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过渡型社区

过渡型社区

过渡型社区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41450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天津行政学院学报、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安徽行政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等;过渡型社区的相关文献由8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晨、何华玲、訾凌寒等。

过渡型社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41450 占比:99.99%

总计:941524篇

过渡型社区—发文趋势图

过渡型社区

-研究学者

  • 张晨
  • 何华玲
  • 訾凌寒
  • 吴庆云
  • 巢飞
  • 王亚文
  • 刘祖云
  • 刘雪晴
  • 季程远
  • 张旻蕊

过渡型社区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威威
    • 摘要: 横亘于城乡社会之间的过渡型社区难以过渡到社区治理的理想状态。既有实践与研究试图基于成熟社区治理框架重建社区与再造居民,却总是遭遇居民的消极抵抗,这需要深入理解居民的主体维度。过渡型社区中的居民社会想象并未局限在社区时空,而是依据长时段、跨地域的脉络认识自身环境和生命机遇变迁,其中奉献与补偿的国家伦理想象、陌生又自由的社区生活想象、享受又疏离的社区场景想象影响了各种社区治理结构与要素的落地。过渡型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应放弃自上而下的建构主义思路,由“己”出发探索社区公共性想象,在试验主义思路下完成社区治理体系建构与居民社会想象嬗变的弥合。
    • 刘玉萍; 张梓涵
    • 摘要: 基于CNKI数据库中与“过渡型”社区治理相关的148篇核心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出研究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突现词的知识图谱,对我国“过渡型”社区治理研究领域的发文状况、研究热点、学术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从发文状况看,我国“过渡型”社区治理相关文献历年发文量呈现出波动式上升的态势,但尚未形成核心研究者集群;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以居民、村社组织、空间环境、集体经济、治理制度为主的治理困境与治理路径;研究前沿包括“文化转型”“新型城镇化”“就业收入”等。今后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继续深化对集体经济发展的研究、在基层社会风险防控治理视角下的“过渡型”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研究、关注智慧城市下数字治理与“过渡型”社区的互融性和适应性的研究。
    • 吴宗友; 丁京
    •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出现了大量“亦城亦乡”的过渡型社区,其“过渡性”带来了多维空间的“聚—离”张力,主要表现为:“迁村腾地”的空间聚合与社区认同的空间疏离;“摇号分房”的聚居正义与社会空间的区隔离析;生产空间的集聚与消费空间的离散;生活空间的内聚与文化空间的斥离。针对此类社区的特殊矛盾,实施包容性治理,即开展以主体包容、制度包容、技术包容与文化包容等为主要内容的理念与实践创新,可以显著地消弭过渡型社区的空间张力,有效地促进社区权力空间、制度空间、社会空间以及文化空间的深度再造,进而实现过渡型社区“善治”的理想图景。
    • 郑中玉; 杨静岩
    • 摘要: 学界对村改居社区的研究存在三种代表性的理论认识:将其视作过渡型社区、转型社区或第三社区。这三种认识本质上都是基于由乡村到城市的线性发展视角,强调转型过程中村改居社区的过渡性状态。线性进化论思维的城市中心主义立场造成对农民的贬损与污名化,忽视了乡村关系网与乡土文化的现代意义。村改居社区的治理应该突破线性进化论立场的局限性,从去城市中心主义立场出发,转向多元社区的理论取向,基于结构两重性视角尝试将乡村传统和文化作为可动员的“希望的资源”。在这种理论转向背景下,村改居社区不是有待改造的社会工程对象,而是有潜力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新开端,一个推动新型多元城市社区建设的“希望的空间”。
    • 郑中玉; 梁本龙
    • 摘要: 村改居社区研究倾向于认为,村改居社区是一种必将转变为所谓城市社区的过渡型社区.这种对"过渡性"的强调实则基于农村与城市、传统和现代、落后和进步等一系列二元论和线性进化论思维,将村改居社区视为从乡村转型为城市的暂时状态,倾向于贬低乡村传统生活方式及其文化,进而关注如何促成从村民到城市市民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转变.在具体社区管理和建设中,简单化视角进一步使得社区管理者缺乏对居民日常生活复杂性的认识和同情,忽视地方性文化与集体记忆的重要价值.村改居社区的治理应该超越"乡村-城市"的二元论和进化论,基于结构两重性视角思考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社会资本成为促进社区转型的可动员资源,而非结构性约束,进而尝试培育具有地方性的新型城市社区文化.
    • 徐选国
    • 摘要: 城乡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城乡一体化进程下,社区治理面临着以往单纯城市治理或乡村治理未曾遇到过的问题。例如,一些地方推动农户搬迁与拆迁,进入政府规定地点购买商品房或统一自建房,在此区域中建设了新的城市管理与社区自治基层单元,学术界称之为过渡型社区或转型社区。
    • 姜鹤; 汪新建
    • 摘要: 过渡型社区是指在法定城市社区中,由土地被征占的农民构成的演替式边缘社区和含有土地被征占的农民的混合式综合社区.因其居民主体自身的异质性和作为过渡型社区发展阶段呈现出特殊的生存性、适应性、发展性问题,使得普通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借鉴意义有限,有必要探索有针对性的长效治理方案以优化治理效能."三社联动"这一协同治理理念下的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模式,因其提供资源整合和多元化服务的特点而展现出其适用性.推动"三社联动"在过渡型社区中的实践模式发展,对过渡型社区治理以及普通城市社区治理具有良好借鉴意义."三社联动"模式可通过多重主体入场提供完整的就业支持系统;利用教育—服务双承载模式提供多样化培训服务;加强三大主体联动共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培育家园理念建设,推动过渡型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提升和城市融入进程.
    • 纪芳
    • 摘要: 作为从农村向城市社区转型的特殊社区形态,过渡型社区的基层组织应从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但这一转型过程并非简单的组织更替,而是涉及产权秩序的调整、社会结构的变化、治理体系的重组以及社区秩序的重构的系统性工程.立足于过渡型社区转型变迁的整体性视角及其复杂的实践内涵,过渡型社区的基层组织存在集体主导型、行政主导型和双轨运作型三种形态,土地产权秩序、行政介入以及社区经济社会结构分别构成了过渡型社区基层组织类型化实践的经济基础、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由于过渡型社区具有不稳定性和复杂性,过渡型社区的基层组织形态具有多样性,深入经验场域分析不同组织形态的实践逻辑与运作基础有助于拓展和丰富对过渡型社区治理的认识.
    • 管其平
    • 摘要: 过渡型社区兼容居民生活历程的连续性与断裂性,具有混合性、阶段性和过渡性等特征.过渡型社区治理落实到实践中形成了各种形式的空间张力,主要表现为社区邻里空间、心理空间、文化空间和公共空间等社会空间层面的疏离与裂变.立足空间社会学理论,空间是过渡型社区治理体系建构的基本场域.有效纾解和弥合过渡型社区的空间冲突需要激活居民的能动性,注重空间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把握居民生活的感性特点和社区空间的感性秩序,以生动的感性空间引导居民的感性行动,进而释放空间的弹性、活性和黏性,建立多重空间治理共同体,以实现社区空间结构生产与社会结构生产的融合统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