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轨距

轨距

轨距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636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机械、仪表工业、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459篇;相关期刊114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建筑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等;轨距的相关文献由356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旭、刘玉梅、刘鹏程等。

轨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10.6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1459 占比:89.18%

总计:1636篇

轨距—发文趋势图

轨距

-研究学者

  • 王旭
  • 刘玉梅
  • 刘鹏程
  • 黄运华
  • 庄娇娇
  • 乔青峰
  • 赵心纶
  • 乔宁国
  • 刘丽
  • 刘晓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郭建睿; 刘仲松
    • 摘要: 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对装卸设备的定位精度、作业精准性要求较高,故堆场堆码垛、装卸车作业设备大多采用自动化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以下简称“ARMG”)。ARMG因有无悬臂分为单悬臂、双悬臂、无悬臂3种机型,不同项目应根据港内水平运输设备选型、集疏运方式和陆域用地条件不同选择适用的机型。本文结合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双悬臂ARMG选型,介绍不同轨距的ARMG的装卸工艺布置及对应的技术指标。
    • 张珂苑; 张锐锋
    • 摘要: 不足位移是高速道岔中超长尖轨在实现尖轨转换过程中尖轨没有移动到设计位置,从而影响道岔的正常使用。线路工在日常线路养护维修中,时常遇到尖轨存在小轨距的问题。为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烟台南客专线路车间针对这一具体问题,制定了相关整治方案,集中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道岔不足位移病害整治的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与总结,对后续相关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 郑树彬; 彭乐乐; 钟倩文; 李立明
    • 摘要: 轨道线路的轨距及磨耗检测是保障列车运营安全的一项关键技术,传统的人工检测效率较低,大型轨检车检测及维护成本高,使得在轨道日检维护中缺少有效的设备及方法来满足轨道线路检测需求。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便携式轨检小车的轨距及磨耗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光平面方程、机器视觉三维重构理论及相机标定技术构建了激光视觉检测模型及系统标定方法,获取了同一世界坐标系下的轨道左右轨轮廓线三维坐标值点集;其次,利用改进最近点迭代匹配算法,实现测量数据点集与标准钢轨点集匹配,计算得到轨距及磨耗值;最后,搭建测试系统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大测量偏差小于0.1 mm,能够满足轨道线路日常检修及维护要求,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 王学彦; 王琴; 张光亮; 董小卫
    • 摘要: 针对地铁轨道钢轨磨耗问题严重,影响了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和乘客的舒适度问题,开展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规律研究。通过对各种可能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实验,理论验证,轨底坡度的设置和缓和曲线长度是影响轨道侧磨的重要因素,通过设定不同的轨底坡度来研究对轨道侧磨的影响规律。
    • 徐井芒; 郑兆光; 赖军; 杨怀志; 闫正; 钱瑶; 王平
    • 摘要: 为研究60N钢轨350 km/h 18号高速道岔合理的轨距和轨底坡,利用60N钢轨高速道岔关键断面和实测LMA磨耗车轮,基于迹线法原理和Kalker三维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分析不同轨距和轨底坡参数下的轮轨接触几何和力学特性,并与CHN60钢轨高速道岔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将轨距加宽可改善轮轨匹配关系,提升列车过岔平稳性,减小轮对横移量大于8 mm时的轮轨接触应力和表面滚动接触疲劳因子,延长尖轨使用寿命;轨底坡为1/30、1/40和1/50时,轮轨接触参数相差较小,匹配性能较优;轨底坡为1/10和1/20时,横向不平顺和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因子普遍较大,且1/10轨底坡对车轮磨耗的适应性较差;与CHN60钢轨高速道岔相比,60N钢轨高速道岔的等效锥度普遍更小,列车过岔平稳性更优;车轮磨耗易导致车轮在轮轨过渡区段空转,引起尖轨伤损.
    • 姜浩峰
    • 摘要: 海外建铁路,首先要解决的是轨距不同的难题。轨距1520毫米,即所谓的宽轨、俄式轨。此宽轨标准,目前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中亚五国等仍广泛采用。据说,沙俄当初使用这种不同于国际标准轨的轨距,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防止敌国军队进人俄境内后,使用现有的铁路快速推进。
    • 曹春伟; 张士臣; 潘硕; 梁瑜
    • 摘要: 简要介绍国内两款主型短定子磁浮列车技术特征,并针对轨距这一磁浮列车的主要参数,从发展演化规律、载客能力以及动力学性能等多方面开展分析与研究,验证了不同轨距对磁浮列车实际运用的影响,给出了适合国内未来需要的轨距制式.
    • 姚坤锋
    • 摘要: 为解决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自动化程度较低、轨道排架精调效率不高、轨道几何形位测量精度不足的问题,研发了嵌套式轨道排架.本文介绍了嵌套式轨道排架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施工流程,并结合郑州—万州万高速铁路郝家湾特大桥一跨32 m梁上无砟轨道施工,介绍了嵌套式轨道排架长度的确定方法,验算了其强度和刚度,现场实测了轨道几何形位.结果表明:嵌套式轨道排架通过托梁内外套滑动的方式可实现轨道排架高程与轨向的独立调节,配合智能化轨道排架精调机施工,还可大大缩短道床精调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嵌套式轨道排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满足使用要求,轨向和轨距偏差均满足规范要求.
    • 陈虎; 邱郡
    • 摘要: 根据2002年原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颁布的《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分析了其轨距测量的特点和不足,通过运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两条轨道中心线三点斜距并求取面积,以同一轨道中心线上两点为三角形底边求取三角形高,该值即为轨距.比较了测量三点斜距法对比《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中钢卷尺测量方法的优势.
    • 唐家运
    • 摘要: 铁路建筑超限是影响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的检测技术仍然以人工使用站台尺、轨距尺等简易装置进行检测为主.为提高检测效率,文章利用线激光立体相机获取被测建筑物的表面轮廓,从中提取限界点的空间坐标信息,结合STM32单片机采集的轨距、超高等基本参数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得出建筑物的限界值.实验表明:该方式测量出来的限界值精度高、一致性好,综合检测效率较人工提高98%以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