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DLVO理论

DLVO理论

DLVO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73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化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513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循环经济与矿产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研讨会、2008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第一届全国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等;DLVO理论的相关文献由23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艳军、王毓华、邱冠周等。

DLVO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 占比:1.2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5513 占比:98.69%

总计:5586篇

DLVO理论—发文趋势图

DLVO理论

-研究学者

  • 李艳军
  • 王毓华
  • 邱冠周
  • 韩跃新
  • 李治杭
  • 胡岳华
  • 高鹏
  • 张静茹
  • 汤家焰
  • 祝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毛赫南; 王晓工
    • 摘要: 氧化石墨烯(GO)片的基面和边缘上存在大量的含氧官能团,能很好地分散在水中,因而具有很好的加工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较高浓度范围下,GO水分散液中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性相互作用,从而对流变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在本文中,通过稳态、动态等流变实验以及理论分析,研究了pH值、温度和不同的有机溶剂对GO分散液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p H值、适当增加温度以及加入吡啶均可促进GO水分散液从粘弹性液体到凝胶态的转变。利用DLVO(Deryagin-Landau-Verwey-Overbeek)理论,探讨了GO片之间的范德华作用力以及双电层排斥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群体平衡模型(PBE)分析了GO分散液的屈服应力与体积分数的正相关关系。同时,通过蠕变和松弛实验发现,高浓度的GO分散液中结构变化及流变行为在很多方面与高聚物相似,利用Poyting-Thomson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粘弹性行为。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复杂的GO分散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依据。
    • 叶芯瑶; 吴鸣; 胡晓农; 程洲; 莫测辉
    • 摘要: 针对纳米塑料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及其影响因素,以纳米聚苯乙烯(PSNPs)作为典型纳米塑料颗粒,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纳米塑料颗粒的迁移规律。以经典DLVO理论计算出PSNPs与石英砂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析预测PSNPs与石英砂之间的吸附、聚沉。在柱实验中,以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填充到砂柱中,让PSNPs在一维饱和砂柱中迁移,研究不同条件下PSNPs的迁移行为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离子强度由1 mmol/L增至50 mmol/L(电解质为NaCl),PSNPs与石英砂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的势垒则从215.13 KT逐渐降低至45.9 KT使得PSNPs更易于吸附在石英砂介质表面,从而降低PSNPs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能力,PSNPs的穿透率由62.16%降至3.65%。当离子强度由0.1 mmol/L增至5 mmol/L(电解质为CaCl_(2))时,势垒则由33.72 KT降至14.03 KT,PSNPs的穿透率从82.46%降至4.27%。这些实验现象说明增加离子强度对PSNPs的穿透起到抑制作用,且Ca^(2+)比Na^(+)具有更强的电荷屏蔽作用。同时提高PSNPs的初始浓度、流速和介质粒径均可增大PSNPs的穿透率,而大粒径PNSPs颗粒的穿透率则较小。研究中构建了PSNPs实际运移与理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进PSNPs的环境行为和机理研究,为系统全面评价纳米塑料颗粒在土壤-地下水中的环境风险和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 赵军; 唐骏; 党廷辉
    • 摘要: 本文探究了人工纳米颗粒(NPs)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传输规律和影响机制,重点阐明生物膜和土壤矿物对纳米颗粒传输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在干净的石英砂介质中,不同种类和粒径NPs的传输效率具有明显差异,不同种类NPs传输效率表现为ZnO>CeO_(2)>Fe_(2)O_(3);对于报告粒径在20~100 nm之间的CeO_(2) NPs,粒径的增加有助于其在多孔介质的传输。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大会降低ZnO NPs的传输,而NPs浓度的增大不利于其在饱和多孔介质的传输,传统的DLVO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NPs在无涂层饱和多孔介质中的传输。生物膜和土壤矿物均能抑制纳米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的传输,其主要通过对纳米颗粒的吸附和异质聚集作用影响纳米颗粒的传输,非DLVO相互作用以及介质涂层的表面特性对增强纳米颗粒沉积有很大贡献。
    • 马林; 张根广; 孟若霖; 余远浩; 张锡民
    • 摘要: 泥沙絮凝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与泥沙浓度、颗粒表面化学性质和水环境密切相关。而现有的泥沙絮凝沉降动力学模式多采用一级模式,其絮凝速率系数往往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基于DLVO理论的絮凝发生条件及胶体理论中的絮凝动力学原理,推导出静水条件下泥沙絮凝动力学方程和絮凝速率系数,由此得到絮凝过程的半衰期及絮凝平均沉降速度等参数。实验数据验证表明:推导的絮凝动力学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吻会,且影响因素考虑较为全面,推导出的絮凝速率系数表达式中将扩散系数、泥沙含沙量、离子浓度、分形维数和颗粒粒径等相关物理参数关联起来,更能体现絮凝的实质。
    • 何畅; 曾晓岚; 张存款; 徐晓棠; 丁文川
    • 摘要: 以模拟垃圾填埋柱和人工配制渗滤液,探讨了纳米银(AgNPs)和微塑料(MPs)在垃圾填埋场中的迁移行为.结果发现,无论是单体系还是二元体系,随着填埋时间增长,AgNPs和MPs颗粒在渗滤液中稳定性增强,在填埋场中迁移能力增大,可能导致填埋中晚期有更多的污染颗粒随渗滤液流出填埋场.当AgNPs和MPs共存时,相对于单体系促进了AgNPs的迁移而轻微地抑制了MPs的迁移.结合DLVO理论和胶体过滤理论分析,一方面是由于流动性更高的MPs可作为AgNPs的载体,同时与AgNPs竞争固相介质上的吸附位点,从而促进AgNPs的迁移.另一方面,共存的AgNPs降低了MPs颗粒的表面负电荷使其稳定性减弱,并通过预沉积在固相介质上提供额外的MPs沉积位点,从而抑制MPs的迁移.
    • 汤家焰; 何嘉宁; 张少杰; 祝雯; 张静茹
    • 摘要: 针对磷矿浮选过程中脱硅效率不高的问题,对38~74μm(C)、20~38μm(M)、-20μm(F)粒级磷灰石(A)和石英(Q)的浮选及其交互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9.6±0.1时,油酸钠体系下磷灰石具有较好的可浮性,石英不具有可浮性.38~74μm、20~38μm、-20μm粒级磷灰石钙离子溶出浓度分别为18.34×10-4 mol/L、20.27×10-4 mol/L、25.31×10-4 mol/L.磷灰石表面钙离子溶解,会导致磷灰石表面钙活性位点减少及矿浆中钙离子增加,从而降低油酸钠在磷灰石表面的有效吸附,造成磷灰石可浮性随粒度降低而降低.磷灰石溶解的钙离子浓度无法有效活化石英.磷灰石和石英存在较强的交互行为,在磷灰石质量分数占20%~40%的浮选体系中,不同粒级磷灰石对不同粒级石英活化作用大小为:FA+FQ≈FA+MQ>FA+CQ>CA+FQ>MA+FQ≈MA+MQ>CA+MQ>MA+CQ≈CA+CQ.经DLVO理论模型计算,颗粒间总势能越小,磷灰石对石英的活化效果越明显.因此,磷灰石和石英的异相团聚行为是其浮选交互行为产生的主要方式.
    • 李东; 钟河东; 印万忠; 胡阳
    • 摘要: 针对东鞍山混合磁选精矿进行了预先分级—强化分散浮选试验研究,同时结合沉降试验、动电位测试、浊度测试等分析了分选效果改善的原因.在最优条件下分级—分散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精矿铁品位66.24%、铁回收率79.47% 的浮选指标,与单一分散浮选的闭路试验相比,精矿铁回收率提高了4.47%.沉降试验和浊度测试表明,分散剂柠檬酸及粒度组成均会影响赤铁矿-石英混合矿的分散特性,柠檬酸主要吸附在赤铁矿表面从而增大矿粒间的静电斥力,优化粒度组成实现窄级别浮选则会进一步减弱矿粒间的非选择性团聚(罩盖),为后续浮选分离创造有利条件,这也与DLVO理论及团聚动力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 汤家焰; 张静茹; 祝雯; 李沛; 王志芳; 任建辉
    • 摘要: 针对细粒萤石浮选体系中存在的异相凝聚问题,通过沉降试验、光学显微镜镜下观察、Zeta电位测定、DLVO理论计算及相关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硅酸钠对细粒萤石和石英的分散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在pH值6~12范围内,萤石分散性能随着pH值增加而逐渐降低,石英保持较好分散状态,混合矿异相团聚现象较明显;添加硅酸钠可通过SiO(OH)3-降低萤石和石英表面电位,增强颗粒间静电排斥力,维持石英分散状态,提高萤石和混合矿的分散性能.上述所有分散体系都符合DLVO理论模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