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逆温

逆温

逆温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57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6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96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山东气象、干旱气象、贵州气象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一届全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筹)2010年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大气环境学术会议等;逆温的相关文献由121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式功、何清、李帅等。

逆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6 占比:73.52%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5.47%

专利文献>

论文:96 占比:21.01%

总计:457篇

逆温—发文趋势图

逆温

-研究学者

  • 王式功
  • 何清
  • 李帅
  • 李祥余
  • 胡永光
  • 钟晟
  • 刘波
  • 吴彬贵
  • 吴琼
  • 崔忠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雨斐; 李国平; 王宗敏; 平凡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并采用谱逼近方法,对2021年冬奥测试赛期间的一次冷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探究了冷湖发展前后风温场的垂直变化规律,揭示了冷湖形成及消亡的具体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静稳的天气形势是冷湖过程维持及发展的大背景条件。冷湖发展期间,逆温层由上至下迅速建立,谷底出现偏东—东南向的冷径流。受重力下坡风的影响,冷空气不断向谷底堆积,冷湖深度增加。日出后,越山的系统风重新建立,逆温层从底部消蚀,冷湖结构破坏。夜间的强辐射冷却作用是冷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辐射冷却强度的差异会引起冷湖降温幅度的差异,后半夜辐射冷却作用的突然加强为冷湖中后期的维持及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分析冷湖发生前后位温廓线、摩擦速度及边界层高度随时间的演变,均可印证湍流活动的发展是逆温消散、冷湖结构破坏的重要影响因素。
    • 程丹妮; 王颖琪; 程勇翔; 黄敬峰
    • 摘要: 为探讨新疆不同区域沙漠、绿洲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及大气水汽含量三者间的相关关系,利用2001-2019年MOD13C3植被指数、MOD11C3地表温度以及2013-2017年Suomi NPP VIIRS水蒸气含量数据,运用Slope趋势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9年新疆植被指数年平均值整体呈增加趋势,绿洲增加尤为明显。地表温度年平均值变化为绿洲白天减少、夜晚增加,年温度差值减少;沙漠白天夜晚均增加,年温度差值增加。(2)全疆的NDVI、大气水汽含量及地表温度三者的月值数据彼此呈正相关关系。植被增加可减少地表温差和大气水汽差,在北疆绿洲的高植被覆盖区表现明显。绿洲对于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优于沙漠,北疆绿洲调控作用优于南疆。(3)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每年3-10月夜晚地表逆温和逆湿现象明显,导致夜晚大气水汽含量高于白天。南疆绿洲受沙漠环境及植被增加的双重影响,近年来夜晚水汽含量高于白天水汽含量的月份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季。研究结果有利于从宏观层面认识新疆气候变化,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李嘉睿; 符娇兰; 陶亦为; 张恒德; 李蓉; 董全; 胡艺
    • 摘要: 利用2019年1—3月多源观测资料对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气温与风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同环流背景下温度和风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张家口赛区气温分布受太阳辐射差异与海拔高度的共同制约,盆地或山谷温度日较差大,且逆温现象明显。环境风和日变温影响逆温强度,风速越小,逆温强度越大。赛区风速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中午前后最大,夜间最小。均压场下,古杨树赛场昼夜风向转换明显,而云顶赛场无明显昼夜风向变化;日落后赛区温度开始建立逆温结构,在日出前达到最强,日出后逆温迅速减弱消失,云顶赛场逆温强度弱于古杨树赛场。有较强冷空气活动时,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两赛场风向均无明显昼夜变化。
    • 孟丽红; 郝囝; 邱晓滨; 吴彬贵
    • 摘要: 为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天津市重污染天气成因,利用环境监测、气象常规观测及255 m气象塔梯度观测,结合WRF-Chem模式研究了天津市2020年2月9—13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污染过程来源及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水平和垂直扩散条件变差、地面弱气压场和暖湿明显为此次重污染天气的主要特征;重污染天气过程外来源的区域输送率达54.6%;稳定类层结(E类和F类)占比高达67.5%,较为稳定的大气造成大气扩散条件变差,是污染发生的重要气象条件;污染过程逆温率达50.0%,垂直温差、逆温厚度、逆温强度与PM_(2.5)浓度相关性分别为0.99、0.90和0.56,逆温层的存在是污染过程维持的主要因素。
    • 韩仙桃; 佟彤; 姜佳玉; 王俊秀; 赵毅勇
    • 摘要: 利用2013—2020年1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环境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月平均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指数、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2020年1月呼和浩特市雾霾天气偏多的气象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20年1月较弱的冬季风环流背景、高湿度条件、维持较低的边界层高度、逆温结构等是造成呼和浩特市雾霾偏多的主要原因;(2)2013—2020年1月同期呼和浩特市逐日平均相对湿度、前期累计降水量、逐小时2 min平均风速小于等于1.5 m·s^(-1)的日数与雾霾日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逐小时2 min平均风速小于等于1.0 m·s^(-1)更利于雾霾的发生;(3)地面积雪对呼和浩特市持续雾霾天气影响较大,积雪越深、持续时间越长,则雾霾日数也越多;(4)2020年1月呼和浩特市雾霾天气持续时,边界层平均高度约430~550 m,最低约210 m,较低的边界层利于污染物在近地层集聚,导致水平能见度较低,雾霾加重,边界层高度越低,污染越重。
    • 魏俊涛; 杨晓春; 杜萌萌; 白庆梅; 白水成
    • 摘要: 基于2014—2018年关中区域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等5个主要城市6种大气污染物(PM_(10)、PM_(2.5)、SO_(2)、CO、NO_(2)、O_(3))的逐日平均质量浓度和气象探空资料,分析了关中地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重污染过程持续性特征及逆温发生频率。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大气污染超标日达31%以上,西安最多为47%,其中颗粒物的污染程度高于气态污染物,盆地底部西安、咸阳的年均颗粒物质量浓度较盆地边沿的铜川高10~15μg/m^(3);首要污染物在冬季以PM_(2.5)为主,频率达84%以上,夏季以O_(3)为主;与北京、上海和广州相比,西安重污染过程持续时间最长,平均为9.4 d,这与冬半年频繁的逆温现象相关,西安08时逆温出现频率达69%。
    • 许敏; 李江波; 田晓飞; 黄浩杰
    • 摘要: 综合运用气象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及ERA5资料,分析了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夏季雾的时空分布、边界层,以及高空地面气象要素特征,建立了夏季雾天气概念模型,并进行了典型个例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大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出现夏季雾1~4 d,西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出雾时最小能见度相对偏低,张家口中部至保定西北部、保定东南部至沧州中部和衡水一带平均最小能见度可低至300 m以下;平原地区夏季雾持续日数空间差异小,普遍为1~1.4 d,山区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雾的生消有明显日变化,夜间至日出前后高发,日出后3 h内消散。夏季雾出现时通常逆温层底高、厚度薄、温差小、强度弱,地面气温日较差在7°C以上,风速为1~2.4 m·s^(-1)是有利于雾形成的重要条件,雾发生时风向以偏南风或偏北风为主。京津冀夏季雾的三种典型概念模型为高空槽后或高压脊控制下的辐射雾、高空槽前西南气流控制下的平流雾或平流辐射雾、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雨雾。
    • 闵昌红; 黄世芹; 吴有恒
    • 摘要: 利用贵阳高空气象探测站2003—2017年新型L波段高空探测雷达垂直高分辨探空资料,分析了贵阳大气边界层贴地和悬浮逆温层频率、厚度、强度、底高的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贵阳边界层逆温频率分布年变化波动小;(2)贵阳悬浮逆温年均频率约为贴地逆温频率的8倍,即“高层多,近地少”;(3)贴地逆温年平均强度为0.8~2.1°C·100m^(-1),悬浮逆温年平均逆温强度为1.0°C·100m^(-1);(4)悬浮逆温底高的年、季、月高度均呈现为早上低于傍晚的特征,贴地和悬浮逆温的厚度呈现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性。
    • 孙伟佳; 郭海涛; 陈庆亮; 张玉洁; 马传成; 李恒昶
    • 摘要: 利用逐小时的气溶胶、探空、ERA5气象数据,分析了2020年年底济南地区3次严重霾污染天气过程,结果表明:2020年年底的3次霾污染过程中AQI的变化趋势与PM_(2.5)、PM_(10)和NO_(2)基本一致,说明PM和NO_(2)是造成济南地区冬季霾污染天气的主要污染物,而CO、SO_(2)和O_(3)不是济南地区霾污染天气的主要污染物,其中PM与O_(3)呈明显的错峰趋势;1000 hPa风场特征:a过程,在12月8日前后,济南地区受高压反气旋影响,风力微弱以晴好天气为主,不利于污染物的沉降和扩散,11日开始受西北冷空气影响,雾霾过程结束。b过程,12月26日前后济南地区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到27日达到最强,然后减弱,使得这次短暂的霾污染过程减弱。c过程,1月20日前后济南地区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23日开始减弱,使得AQI下降,然后在27日受东北风影响,此次长达8 d的霾污染天气结束。济南地区几次霾污染过程均出现逆温层,贴地逆温和脱地逆温均影响了霾的形成。
    • 杨晓玲; 李岩瑛; 陈静; 郭丽梅; 陈英; 赵慧华
    • 摘要: 2021年3月15—19日河西走廊出现了近10 a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罕见强沙尘天气过程。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物理量场资料,从天气气候成因、环流形势演变、物理量诊断等方面分析了此次强沙尘天气的传输及过程持续特征。结果表明:(1)2021年3月14日受强烈发展的蒙古低压槽影响,蒙古国南部及内蒙古中西部爆发了强沙尘暴,前期蒙古国及中国北方异常增暖是导致沙尘暴爆发的诱因之一。(2)受高空贝加尔湖深厚低压槽后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高空急流动量下传、配合地面冷锋过境共同影响,蒙古国中西部高低空的沙尘粒子被输送到河西走廊,造成河西走廊15日凌晨到上午出现局地强沙尘暴和扬沙天气。(3)强沙尘暴出现后,700 hPa、850 hPa及近地面内蒙古、华北、宁夏及陕西一带盛行偏东气流将蒙古国及内蒙古的沙尘输送到了河西走廊,造成河西走廊15日下午至19日出现浮尘天气。(4)沙尘天气维持期间,地面冷高压移速缓慢,河西走廊位于地面冷高压后部,地面风速和湿度较小,不利于沙尘的沉降和水平扩散;河西走廊上空盛行下气沉流、逆温层深厚、大气干燥及层结稳定,不利于低层沙尘的垂直扩散和沉降,对沙尘的持续维持起到促进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