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车车通信

车车通信

车车通信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330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35040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科技视界、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电信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等;车车通信的相关文献由783位作者贡献,包括郜春海、张强、刘波等。

车车通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35040 占比:99.96%

总计:335175篇

车车通信—发文趋势图

车车通信

-研究学者

  • 郜春海
  • 张强
  • 刘波
  • 江浩斌
  • 王云鹏
  • 马世典
  • 汪小勇
  • 邢艳阳
  • 陈龙
  • 孙军国

车车通信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晶晶; 郭文博; 张友松; 谢长贵
    • 摘要: 针对行人从静止遮挡车辆前方穿出并与主车碰撞的“鬼探头”危险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人主动避撞系统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主车、遮挡车和行人间相对位置关系模型,通过车车通信获取遮挡车前方的行人状态信息;其次,根据目标进入时间、目标离开时间、碰撞剩余时间和安全避撞时间4个危险状态判断评价指标,建立分级制动策略,并通过下层PID控制调节制动压力实现车辆控制;最后,基于PreScan、CarSim和MATLAB联合仿真平台,搭建该危险场景并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实现避撞功能,且性能优于基于宽度触发的行人主动避撞策略。
    • 郑娜
    • 摘要: 文章描述了列车自主运行系统中行车资源管理方法,包括行车资源的交互方法、交叠检查方法和回收方法。针对列车自主进路和自主防护时因通信延时和丢包产生的安全问题,提出了行车资源的交互方法,具有使列车直接申请并独立持有进路和进路防护区段范围上的行车资源的功能,达到了交互快、安全性高的目的。针对在行车资源交互时,因行车资源丢失而阻碍列车正常运营的问题,提出了资源回收方法,具有检查资源丢失原因并分别回收的功能,实现在丢失的资源后恢复列车正常运营的目的。针对因为同一区域行车资源同时被多列列车持有而造成列车运行安全风险的问题,提出了资源交叠检查方法,具有发现行车资源交叠以便进一步处理的功能,实现了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目的。试用结果表明,行车资源的交互方法和交叠检查方法能够保障列车运行安全;行车资源回收方法降低了行车资源在交互时丢失的风险,能够保障列车正常运营。
    • 王海涛; 江升
    • 摘要: 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国内大中型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交通设施,为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本文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和仿真模拟方法,设计出了一套基于车车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数字化仿真系统。以列车为主体和控制对象,实现了前方车辆和追踪车辆之间信息的直接交互。
    • 陈尔超
    • 摘要: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改造需求和既有线信号改造存在的问题,结合车车通信技术来研究新一代的轨道交通信号改造方案。文章提出基于车车通信的信号改造系统架构,分析信息交互和改造实施过程,以及从无线通信要求、车载改造空间和新旧系统倒切方面来探讨车车通信改造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车车通信的信号改造方案可发挥车车通信技术优势,并解决轨道交通信号改造中的难点问题,为轨道交通信号改造提供新的方向。
    • 陈垚; 赵军辉; 张青苗; 周天清
    • 摘要: 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中,车车(train-to-train,T2T)通信是利用列车之间直接通信来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一种通信模式。与传统的车地(train-to-ground,T2G)通信模式相比,基于T2T通信的系统可以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系统成本,提高列车运营效率。为保证通信链路信噪比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个系统的信道容量,研究了T2G通信模式与T2T通信模式共存情况下的联合通信模式选择和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式选择算法,其目的是使列车能够自适应地选择具有更好通信质量的通信模式。在通信模式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函数法的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可获得列车在不同通信模式下的最佳传输功率。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资源分配算法,所提算法能明显提升系统的信道容量。
    • 阮仕峰; 惠飞; 于建游; 张志刚; 杜绎如; 郭星
    • 摘要: 针对双向车道因受限于道路条件及交通特性仅能借用对向车道完成超车(逆向超车)的问题,通过采用车联网以及车载传感器获取环境车辆的速度、加速度等全局信息,将多车场景中各个实体所造成的影响纳入超车决策中,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图搜索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逆向超车控制方法。首先,根据车车通信获取的全局信息,结合非合作博弈,对各车在整个时段内的行为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情况对道路的各个区域进行安全评估,评估依据为该区域在下一时刻出现车辆的概率。对道路完成评估后,得到碰撞概率热区图,之后采用A*算法搜索安全路径,根据安全路径完成目标车辆的轨迹规划,并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来对主车进行实时控制,使车辆按照既定轨迹行驶。最后,借助Carsim与MATLAB/Simulink搭建联合仿真平台,对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控制误差最大不超过0.15 m,平均误差率约为1.7%,能实现对车辆的精准控制,保证被控车辆安全完成逆向超车。
    • 张友兵; 刘岭
    • 摘要: 研究目的:铁路闭塞技术从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发展到移动闭塞,列车追踪间隔越来越小,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但是既有的闭塞技术均基于假设前方列车静止的理念而进行行车控制。即使采用行车效率最高的移动闭塞技术,后车与前车的追踪间隔也至少包含一个紧急制动距离和保护距离,而现有高铁列车运行速度早已突破300 km/h,高速运行时的紧急制动距离很长,导致后车与前车的追踪距离很长。要想进一步缩短列车追踪距离,提高运输效率,就要突破既有闭塞技术的假设前方列车静止的固有理念,研究和设计未来列控系统的控车原理和关键技术。本文在研究既有闭塞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控车策略。研究结论:(1)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系统中,前车和后车建立车车通信,后车根据前车的实时速度、位置等状态信息计算动态安全追踪距离,大大缩短前后车追踪距离,提高运输效率;(2)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车车通信、列车完整性检查、列车精确定位、动态安全追踪距离计算、自动追踪运行等关键技术,以实现安全且高效的列车追踪运行;(3)提出前后车的追踪策略,基于前后车的实时状态,后车自动加速、减速或匀速运行,实时调整前后车的追踪状态,实现虚拟编组;(4)本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列车控制系统的控车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 赖子良; 王江锋; 李晔; 刘兴华
    • 摘要: 碰撞时间(TTC)是评价车车碰撞风险的有效指标,然而该指标分布规律受到交通状态影响。为研究车车(V2V)通信环境下不同交通状态的TTC分布规律,通过构建基于LTE-V技术的车车通信环境,开展实车实验获取4种典型城市道路中的驾驶数据。考虑加速度和航向角建立动态冲突辨识模型,计算车辆以任意角度接近时的TTC值;针对TTC值的结果出现多峰值现象,将交通流分为“拥堵、缓行、畅通”这3种状态,构建了考虑交通流状态的高斯混合模型以描述不同交通状态下的TTC分布规律,并采用最大期望(EM)算法进行参数求解。将所建高斯混合模型与负指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负指数/对数正态混合分布这3种传统的TTC分布模型进行对比,采用校正决定系数R2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并通过K-S检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将所建高斯混合模型应用于非车车通信条件下不同交通状态的TTC分布拟合描述,进一步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车车通信环境下“拥堵、缓行、畅通”这3种交通状态下的高斯分布均值逐渐增大,所处交通场景的碰撞风险依次降低;考虑交通状态的TTC高斯混合模型拟合优度为0.950 5,相较于其他TTC混合分布模型,拟合优度提升了0.057 5。
    • 张海涛
    • 摘要: 5G通信技术给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通信革新提供了新动力,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通信效果,应立足于时代发展,引入5G通信技术。基于此,首先简单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中5G通信技术的应用需求,并从多个方面展开城市轨道交通中5G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旨在提升城市轨道交通通信质量,借助5G通信技术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 梁波; 唐利华
    • 摘要: 从国内既有信号系统的现状出发,分析传统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BTC)系统在既有信号系统改造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信号系统改造方案;阐述系统的架构、原理及特点,并对该系统在既有信号系统改造时的可行性与改造方案进行研究与分析。该系统简化传统 CBTC 信号系统架构,减少系统接口,降低传输延时,提高控制精度,精简地面设备,降低改造难度,缩短改造工期,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既有信号系统改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