙洁
  • 尹林
  • 徐景熙
  • 李凤亮
  • 林焕平
  • 淮茗
  • 熊炬
  • 甘海岚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毛巧晖; 杨天舒; 李超宇; 张霖
    • 摘要: 解放区所开创的“文学通俗化”道路对新中国文艺有极大影响,赵树理则是通俗化实践的典型个案。《赵树理与通俗文艺运动改造(1930—1955)》以赵树理在20世纪30—50年代的文学活动为线索,首先考察了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大批新文学作家与工农读者、民间艺人的文化互动和文学探索;在此基础上主要聚焦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赵树理等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进入城市,在全国各地展开城市通俗文艺改造的活动,在描述北京的通俗文艺改造过程的同时,分析赵树理所创办的全国性通俗文艺杂志《说说唱唱》获得成功的原因,以及最后走向失败的复杂背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复旦大学中文系康凌副研究员负责组织的“对话作者”活动策划了对《赵树理与通俗文艺运动改造(1930—1955)》一书的评议与对话,这既是促动学界的交流,更是对《讲话》精神的致敬。毛巧晖从文艺通俗化实践、杨天舒从知识分子与民众关系、李超宇从民间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复杂的文化互动关系等进行了对话,作者张霖则对不同的评述进行了回应。
    • 林雅清; 陈骏千
    • 摘要: 中国近代初期创作的小说、戏剧等通俗文艺、文学作品,描写了各种阶层的生活与风俗.即使作品中的故事全部是虚构的,也并不能将其中描绘的人物形象、价值观、风俗等一并断为虚构.其中,元杂剧是中国最早的一大戏剧.元杂剧作品应当反映了市民的感觉和理想.因此,本文将在以宋代或部分以唐末为舞台的元杂剧中,选取公案作品《勘头巾》、才子佳人作品《潇湘雨》《鸳鸯被》、水浒戏《李逵负荆》《双献功》、世态剧《东堂老》、被分类为神仙道化剧的佛教戏剧《忍字记》等通俗作品,在通过"史料"的观点考证其描写的同时,思考将叙述非历史事实的文学、文艺作品作为一种"史料"进行解读的意义.
    • 吕慈航
    • 摘要: 值得被印在心里,久久地回味。展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成书于乾隆年间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性巨著《红楼梦》,融会贯通"诗三百"以来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神髓,融通俗文艺和典雅文学于一体,诗词歌赋,人文历史,一应俱全,并加以创造性发挥,构筑起一座令人目眩神迷的艺术宫殿。
    • 尹林
    • 摘要: 《上海文论》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最负盛名的文学理论期刊之一。从办刊开始,该刊就关注通俗文学。随着栏目的不断调整,《上海文论》开始越来越多地对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电影、电视剧等大众艺术进行探索,并以此为过渡进行文化研究的转向,反映了文学理论期刊的消费文化视野。
    • 毛巧晖
    • 摘要: 19世纪、20世纪之交,在西方“民”“民间”以及“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及国内社会政治变革的共同催发下,随着对现代启蒙及人之个性的重视,早期的启蒙主义者有意识地借助民间文艺“开风气,倡革命”,为通俗文艺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这种“从众向俗”的大众路向到了“五四”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故事的通俗化实践在整体上表现为“民间性”与“革命性”的交融,在人民文艺创作与民间文学传统的融合中,新故事继承了延安时期讲述“革命故事”的叙事传统,构建了更为灵活、弹性的话语空间。
    • 胡海; 杨玉婵
    • 摘要: 《文心雕龙·谐隐》篇所论谐辞隐语不仅是文字形态,还是口头形态或综艺表演形态,对应于今天的通俗文艺.该篇提出了一个可以发挥、应该发挥、以及如何发挥通俗文艺美育价值的课题.刘勰秉承儒家诗教与礼教结合、德育与美育相辅的宗旨,以宗经六义看待一切文体,指出谐隐之主流由经典开启,是有趣、有益、有用的通俗文艺;作者和受众的低俗趣味则使通俗文艺从内容到表达方式都不合雅正标准,故其末流是迎合人们低俗趣味的游戏文字.刘勰看到通俗文艺的广泛影响,故强调谐隐结合,寓教于乐,让讽谏教化主旨及各种思想道理以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开来,让培育健全人格和文明新风同时成为作家和批评家的使命.
    • 阎浩岗
    • 摘要: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文艺是将大众化作为基本前提、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的人民文艺。工农兵出身、革命干部身份的作家是这种文艺的创作主体。与解放区文艺相比,它在继承民族民间传统基础上更多糅合了西方元素。“文革”十年,文艺大众化被以政治方式推向极致。进入历史新时期之后,精英文艺一度占据主流,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到来,借助电视与网络的普及,大众文艺重新以娱乐驱动的通俗文艺形式走向前台。新时代文艺的特点之一是大众文艺、精英文艺和主旋律文艺三股并进,各行其道,它们分别有自己的创作与接受群体。新中国70年文艺大众化的经验教训,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总结。
    • 周敏
    • 摘要: “五四”的反传统针对的主要是“大传统”,对“小传统”却采取吸纳利用的策略,因后者所包含的民众民间价值取向恰与“五四”的平民思想保持了某种一致性。对民众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文学的通俗化,使其与小传统形成了某种“合流”,但“五四”的精英化与欧化倾向却最终阻止了这一“合流”,重新造成了雅俗分野的局面。并且与旧雅俗传统(即大小传统)既分离又互动互补的状态不同,新的雅俗之间呈现了相当强的排异反应。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新文学并没有找到更有效进入民众的方法与途径,影响了其在“启蒙”上的深广度。“五四”落潮之后有不少知识分子持此观点,这也是从新文学到大众文艺的某种逻辑起点。但“五四”的复杂处在于它与大众文艺并非完全断裂的关系,其内在依然有对接大众与民间的可能。实际上,在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的演变中,“五四”与民间、通俗之间的张力体现得相当淋漓尽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