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过鱼设施

过鱼设施

过鱼设施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水产、渔业、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6822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湖泊科学、长江科学院院报、东北水利水电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2014年流域水电开发与保护技术(生态环境保护部分)研讨会、2013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河流连通性恢复专题)国际研讨会、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及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过鱼设施的相关文献由426位作者贡献,包括侯轶群、蔡露、石小涛等。

过鱼设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6822 占比:99.76%

总计:46935篇

过鱼设施—发文趋势图

过鱼设施

-研究学者

  • 侯轶群
  • 蔡露
  • 石小涛
  • 贺达
  • 温静雅
  • 乔晔
  • 吴迪
  • 康昭君
  • 文典
  • 王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俊东; 王翔; 翁永红; 袁达; 张文传
    • 摘要: 以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集运鱼系统方案研究设计为例,开展了工程过鱼目标分析、总体方案研究及集运鱼系统设计。基于乌东德江段河道地形特征和工程布置特点,结合鱼类资源分布及生态习性特征,提出了“尾水集鱼、仿生集运、流水放殖”的总体过鱼方案,实现了“多点位、全深度、大流量”诱鱼,显著提高了集鱼效率。过坝后将鱼类安全运输至上游流水江段放流,保障了鱼类过坝后的洄游、索饵及繁殖过程,放流效果更好。研究成果可为高坝枢纽过鱼提供一种新思路。
    • 杨俊锋; 张菡
    • 摘要: 为了选择金沙水电站适用的过鱼设施,结合该水电站过鱼要求和工程特点,对目前5种主要过鱼设施:鱼道、仿自然通道、升鱼机、鱼闸、集运鱼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最终确定选择竖缝式鱼道作为金沙水电站过鱼设施。应用实践表明:金沙水电站鱼道过鱼效果良好,鱼类种类、数量满足前期设计目标。可供类似水电站过鱼设施建设参考借鉴。
    • 单承康; 金志军; 马卫忠; 石小涛; 沈鹏; 张亚杰
    • 摘要: 为分析中国过鱼设施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从研究主体分布、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过鱼设施研究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科研团队;过鱼设施研究主要围绕过鱼设施水力条件数值模拟、过鱼设施物理模型试验以及基于鱼类游泳能力来开展过鱼设施水力特性适宜性研究和鱼道设计,各研究主题具有关联、重叠、交叉等特点。同时,提出鱼类上溯游泳行为、进口诱集鱼、鱼类下行、过鱼设施补建改建、过鱼设施效果监测与适应性管理等未来重点研究内容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 朱天然; 孙林; 李嘉; 安瑞冬; 游景皓
    • 摘要: 为研究齐口裂腹鱼集群行为对流速和紊动能的响应关系,该研究通过可变流场的试验水槽,结合鱼群轨迹分析及集群几何特征,定量研究了适宜齐口裂腹鱼集群的水流流速和紊动能区间。在试验中每组选择10尾平均鱼龄为3龄的齐口裂腹鱼,共两组,每组进行6次重复试验,每次试验让鱼群在3 m×14 m具有横向流速梯度的矩形水槽中游动10 min,之后提取和分析鱼群游泳轨迹,获取鱼群在不同水流流速、紊动能下的最近邻距离(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NND),集群面积,游泳分离指数(Separation Swimming Index,SSI)。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在特定水力条件下具有明显集群行为,上溯过程中以队列模式的队形为主,当水流流速为0.27~0.70 m/s,紊动能为0.004~0.018 m^(2)/s^(2)时,齐口裂腹鱼群的NND为0~0.80 m,集群面积为0~5.00 m^(2),SSI为0~1.20,此时集群得最为紧凑,在凝聚力、排斥力上都变现的更好。因此,为使齐口裂腹鱼能够集群上溯,推荐鱼道等工程措施营造流速为0.27~0.70 m/s,紊动能为0.004~0.018 m^(2)/s^(2)的水力学条件,从而对过鱼设施水流流态和水利调度进行优化。
    • 蔡露; Katopodis Christos; 金瑶; 黄应平; 韩德举; 胡望斌; 陈小娟; 陶江平; 侯轶群
    • 摘要: 该研究利用学术论文数据库筛选出中国鲤科鱼类游泳能力相关论文115篇,并用Origin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旨在归纳和分析中国鲤科鱼类游泳能力并建立估算方法,可为正处于规划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过鱼设施流速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鱼类游泳速度与鱼体长度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系列幂函数经验公式,可为游泳能力和过鱼设施研究及设计提供依据.(2)依据所得到的经验公式和协方差分析可知,喜流水型鲤科鱼类的游泳能力>广适型>喜静水型.根据该研究得到的经验公式并结合行业规范和文献资料,对正处于规划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过鱼设施流速设计的建议如下:西南地区以裂腹鱼成鱼为主要过鱼对象的过鱼设施进鱼口吸引流速范围为0.61~0.76 m/s,通道内最高流速阈值为1.28 m/s;长江中下游以四大家鱼成鱼为主要过鱼对象的进鱼口吸引流速范围为0.76~0.93 m/s,通道内最高流速阈值为1.49 m/s,以四大家鱼幼鱼为主要过鱼对象的进鱼口吸引流速范围为0.42~0.62 m/s,通道内最高流速阈值可为0.82 m/s.
    • 柯森繁; 金志军; 李志敏; 雷青松; 王永猛; 石小涛; 涂志英
    • 摘要: 近几年我国水电站过鱼设施设计已将过鱼对象游泳能力作为重要参考.以我国8个水电站主要过鱼对象为研究目标,在野外实验设施条件下测试了15种鱼(四大家鱼组、裂腹鱼组和鳅组)的感应流速和爆发游泳速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别分析了各组鱼体长及水温对游泳能力的影响,并构建了优化的游泳能力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四大家鱼组、裂腹鱼组和鳅组的感应流速和爆发游速皆与体长呈负相关,感应流速与水温也皆呈负相关关系.水温升高使四大家鱼组和裂腹鱼组的爆发游速能力增强,而水温对鳅组鱼的爆发游速影响不大,可能与鳅科鱼类特殊的腹部吸附行为有关.利用绘制的鱼感应水流和爆发未疲劳的数量百分比的生存曲线进行上行及下行过鱼设施流速设计.结果表明:当鱼感应水流的数量百分比为90%时,四大家鱼、裂腹鱼和鳅组幼鱼感应流速分别为3.00、1.67和3.22 BL/s,裂腹鱼和鳅组成鱼感应流速分别为1.27和2.09 BL/s;当鱼爆发未疲劳的数量百分比为90%时,四大家鱼、裂腹鱼和鳅组幼鱼爆发游泳速度分别为8.13、9.27和9.61 BL/s,裂腹鱼和鳅组成鱼爆发游泳速度分别为7.64和7.77 BL/s.当以裂腹鱼或鳅成鱼为主要过鱼对象时,上行过鱼设施内流速范围建议为1.27~7.64和2.09~7.77 BL/s.当以四大家鱼、裂腹鱼或鳅幼鱼为主要过鱼对象时,下行过鱼设施入口流速建议小于8.13、9.27和9.61 BL/s.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水电站主要过鱼对象的过鱼设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申剑; 柳春娜; 吴必朗; 李键源; 刘今朝
    • 摘要: 过鱼设施是保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措施,过鱼设施的效果需要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估。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的过鱼效果监测技术,包括物理挂牌标记法、声呐法、无线电标记跟踪法、超声波标记跟踪法、应答器标记法、PIT射频标记跟踪法及电阻法,上述方法难以同时准确识别过鱼的数量和种类,需要研究基于鱼类动态图像的智能识别技术。
    • 寇晓梅; 万帆; 王琪; 周琳; 陈浩; 李厚峰
    • 摘要: 小石峡水电站位于阿克苏河支流库玛拉克河中上游段,工程于2012年投产发电。为恢复河段连通性,促进坝上下游鱼类基因交流,2016年提出应补建集运鱼系统。在河段鱼类资源调查基础上明确了过鱼目标,结合鱼类游泳能力测试及模型试验,对小石峡水电站集运鱼系统工艺设计和系统设计进行了重点研究,推荐采取“固定式集鱼平台+公路转运+滑槽放流”的总体过鱼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新建中高坝工程、已建工程补建过鱼设施提供借鉴。
    • 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
    • 摘要: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为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有效抓手和有力举措。“十三五”以来,我们在河湖水系连通、湿地保护与修复、物种保护与生物资源养护、生态调度、过鱼设施设计建设、人工增殖放流、实行禁渔制度、小流域治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生态修复实践稳步推进。
    • 刘镡璞; 于德双
    • 摘要: 该文结合某水库工程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过鱼设施布置方案研究提出了升鱼机方案,升鱼机方案不仅适于高坝过鱼,同时能较好适应水库水位的较大变幅.针对升鱼机方案进行了集鱼系统、提升运输系统、码头转运系统、运输放流系统设计.集鱼系统的集鱼效果和索道提升运行效果是保证升鱼机正常运行的关键,本研究可为后期开展相关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依据和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