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916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逻辑学(论理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3596篇;相关期刊456种,包括广东社会科学、河南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3年全国应用逻辑学术年会、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暨第十一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2013当代中国哲学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辩证逻辑的相关文献由755位作者贡献,包括马佩、桂起权、王经伦等。

辩证逻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1 占比:6.21%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3596 占比:93.69%

总计:14512篇

辩证逻辑—发文趋势图

辩证逻辑

-研究学者

  • 马佩
  • 桂起权
  • 王经伦
  • 吴学谋
  • 张智光
  • 张盛彬
  • 彭漪涟
  • 沙青
  • 柳昌清
  • 罗翊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卢志华
    • 摘要: 从辩证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既具有科学真理性,又具有人民价值性,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从历史进程来看,马克思主义成功指导了中国的社会革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了救中国、发展中国、复兴中国,让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百年历史经验主要体现在: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转换,把马克思主义和发展中的中国、更新中的世界全面对接起来;坚定捍卫马克思主义,必须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来解决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最广大人民的福祉为根本要求;建设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提升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能力和水平。
    • 王向清; 向前
    • 摘要: 作为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三方面的创新性探索。首先,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将狭义认识论拓展为广义认识论,充实了认识论中“知觉”和“意见”两个范畴,将“疑问”和“观点”两个普通概念提升为认识论的范畴。其次,建构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体系:探讨了怎样将哲学理论化为思维方法,建构了以“类”“故”“理”为骨架的逻辑范畴体系,概括了辩证逻辑方法论的五个环节。再次,梳理与概括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成就:运用与发展了比类取象、比类运数的科学方法,设计、运用了实验手段。
    • 王震; 雷伟
    •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方位,是新时代语境下亟需进一步思考的重要命题。精准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方位,必须在思想引领、能力塑造和为学立业三种方位上,聚焦理想信念、素质本领和责任担当。理想信念是精神居所,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了干事创业的方向;素质本领是立身之要,有了过硬本领就有了干事创业的基础;责任担当是使命职责,有了强烈的责任担当就有了干事创业的胆识力量。理想信念铸就方向、素质本领奠定基础、责任担当生发力量,三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整体,共同描绘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方位图谱。
    • 曹洪滔; 林常青
    •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以实践辩证法为哲学根基、以辩证矛盾观为根本方法,彰显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遵循,并将意识形态作为核心向度。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的内涵意蕴与辩证智慧,使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在理论守正与创新中孕育产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发扬、在斗争本领的涵养与强化中得到传承、在意识形态引领和争论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是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核心品质,强化斗争精神的矛与盾以提升斗争能力、巩固斗争精神的本与基以强化自我革命、深化斗争精神的谋与略以提升治理效能、保证斗争精神的质与效以汇聚建设合力。
    • 吕晨晨
    • 摘要: 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呈现着“情与理”“古与今”“己与他”“内与外”多重辩证逻辑。“情与理”的辩证逻辑,即友善价值观的倡导既出于人们内心本真情感的真诚呼吁,也基于时代进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古与今”的辩证逻辑,即友善价值观的内涵既植根于对传统“友善”思想的续承,又在续承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了自我发展;“己与他”的辩证逻辑,即友善价值观的动机是利己与利他的辩证统一;“内与外”的辩证逻辑,即友善价值观培育既要注重加强对社会大众的思想认知,使其内化于心,又要注重引导社会大众的行为实践,使其外化于行。
    • 陈婷
    • 摘要: 以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为例,从审题、论证及布局等三个方面,把握辩证原理,权衡辩证关系,理清辩证逻辑,让考生从形象思维向辩证思维转换,让逻辑更加严谨,主题更显深度,从而培养其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关键能力。
    • 黄杰; 王际童
    • 摘要: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主体性地实现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耦合机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是新时代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民主体性得以实现的实践空间。人民主体性地实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提与结果,二者之间以农民的主体作用作为战略支撑,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力量,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旨趣。
    • 赵荣波; 李颖
    • 摘要: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开创了以天人合一、动态阴阳平衡和治未病为特征的文脉系统,对中医理论的建构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从历史上看,这种文脉系统在春秋战国和“五四”时期前后的两个历史大变革时期,历经两次文化筛选和文化下移,又重新构建起新的阴阳平衡格局,实现了包括中医药在内传统文化角色的创造性转换。第一次文化选择使传统中医学从巫术中脱胎出来,实现了道和术、天和人、医者和患者、人和工具并重的平衡态。第二次文化选择实现了中医和西医、传统医术和现代科技并重的平衡态,形成了新时代我国医学体系的基本模式。这是中医学“何以如此”和“向何处去”的问题。
    • 唐艳
    • 摘要: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位。基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角度,高校应廓清思路,识变、应变、求变,从“危”与“机”的辩证逻辑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从“小”与“大”的辩证逻辑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从“虚”与“实”的辩证逻辑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融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赵梅红
    • 摘要: 城市发展受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宗教、文化、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章立足于历史哲学的宏观视角,将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谱系纳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工具论和实践论的范畴,通过对城市规划思想演进轨迹的“粗粒度”扫描,揭示其中存在的二元结构,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有序涨落现象和正—反—合的辩证发展逻辑,进而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与逻辑进行哲学思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