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车桥耦合振动

车桥耦合振动

车桥耦合振动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436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6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62631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2江苏省青年力学论坛暨第八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第八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等;车桥耦合振动的相关文献由85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小珍、王贵春、周勇军等。

车桥耦合振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6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62631 占比:99.74%

总计:163053篇

车桥耦合振动—发文趋势图

车桥耦合振动

-研究学者

  • 李小珍
  • 王贵春
  • 周勇军
  • 吴定俊
  • 强士中
  • 朱志辉
  • 郭向荣
  • 陈水生
  • 李奇
  • 雷虎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陈水生; 赵辉; 李锦华; 陈潇
    • 摘要: 目的分析随机车流荷载对公路斜拉桥振动响应的影响,探究斜拉桥纵梁、桥塔和斜拉索的振动响应规律。方法基于某高速公路的动态称重系统实测数据,建立考虑车型、车道、车速、车体质量、车辆间距和桥面不平顺的随机车流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公路斜拉桥在随机车流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结果采用蒙特卡洛法随机抽样生成的随机车流模型能真实再现桥面交通流状况,斜拉桥纵梁、桥塔和斜拉索的振动响应随着车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每一辆重载车过桥都会激起一个桥梁振动响应峰值;纵梁应力循环次数随着车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桥塔纵向位移响应随着桥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斜拉索的轴向振动响应大于面内振动响应,而面外振动响应最小;轴向振动响应随着斜拉索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面内振动响应因拉索长度不同而波动较大;斜拉桥的振动响应随着桥面路况的恶化而增大。结论重型车的限载和桥面的定期保养可以有效减小桥梁八车致的振动响应。
    • 周瑞娇; 王艳; 陈淮
    • 摘要: 为研究在役曲弦桁梁桥的动力性能和车桥振动响应,基于考虑跳车脱空时段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进行在役曲弦桁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以122 m跨径彩虹桥为计算示例,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桥梁动力特性,并计算空间车队过桥动力响应,探讨车速、车辆数量、车队分布及路面不平度等因素对在役曲弦桁梁桥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桥面系竖向刚度相对较弱,桥面局部振动易被激发;桥面竖向振动及各动力响应随着汽车数量、布载车道数量增加而显著增大;桥梁下弦跨中位移冲击系数超过规范设计值,桥面振动程度较大;车辆中、后轮易发生跳车,路面等级越高,发生脱空次数越多,在路面等级良好状态下汽车也会出现跳车现象。
    • 赵露薇; 王青娥; 王贵春
    • 摘要: 为更好开展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与施工,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性,开展多车辆交通流工况下基于桥面不平顺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研究。以三轴货车和茅草街钢管混凝土拱桥为背景,通过有限元法建立桥梁的三维结构分析模型,基于动力平衡原理建立车辆的9自由度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运用MATLAB模拟桥面不平顺,以车轮与桥梁接触面为界,利用车、桥2个子系统的位移协调条件及力的协调条件,用Newmark-β法求解车桥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编制APDL迭代求解命令流,编写基于车桥耦合理论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在车速、车重和车距等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多车辆交通流作用下路面不平顺对桥梁跨中节点、跨中截面、主拱拱顶及主拱1/4处等关键部位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路面不平顺对车辆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路面不平顺度增加时,桥梁跨中节点竖向振动位移峰值、加速度峰值呈非线性增长,桥梁跨中截面振动弯矩、正应力和剪应力峰值呈非线性增长;主拱拱顶及主拱1/4处的轴力、正应力及剪应力峰值呈非线性增长;桥梁的结构响应均在容许范围内。车辆竖向、侧倾和俯仰等3个自由度对应的位移峰值、加速度峰值均逐渐增大。研究结果可为以后开展大跨度拱桥结构设计、施工与维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 陈代海; 李银鑫; 李整; 马来景; 许世展
    • 摘要: 基于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理论,通过精细测量车桥模型参数,建立了车桥梁试验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设计了一套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试验系统。开展车桥耦合振动试验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行车道位置、车桥质量比、桥梁支座形式等试验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车桥模型自振频率的试验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不同车道位置10 cm的侧移对车桥动力响应影响不大,试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行车道;车桥质量比是车桥动力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试验中为获得较为明显的车桥振动响应,建议车桥质量比选择范围为0.10~0.16;支座1模型(一端垫块支座、另一端滚轴支座)下车桥竖向加速度响应较为明显,试验过程中桥梁支座可选择支座1模型。
    • 韩智强; 谢刚; 李路遥; 李华腾; 晋民杰
    • 摘要: 为开展大跨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研究,基于结构动力学基本原理,考虑桥梁设计规范,建立五轴重卡车辆模型和大跨连续梁桥动力学模型;通过车桥几何和力学耦合关系,组建大跨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时变矩阵,并考虑空间桥面不平度的影响,通过自编程序,开展敏感参数下大跨连续梁桥动力响应和冲击系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敏感参数下,桥梁典型截面冲击系数计算值普遍大于规范值,且桥面不平度的影响最为敏感,相关研究可为此类桥梁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 郑晓龙; 徐昕宇; 高芒芒; 杨国静; 周川江
    • 摘要: 为评估超出铁路桥涵设计规范中规定跨度的桥梁的竖向刚度合理性,提出基于弦测法幅值与车体加速度关系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大跨度桥梁竖向刚度快速评估方法。首先基于弦测法确定控制弦长,分析设计车速下弦测法幅值与车体加速度关系,根据车体加速度限值相关规定确定弦测法幅值限值;再采用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得出列车通过大桥的车体响应并反算得到对应弦测法幅值,叠加各因素引起的桥面变形的弦测法幅值后与弦测法幅值限值对比,对桥梁竖向刚度进行评估。采用该评估方法对某时速200 km的(36+96+228+96+36)m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斜拉桥竖向刚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控制弦长为30 m时可较好反映时速200 km的铁路桥梁竖向变形与车体竖向加速度的对应关系;此条件下考虑升、降温引起的附加不平顺后,双线客车作用下弦测法幅值为7.6086 mm,满足日常保养标准;一线客车一线货车作用下,弦测法幅值为14.7426 mm,略高于计划维修标准但满足临时补修标准。
    • 李武生; 王贵春
    • 摘要: 车辆在不平顺桥面上高速行驶,其振动会因车桥耦合作用而加强.为研究由此引起的司乘人员不舒适程度,本文对过桥车辆的舒适性进行评价.用数值分析法模拟较为常见的4级桥面不平顺.将车辆简化为由质量、阻尼和刚度组成的多自由度体系,应用梁单元和杆单元建立三维大跨度桥梁有限元模型.利用车桥间位移协调条件及动力相互作用关系,借助于Ansys软件实现振动微分方程的迭代求解,得出车辆振动加速度.采用ISO2631-1-1997中的舒适性评价方法,分析多车辆过桥时的车辆舒适性.结果表明:桥面平顺状况恶化将加剧车辆振动,导致乘坐舒适感变差.
    • 许维炳; 王博; 王瑾; 陈彦江; 刘钧岩; 侯剑岭; 李岩; 黄晓敏
    • 摘要: 为考虑伸缩缝参数变化对车-桥耦合动力响应的影响,通过分析车轮过缝过程,提出了车辆过缝等效力、等效位移模型.利用伸缩缝局部振动模态提取法及模态综合法,建立了考虑伸缩缝参数影响的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并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车辆过缝的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程序及其数值求解方法.以某简支转连续梁桥为例,通过现场实测对考虑车辆过缝的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计算的伸缩缝和主梁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峰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均在7%以内,说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考虑车辆过缝对车-桥耦合动力响应的影响.
    • 高国旗; 陈达章; 王顺风; 刘思佳; 杨正宏
    • 摘要: 制备了一种超早强型纤维增强磷酸镁水泥(MPC),通过对纤维拔出性能及孔结构的研究,系统地分析了车桥耦合振动的振幅和频率对钢纤维与MPC砂浆之间界面黏结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与MPC砂浆的黏结性能随着振幅、频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静置条件下相比,振幅为2、3 mm,频率为3、6 Hz时,钢纤维与MPC砂浆的最大黏结强度和拉拔能提升最大;一定程度振动可以降低MPC砂浆的孔隙率,细化宏观孔,优化钢纤维与MPC砂浆的界面黏结性能.
    • 李喜梅; 徐伟; 母渤海
    • 摘要: 针对车桥耦合作用下钢混组合梁桥竖向振动响应及冲击效应问题,运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基于分离迭代法编写车桥耦合振动求解程序,采用Newmark-β法求得不同因素下钢混组合梁桥边跨跨中竖向位移响应并据此评价行人舒适度.结果表明:车速变化对钢混组合梁桥竖向振动影响较小;车重对该桥型竖向振动影响比较明显;桥面不平顺是该桥型竖向振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重车过桥时,宜将车速限值在40~60 km/h范围内,可有效减少对桥梁的冲击,同时桥面不平顺对冲击系数有明显影响,要加强桥面养护;桥面不平顺是求得的冲击系数数值解和规范限值之间产生差异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