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踪迹

踪迹

踪迹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41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1篇、专利文献74篇;相关期刊265种,包括文化月刊、诗刊、西江月等; 踪迹的相关文献由506位作者贡献,包括E·S·钱、徐传福、王正华等。

踪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1 占比:82.17%

专利文献>

论文:74 占比:17.83%

总计:415篇

踪迹—发文趋势图

踪迹

-研究学者

  • E·S·钱
  • 徐传福
  • 王正华
  • 车永刚
  • 王勇献
  • 徐莲芝
  • 李强
  • 黄金富
  • A·希克
  • B·C·斯特朗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陈明宽; 司惠文
    • 摘要: 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是从德里达延异思想中衍生出的一种理论体系。德里达的延异概念是对所有生成过程的描述,他认为,在所有的生成过程中都不会有中心和起源,生成意味着生成的延迟和差异,也即延异。斯蒂格勒则认为,德里达的延异概念是对一般生命的生成过程的描述,并且在延异本身中有一种断裂。这种断裂开启了延异的延异:它一方面标志着技术踪迹的出现,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人类的起源。人类因而是依赖于技术这种外在化的踪迹而进化的后种系生成的特殊生命。斯蒂格勒将德里达的延异概念狭义化了,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研究技术踪迹的延异的人类学。这一视角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
    • 于东波
    • 摘要: 贾湖“骨龠”独奏曲《诸神的踪迹》,是2019年底由南京电视台《艺事荟》栏目拍摄的一集专题MTV,它是本人用仿制的出土九千年前的贾湖“骨龠”来演奏的;一支小小的骨龠意义非凡,它是东方文明之骨,之根。骨头还在,根就在,九千年前的乐器,作为当代的中国人把它吹响了,九千年中华音乐文明之根就再次发芽了。正因如此,该视频一经在南京电视台多档频道持续播出,便产生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嗣后,又经过网络传播,影响发酵到了全国各地。如下,我们就来分享,用贾湖骨龠来演奏的《诸神的踪迹》一曲创作诞生的前后之过程。
    • 张帆(文/图)
    • 摘要: 养羊人和神探小子们听见山上帐篷男子的呼喊声,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于是,赶紧前去……。
    • 姜文心
    • 摘要: 穿过树林,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宽广的湖泊。靠近湖岸的地方。水生植物生机蓬勒。这里是王莲的天下,它们宽大的叶片铺晨在水面上。犹如一个个翠绿色的大玉盘。又好似一个个巨型簸箕。叶片与叶片之间的缝院处。漂浮着一朵朵莲花。有的呈白色。有的呈深红色。被郁的清香沁人心脾。
    • 程中学
    • 摘要: 无论什么季节,放眼望去,总能在一些地方看到小草的踪迹,哪怕是在严寒的冬日,在某个石头缝中也有可能摇曳着一抹绿色。这些绿散发出清洌的草香,让人的心里立即生机盎然。记得有位作家说过:"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在我看来,小草确实是这个世界上不朽的存在。
    • 赵平略
    • 摘要: 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王阳明来到贵州龙场,就任龙场驿驿丞,在贵阳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王阳明在修文期间,修房子,种庄稼,游山探水,与修文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修文的山水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要了解王阳明在修文的悟道踪迹,首先要了解龙场驿的情况。
    • 川西; 姜文心
    • 摘要: 你知道地球上最大的蛇有多大?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告诉你答案:当今世界最大的蛇名叫亚马孙森蚺,它们栖息在南美洲,最大的体长达10米以上,重达225千克。下页岩,咱们一起到南美洲的潘塔纳尔保护区去探寻巨蛇踪迹吧。
    • 摘要: 独角仙是一种长相特别的昆虫,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可以见到它的踪迹。白天独角仙躲在树干上或泥土缝儿里,晚上才出来活动,它们专吃树干和树木的汁液等。
    • 兰秀娟
    • 摘要: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同名主人公将物(特别是房子)看作建构印度移民主体身份的精神寄托和物质载体,但他追寻和拥有过的物只是散落的“踪迹”。“踪迹”的本质动态性造成其意义的不确定性,它不断出现又不断抹除自身,故他追寻的主体身份在“踪迹”的抹除中遭到解构。而作为替补物的“踪迹”又导致意义处于无尽的“延异”中,故他寻求由物质所赋予的固定意义秩序并不存在,追寻过程也证实了其主体身份只是在意指链上滑动。这些“踪迹”是一条线上无穷的点,虽无限接近终极意义却始终无法到达,且起源和终点皆不可寻,这使小说展现出虚无主义色彩。
    • 休·R.金; 吕纯山(译)
    • 摘要: 【370】对于所有严肃而科学的哲学和自然哲学而言,原始质料(First Matter或Prima Materia)①学说在经历过一个漫长而辉煌的生命之后,已经安静而卑微地凋零了。我在本文挖掘这一主题的目的,是想说明我们不能把这一学说回溯到亚里士多德,[毕竟],在他留下来的哲学著作中无法找到这一学说的踪迹,[在我看来],它是在亚里士多德传统早期源于一个解释中的基本错误而被发展起来的。如果这一说法能成立,很显然亚里士多德自己的哲学甚至可能比人们所经常猜测得更远离传统解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