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过充

过充

过充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27182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7061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广东行政学院学报、广西农村金融研究、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会与技术交流会、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等;过充的相关文献由44519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陈海佳、葛啸虎等。

过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 占比:0.4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7061 占比:99.55%

总计:27182篇

过充—发文趋势图

过充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陈海佳
  • 葛啸虎
  • 王一飞
  • 熊开富
  • 郭和友
  • 王小燕
  • 李伟
  • 张强
  • 王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骆晨旭; 师晨光; 余志远; 黄令; 孙世刚
    • 摘要: 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由于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超过250 mAh·g^(-1)的放电比容量,成为很有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但是其本身存在的首周库仑效率低和电压衰减等问题限制了产业化进程。高充电电压会导致富锂材料结构不稳定从而增加电池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较高的充电电压下,材料的首周充放电结构演化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通过碳酸盐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经过混锂后煅烧制备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Li_(1.13)Ni_(0.18)Co_(0.09)Mn_(0.56O2)),并研究不同充电截止电压对其首周库仑效率和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充电电压会带来容量增加,但其首周库仑效率将大幅降低。循环伏安表征发现,充电截止电压为5.0 V时,部分体相的晶格氧会发生可逆的氧化反应,这将有利于容量的提升。TEM、XRD和SEM表征结果显示,在首周充电后电极材料不仅发生了深入到体相的结构变化,同时出现了大片的层错和尖晶石相MnO_(x)和NiO_(x)等不可逆相变,还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材料结构无法保持稳定。结合Mapping和XPS表征结果显示,充电电压较高时会有更多的体相晶格氧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这将使更多具有强氧化性的过氧和超氧离子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并伴随过渡金属的溶出,加速材料的结构坍塌,最终不利于电池的长循环性能。
    • 吕又付; 罗卫明; 陈荐; 张国庆
    • 摘要: 为提升退役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中的安全可靠性,针对退役的32650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开展了组合式相变材料对电池过充的热-电特性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不同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下分别测试了2.5和5.0 A过充下的温升、电压和内阻特性曲线,提出一种基于典型特征参数来识别电池过充的预警策略;其次,对组合式相变材料在电池过充及常规使用中的温升抑制功效进行了探究,表明在电池散热设计中相变材料的匹配设计尤其重要。
    • 卓萍; 朱艳丽; 齐创; 王聪杰; 高飞
    • 摘要: 为研究锂离子电池组的燃烧爆炸特性,本工作以铝壳方型锰酸锂电池及其电池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 C电流恒流过充且设置较高截止电压,考察其热失控后燃烧爆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单体过充774 s后瞬时发生安全阀破裂、射流火和爆炸,距离爆心45 cm处爆炸最大压强达到556 kPa。由13个单体电池串联构成的电池组在不带BMS的情况下过充后依次发生安全阀破裂、射流火,局部发生爆炸,实验时形成多个压力峰值,距离爆心45 cm处最大爆炸压强为915 kPa。当锂离子电池组以6.5 cm间距布置时,过充其中一个电池组可引发其他电池组发生燃烧,形成火灾蔓延。
    • 王珍珍; 陈述林; 孙世敏; 唐世弟; 郭密
    • 摘要: 采用镍钴锰酸锂(NCM523)正极材料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商业化圆柱型18650锂离子电池,保持正极材料面密度和压实密度,通过改变负极材料面密度,研究了锂离子电池负极容量和正极容量比值(N/P比)对电池容量、交流阻抗、倍率充电性能、循环寿命及过充性能的影响。N/P比为1.02~1.16时,随着负极余量的增加,正极充电比容量和放电比容量逐渐增加,实验电池容量逐渐增加;交流阻抗拟合的欧姆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无明显变化趋势,但是与扩散相关的Z_(w)值出现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1.00 C下的恒流充入比逐渐减小;9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略有降低;电池过充时间和电池表面最高温度都呈降低趋势。
    • 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技术研究院唐永炳研究员团队研发出一项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低工作温度可达到零下70°C,高工作温度达80°C,且低温与高温性能可同时兼顾,系中国一款具有宽温域、低成本、长寿命的电芯产品。目前该项技术已完成规模化量产。这种新型铝基负极材料,在低温和过充条件下能有效缓解锂枝晶的产生,提高性能。在续航性能上,该电池能量密度较传统锂离子电池提升13%~25%,能做到长续航,20 min即可完成充电。同时,在成本方面,基于铝基复合负极的性能优势,并结合开发的电解液,低温电池产品可以摆脱对昂贵的纳米级正极材料依赖,电池成本可降低10%~30%。
    • 巩译泽; 谢松; 黎桂树
    • 摘要: 分别以4.40 V、4.60 V和4.80 V为截止电压,对LiNi_(0.5)Co_(0.2)Mn_(0.3)O_(2)(NCM523)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进行过充实验,并通过外部热源辐射进行热失控触发。分析电池热失控的火焰现象、起始时间、峰值温度及热释放速率,探究热失控火灾危害性;结合电化学原理对过充老化电池热失控内部反应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截止电压由4.40 V升至4.80 V,锂离子电池的火焰峰值温度由336.2°C增加到482.9°C,热释放速率峰值由3.425 kW增加到8.588 kW,热失控起始时间由397 s提前到263 s;热失控火焰喷射更剧烈。这表明,高截止电压过充造成电池热稳定性下降,且电池具有更加强烈的热失控火灾危害性。容量损失、dQ/dU及电化学阻抗分析表明,电解质氧化分解、电解质与锂的反应、锂枝晶的生成、正负极活性材料的损失以及可燃气体的积累,是导致热安全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 陈泽彦; 高永辉; 李代源; 赖海棠; 张思瑶; 黄鲲
    • 摘要: 现市场对新能源车辆、船舶及电力储能系统的安全性极其关注,而作为核心能源的锂电池的安全性与新能源车辆、船舶及电力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磷酸铁锂模组进行过充电测试,从测试过程中的监测数据、测试现象及试毕的样品拆解等角度进行分析,得出过充起火的原因,并提出了产品的优化建议。
    • 张建华; 张明杰; 裘吕超; 金玉红
    • 摘要: 采用更具有参考意义的90%健康状态(SOH)的48 Ah三元方形铝壳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分别在0.3 C,0.5 C,1.0 C和1.5 C倍率下进行过充致热失控对比实验。研究发现,在1.5 C过充倍率下,电池没有发生爆炸,仅会剧烈燃烧。热失控过程中,电压曲线存在3个拐点,随着过充电倍率的增加,电压开始缓慢下降点A的电压VA和电压骤升点B的电压VB会增加,并且从点A到电压骤降点C的时间也会缩短,在1.5 C时从点A到点C的时间为303 s,反应时间大于5 min,因此,建议将充电过程中,电压达到最高点后的持续下降作为热失控预警的参考。
    • 于子轩; 孟国栋; 谢小军; 赵勇; 成永红
    • 摘要: 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是导致储能电站发生起火或爆炸等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研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发展规律和本征特性对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监测和故障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在过充条件下的三维电化学-热耦合热失控的仿真模型,通过镀锂动力学方程量化过充负极镀锂量,引入SEI膜生长动力学方程反映镀锂与电解液反应速率,以量化负极镀锂与电解液反应产热,并引入其他副反应产热方程共同研究磷酸铁锂电池早期过充热失控温度变化及各副反应产热情况。分别研究了不同充电倍率(1C、2C、3C),不同环境温度(20°C、30°C、40°C)下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早期负极表面镀锂量变化、热失控温度变化曲线以及各副反应产热量变化特性,分析磷酸铁锂电池过充热失控温度发展过程及副反应产热规律。结果表明,负极镀锂与电解液反应作为过充热失控过程最起始的副反应,在电池热失控早期促使了其他副反应的开启,成为过充热失控的起始。本研究可为磷酸铁锂电池过充热失控早期过程探究提供理论参考。
    • 赵蓝天; 金阳; 赵智兴; 孙磊; 郭东亮; 刘洋
    • 摘要: 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的热失控及灭火是大规模应用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分别以单个磷酸铁锂电池模组和簇级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为试验对象,在恒流过充方式下研究单个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与簇级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的热失控特性,并使用细水雾作为灭火剂,研究细水雾对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的灭火效果。试验结果显示:簇级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燃烧后温度急剧上升,18 s内温升速率达42.74°C/s,温度峰值近1000°C,明显高于单个模组的峰值温度(600°C);细水雾持续喷洒100 s后,2组试验模组温度迅速降低,明火完全扑灭无复燃,灭火效果极佳。试验结果可为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的安全和消防提供有效的理论与试验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