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互联网+政务服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相关文献在2015年到2022年内共计36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7篇、专利文献287208篇;相关期刊254种,包括行政与法、中国行政管理、才智等;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相关文献由503位作者贡献,包括任思龙、刘洋、陈海燕等。

互联网+政务服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7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287208 占比:99.88%

总计:287565篇

互联网+政务服务—发文趋势图

互联网+政务服务

-研究学者

  • 任思龙
  • 刘洋
  • 陈海燕
  • 翟云
  • 姚玫玫
  • 孙柏林
  • 无1
  • 许正军
  • 陈彦仓
  • 刘京希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摘要: 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围绕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网民规模及结构、互联网应用、工业互联网、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安全状况等六个方面,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展现,综合反映2021年我国互联网发展总体情况。
    • 陈可翔
    • 摘要: 法治是营商环境建设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共同需求。基于营商环境建设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互动关系,营商环境建设提高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法治要求。“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面临的治理合法性质疑、有效规范难题以及触发的法律体系扩容问题等,桎梏了政务信息化和营商环境建设的进程。应通过填补对治理主体与行为的规制缺位、平衡有限与有为的价值博弈、推动软法与硬法的衔接适用等路径,保障治理合法性、提升规范有效性和促进法律规范体系融贯性,发挥法治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
    • 刘洪倩
    • 摘要: 网上行政审批是以当代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背景而新生的一种行政许可方式。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政府就开始进行网上行政审批的探索,发展至今,我国的网上行政审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相融合的过程中,网上行政审批也出现出了制度滞后、权力壁垒制约系统对接、进驻事项纷繁复杂、行政审批监管不力、行政审批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行政审批立法体系,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健全网上行政审批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网上行政审批法律制度的构建。本文通过调研的方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省部分地市进行调研,对目前网上行政审批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现有的法律流程、规制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给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建议[1]。
    • 谢欣彤; 胡悦阳; 刘譞哲; 赵耀帅; 姜海鸥
    • 摘要: 谣言的及时发现和有效管控,是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公共舆情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高了民众沟通交流的便利度,同时也加速了谣言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极大地提高了谣言的影响力和危害力,给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干扰,也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现有的网络平台辟谣工作大多依赖于人工举报筛查,往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技术实现的谣言检测算法大多基于文本信息,常用于追溯性谣言检测,不适用于谣言扩散早期数据量不足的情况。首先收集最新的网络平台数据进行标注构造数据集Weibo2020,对其中用户特征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用户特征,进而提出了基于传播用户代表性特征学习的早期谣言检测方法(RPPC)。经实验验证,RPPC与同样基于传播路径的算法在同等条件下,在输入数据规模减少50%的同时,将准确率提高了2.57个百分点。此外,该方法能对5 min内发布的消息进行检测,快速发现互联网内容中的疑似谣言且准确率达到近80%。因此可以认为提出的方法在现有的数据集中有较好的表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政府部门的舆情治理工作,从而提高政务服务的时效及质量。
    • 汪玉凯
    • 摘要: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本文基于数字服务视角,重点对数字服务在营商环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主要路径,优化营商环境和数字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促进数字服务能力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治理之策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为更好优化、保障营商环境,应完善数字政府功能;改善政务环境,构建优质高效的数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数字服务提供保障;提高数据治理能力,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对营商环境的科学评估。
    • 袁红; 张苏娇
    • 摘要: [目的/意义]在"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政务APP用户信息安全问题得到普遍关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政务APP的隐私政策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进而提升对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水平。[方法/过程]选取除港澳台之外的30份有效省级综合型政务APP隐私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外部特征及文本内容两方面进行探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目前存在着政务APP隐私政策内容不规范、政府未尽明确具体的告知义务、政务APP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政府对用户个人权利保障不足4个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政府机构制定和完善政务APP隐私政策提供借鉴。
    • 张平平
    • 摘要: 政务服务中心,属于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简称为“政务中心”。该机构设置的主要作用包括:其一,促进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其二,促进行政效能的提升;其三,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档案管理是政务服务中心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政务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此,文章以“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概念及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需关注的问题,并对“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档案管理模式方法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希望以此全面提高政务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
    • 廖伟峰; 张其春
    • 摘要: 各级政府打造的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政府服务APP等政务互动平台,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提供了强大支撑。公众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服务对象,他们的满意度评价充分反映了政务服务问题,能够为优化政务服务质量指明方向。借助八爪鱼数据采集软件,在各大网络平台上采集公众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评价信息,利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提取核心概念、主范畴和范畴,剖析“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生成机制,阐释其发生机理,以期为改善“互联网+政务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参考。
    • 文家昊
    • 摘要: 公安政务App作为移动公安政务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广泛的接纳和使用,有利于公安机关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能力等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作为一项信息技术,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模型(UTAUT),认为影响公安政务App公众采纳和使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影响及等。从而,从功能设计、简化流程、创新宣传形式、加强群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 姚玫玫
    • 摘要: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不断深入,安徽省积极探索制定和实施适用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标准体系,切实提高了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但在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安徽省“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程度、深推政务服务流程标准化再造、加大政务服务机构协同和建立标准化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不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的建设与实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