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赵执信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0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管子学刊、东岳论丛、文史哲等;
赵执信的相关文献由6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汝洁、蒋寅、刘聿鑫等。
赵执信
-研究学者
- 陈汝洁
- 蒋寅
- 刘聿鑫
- 李辉
- 何语华
- 宋群豹
- 崔德博
- 王淙
- 白宪娟
- 纪锐利
- 邬国平
- 陈汝洁1
- 马瑜理
- 何梦洁
- 何绵山
- 刘东芹
- 刘宁
- 刘诚龙
- 吴永强
- 姜全德
- 姜钦峰
- 孔庆芝
- 孔正毅
- 孙丽华
- 孙京荣
- 孙启新
- 宫泉久
- 尧鑫
- 岳韶华
- 峨东老农
- 张书才
- 张传峰
- 张军
- 张宇声
- 张岩
- 房玲
- 曾祖标
- 李亚杰
- 李贞
- 杜则
- 杜玉然
- 查丕栋
- 段奇清
- 江合友
- 王伟波
- 王光福
- 王学泰
- 王毅
- 王绍欣
- 白溪
-
-
陈汝洁1
- 《淄博师专学报》
| 2018年
-
摘要:
顾小谢是赵执信较为重要的友人。他作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的《唐诗消夏录序》,是较早批评王士稹“神韵说”的文章,对后来赵执信著《谈龙录》批驳王士稹起到了很大的启迪作用。但由于顾氏在当时文名不显,其著述除《唐诗消夏录》外未见流传,故前人注解赵执信诗文中涉及的顾小谢及其子侄等,多语焉不详。今钩稽相关文献,对赵执信诗文中涉及的顾氏及其子侄另作注解,以期于赵执信研究有所助益。
-
-
陈汝洁
- 《泰山学院学报》
| 2018年
-
摘要:
康熙二十八年(1689)发生的"《长生殿》案",备受时人和后人关注.关于赵执信、洪昇等人宴饮观剧的时间、地点,清代以来众说纷纭.李澄中的《陈情自辩疏》系针对案件告发者黄六鸿的奏章而写,真实记录了案发时间为是年八月二十四日,地点为洪昇家中,可纠正前人研究中的一些误说.赵执信与李澄中同在北京为官十年,颇有交往,李澄中诗集中一些诗可印证二人的友谊.《赵执信诗集笺注》一书对赵执信晚年所作《李澄中小传》多有误注,今据《李澄中文集》相关记载一一订正.
-
-
何语华
- 《名家名作》
| 2018年
-
摘要:
《秋暮吟望》是清中叶诗人赵执信的作品.诗中虽然出现了寒山、斜阳、落叶、烟水、鸿影、霜风、残菊等悲秋意象,但诗人却一反传统文人常见的“悲秋”情,抒发了一种抗拒逆境的豪情逸兴,表现了诗人拒绝夤缘钻营,宁愿困顿一生,隐居终老的倔强个性.它不是悲苦惆怅的落寞之调,而是孤峭不屈的言志之词.
-
-
何语华
- 《名家名作》
| 2018年
-
摘要:
《秋暮吟望》是清中叶诗人赵执信的作品.诗中虽然出现了寒山、斜阳、落叶、烟水、鸿影、霜风、残菊等悲秋意象,但诗人却一反传统文人常见的"悲秋"情,抒发了一种抗拒逆境的豪情逸兴,表现了诗人拒绝夤缘钻营,宁愿困顿一生,隐居终老的倔强个性.它不是悲苦惆怅的落寞之调,而是孤峭不屈的言志之词.
-
-
陈汝洁
- 《淄博师专学报》
| 2017年
-
摘要:
赵执信自青年时期即“肆其力于诗与书法”,一生留下了不少书法作品,其中包括一些题画诗。故宫博物院所藏《风木图》《张鲁翁像》、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所拍《李煦行乐图》以及顾诒禄《缓堂诗话》中,均有赵执信题画诗,共计8首。这8首诗未收入赵执信《饴山诗集》,今人李森文所著《赵执信年谱》及赵蔚芝、刘聿鑫整理的《赵执信全集》也没有涉及,故将其辑录刊布,以期于清代诗歌、书画研究有所助益。
-
-
陈汝洁
- 《泰山学院学报》
| 2017年
-
摘要:
赵执信《饴山诗集》中有关于其友人博罗县令和中牟县令的诗,令人所著《赵执信诗集笺注》未能注出其人.检相关地方志,知博罗县令为赵氏乡试同年王俊,中牟县令为赵氏同郡人李其昂.赵氏《谈龙录》中曾指摘德州田雯高家堰所作三十绝句,《谈龙录注释》一书认为田雯所作不在田氏《古欢堂集》中.其实,此三十首诗为《湖堤十绝句》《湖堤后十绝句》《湖堤又十绝句》,作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春,存田氏集中.赵氏《潜邱先生墓志并铭》之“疑”字,钱仪吉认为“疑”是“幸”字之误;邓之诚认为此处文理不通,是“有所避忌”的剜改.其实,校以赵氏手稿,“疑”字为衍文.
-
-
李贞
- 《文教资料》
| 2020年
-
摘要:
《谈龙录》是清代著名诗人赵执信论诗的重要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谈龙录》诗话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做出了中肯的评述.但因文献资料不够严谨,导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述《谈龙录》时存在一些遗漏、缺失之处,具体可以表现在赵执信的创作情况、《谈龙录》的版本及《谈龙录》的创作动机等方面有一些疏漏,现一一辨析,补充说明.
-
-
陈汝洁
- 《泰山学院学报》
| 2019年
-
摘要:
赵执信的《谈龙录》是清代影响较大的诗学理论著作.清代以来,众多学人对《谈龙录》一书发表过意见,其中不乏误解和曲解.如第一则"谈龙之争",系针对作诗章法问题而起,《增订河间试律矩》却误解为诗歌的"神韵"与"格律"问题;第四则"杂著"系指《居易录》,《谈龙录注释》却误注为《带经堂诗话》;第二九则"朱贪多,王爱好"一句,梁章钜、姚大荣均有曲解.今据相关文献,一一订正.
-
-
陈汝洁1
- 《淄博师专论丛》
| 2019年
-
摘要:
《王南村年谱》系天津古籍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由天津学者宋健完成。查阅该书相关涉及王煐同赵执信交游的部分史料,其诸多考证着实令读者眼前一亮,也为研究者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史料,实为壮举。当然,该书也有个别失考之处,较为遗憾。王煐一生交游颇广,《王南村年谱》对王煐诗文中涉及的大多数友人作了考证,这对解读王氏诗文大有裨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
-
马瑜理
- 《东岳论丛》
| 2017年
-
摘要:
新城王氏家族与益都赵氏家族均为明清时期山东著名的青箱世家,在文学创作上存在着世系间的交叉影响.赵进美清真绝俗的诗风以及创新求变的诗论,影响了王士禛神韵诗风的形成.赵进美词作中以诗为词的雅化倾向,亦是王士禛所追求的.王士禛的诗论及创作又影响了赵执端与赵执信;赵执端其诗继承王士禛清空一脉;赵执信诗中有人、诗外有事的诗论则是对诗坛神韵流弊的修正.这一文学现象在家族文学与地域文学研究中十分独特,有深入研究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