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路面识别

路面识别

路面识别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86678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第三届特种车辆全电化技术发展论坛、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等;路面识别的相关文献由281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仁云、张晓龙、李刚等。

路面识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6678 占比:99.97%

总计:286770篇

路面识别—发文趋势图

路面识别

-研究学者

  • 孙仁云
  • 张晓龙
  • 李刚
  • 段敏
  • 顾亮
  • 于倩
  • 廖自力
  • 李锋
  • 王博
  • 葛恒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希宸; 张虹; 解晓天; 汪博文; 王新宇
    • 摘要: 因不平路面动载荷而产生明显波动的轮速会导致车轮滑移率的跳变,进而会频繁触发以滑移率为控制目标的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因此,须对不平路面进行识别并优化控制。针对沟坎路面,本文提出以滑移率和整车侧倾角变化为观测量,采用门限逻辑法实现路面识别。对于连续不平路面,结合穿越计次法与能量法进行路面不平状况判别,以滑移率与路面附着系数所包围的封闭面积作为特征值进行路面条件判定,根据识别结果,采用ASR阈值调整控制,减小车轮悬空导致的打滑现象及主动制动不均产生的非理想横摆。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快速准确识别不平路面特性,ASR主动制动时长缩短18.8%,减少了在不平路面行驶的动力损失。
    • 黄立红; 畅宏达; 崔康柬; 高俊英; 李瑾
    • 摘要: 针对路面湿滑状态识别和积水区域分割问题,结合迁移学习的路面湿滑状态识别方法和全分辨率残差网络的路面积水区域分割方法,设计一种路面湿滑状态检测系统。所设计的检测系统对路面湿滑状态进行识别,包括干燥、潮湿、积水和积水淹没4种沥青路面,针对检测系统识别出的积水路面,进一步对路面中积水区域进行分割,并在多种天气条件下进行路面湿滑状态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路面湿滑状态检测系统能准确、有效且实时地对不同光照和气候下的沥青路面湿滑状态进行检测。
    • 徐格格; 吕晓; 史晨路; 朱玉刚; 郑森
    • 摘要: 为了提高路噪主动控制系统对不同类型路面激励的适应性,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分类不同路面,根据不同路面输入下路噪主动控制系统的输出响应来调节收敛因子,优化路噪主动控制系统的降噪性能,使车辆在不同路面下达到最优降噪效果。通过采集3种典型路面图像,采用一种迁移学习的方法训练和测试网络,根据路面识别结果,调整路噪主动控制系统中LMS算法的收敛因子。仿真结果表明:利用VGG16对路面进行识别,可以准确识别不同路面类型。基于路面识别和LMS算法的路噪主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类型调节收敛因子,提高车辆的降噪效果。
    • 刘奥强; 张旭
    • 摘要: 智能驾驶中路面识别需要较快的实时性和较高的准确性,传统的图像分类识别技术不能很好满足该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路面状态识别方法,并结合残差模块构造一种新的网络模型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对建立的路面状态数据库分类识别准确率达到94.35%,证明基于改进后构造的卷积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分类准确度。
    • 赵健; 刘彦辰; 朱冰; 李扬; 李雅欣; 孔德成; 姜泓屹
    • 摘要: 根据越野车辆在不同路面上行驶时的动力学响应特征,可以实现路面类型的在线识别,为面向路面特征调整底盘控制子系统参数从而获取更好的行驶性能奠定基础.但越野环境地面特征复杂,车辆响应机理分析困难,给基于车辆动力学响应进行路面准确识别带来挑战.提出了一种SHAP-RF路面识别算法设计框架,通过SHAP (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模型解释方法实现高维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路面识别模型的降维化:首先采集了试验车在压实土路、沙地、良好沥青路与冰雪路4种路面上的行驶数据并计算了3个次级行驶特征;进一步计算了行驶数据的共计105个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并以此为输入特征建立了高维随机森林路面识别模型;利用SHAP解释法分析高维模型输入特征对识别结果的影响从而提炼出各个特征与路面类型的关联性,完成特征筛选;最后,利用筛选后的特征设计降维随机森林路面分类器.基于实车数据的算法验证试验表明,设计的降维路面识别模型对4种路面的识别精确率在94%以上,召回率在93%以上,相比高维的随机森林路面识别模型,各种路面上的精确率和召回率最大降幅不超过3.2%,证明本文提出的SHAP-RF路面识别算法设计框架能够在选用较少特征的情况下依然保证车辆行驶路面类别的准确识别.
    • 徐艺方
    • 摘要: 针对新能源汽车防抱死问题,采用PID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对以滑移率为基础的防抱死制动控制器设计方案进行构建,通过所构建的路面识别系统,实现了行驶于不同路面上的汽车对最佳滑移率的自动选择过程.通过Matlab仿真实验,能够证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稳定性及安全性均得以有效提升.
    • 胡文超; 张向文; 李向杰; 陈胜利
    • 摘要: 制动力分配算法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研究的基础,为了能够在不同路面制动时均能获得较好的制动效果,设计了 一种考虑路面附着条件影响的电动汽车制动力变比值优化分配算法.利用汽车动力学方程进行滑移率和利用附着系数估算,实现对路面类型的辨识.然后根据辨识的路面类型选择对应的制动力变比值分配系数,进行算法实现.最后通过与dSPACE软件联合仿真验证了算法有效性,与未考虑路面附着条件的算法相比,新算法制动所需时间至少减少了 6.6%.
    • 张亮; 赵珂倩
    • 摘要: 为了提高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加速时的动力性与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力矩动态调节的动态牵引力控制策略,所建立的控制策略基于路面最优滑转率的实时估计,通过电机力矩的动态调节来控制驱动轮的动态牵引力以提高加速性能并抑制过度滑转,对动态牵引力控制与能量管理的算法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以避免动态牵引力控制对能量管理策略的干扰。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了系统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显著地改善了车辆的加速性与行驶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实现能量回收,可以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节能效果。
    • 陈路明; 廖自力; 张征
    • 摘要: 为了提高多轮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在复杂机动环境下的转向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双重转向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分层结构,上层为横摆力矩决策层,下层为驱动力分配层.在控制系统上层,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和递归最小二乘结合算法进行路面辨识;根据车辆状态信息和路面条件自适应调节滑移转向比,由车辆动力学模型和滑移转向比确定双重转向参考模型;针对滑模面附近非连续特性造成的控制信号抖动现象,将滑模控制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了滑模条件积分控制器,使车辆实际横摆角速度追踪双重转向参考模型计算出期望横摆角速度.系统下层在保证车辆总驱动力的前提下,基于控制分配规则将上层广义目标控制力需求分配至各执行器.最后,利用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进行控制策略验证.结果表明,分层控制系统较好地实现了路面识别功能和车辆双重转向功能,针对不同路面工况对车辆进行了有效地行驶控制,减小了车辆在狭小弯曲地区的转弯半径,抑制了车辆状态参数及电机转矩的颤振和抖动,改善了车辆小半径行驶的转向机动性和高速行驶稳定性.
    • 张亮; 赵珂倩
    • 摘要: 为了提高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加速时的动力性与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力矩动态调节的动态牵引力控制策略,所建立的控制策略基于路面最优滑转率的实时估计,通过电机力矩的动态调节来控制驱动轮的动态牵引力以提高加速性能并抑制过度滑转,对动态牵引力控制与能量管理的算法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以避免动态牵引力控制对能量管理策略的干扰.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了系统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显著地改善了车辆的加速性与行驶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实现能量回收,可以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节能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