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71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87篇;相关期刊425种,包括上海教育科研、外国中小学教育、教育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届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等;赫尔巴特的相关文献由673位作者贡献,包括林凌、陈桂生、肖菊梅等。

赫尔巴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0 占比:78.04%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1.11%

专利文献>

论文:187 占比:20.85%

总计:897篇

赫尔巴特—发文趋势图

赫尔巴特

-研究学者

  • 林凌
  • 陈桂生
  • 肖菊梅
  • 许文果
  • 张桂娟
  • 张法琨
  • 彭正梅
  • 彭韬
  • 郭戈
  • 冯建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刚成; 弓倩影
    • 摘要: 基于审美的教学思想是赫尔巴特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他并未系统设计与论证审美视域下的教学,学者对赫尔巴特基于审美的教学思想的研究明显不足。参考并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引入康德与席勒等人基于审美视域的教学思想,系统分析和补充赫尔巴特基于审美视域的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赫尔巴特在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学习理论,系统分析了赫尔巴特对审美世界理解的教学观与知识观,以便人们理解赫尔巴特基于审美视域下的教学思想。
    • 焦思毓
    • 摘要: 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中世纪末期的夸美纽斯、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赫尔巴特,分别站在不同历史节点上的三位思想家,存在于他们思想中的超越概念,既有时代的印记,也体现着他们对于教育的不同思考。三者的教育思想虽然存在差异,阐述的方式也不相同,但是其内在本质却具有一脉相承的特性。在超越概念的引领下,其教育思想的落脚点都汇聚在人之上。
    • 陆业飞
    • 摘要: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可知,正确合适的提问可以发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提示重点,强化记忆,发展英语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课堂提问作为教师课堂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思维和学习的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课堂提问能有效组织和检查教学,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出真实情境。
    • 周军峰
    • 摘要: 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心理学家R.S德沃斯于1918年提出内驱力一词,用来表示激化行为机制的原动力。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人类有一种“自主性功能”,就是兴趣,也就是内驱力。“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对于兴趣的心理状态做过分析,认为在兴趣状态下人会产生两种心理活动,一种是“专心”,一种是“审思”。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任何事物真要长大,真要有力量,必须有内驱力。
    • 陈玉敏
    • 摘要: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的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将是不可能的。”班级是学校的基石,班级管理好了,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我认为,做好这项工作没有诀窍和捷径,关键在“勤”字。脑勤脑“勤”是管理的“灵魂”。勤动脑思考班级最近有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或改进,避免问题扩大化。
    • 黄相飞; 陈乔
    • 摘要: 科学教育学奠基人、德国著名哲学家赫尔巴特将培养兴趣和美育作为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将兴趣和美育作为教学的手段。而在师资培育课程中如何能培养发展学生兴趣的教师,如何培育提升学生审美的教师,必须从教师的培育落实。研究通过赫尔巴特师资培育理论“具有广泛兴趣和美育目标”的梳理,提供作为我国师资培育课程的参考。
    • 顾明远
    • 摘要: 一说起古代教育家,人们就会想到中国的孔子、韩愈、朱熹、蔡元培、陶行知等,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说到当代,只有西方能说出教育家了,中国似乎就没有能说出的教育家。有着13亿人口、2.5亿学生的中国就没有教育家,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也与事实不符。中国教育虽说还有不少问题,但成绩是很大的,且培养了众多人才,总结了许多经验,难道中国当代就没有教育家?那么,原因何在?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 毛道生
    • 摘要: 训育最早是由赫尔巴特所提出,他将教育工作分为管理、教学和训育三部分,而训育更多地侧重于学生品行、习惯的训练和控制。我国现在所谓“德育工作”,在民国时期称为“训育”,训育不限于德育,但又以德育为核心。由此可见,训育与当下的德育是高度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陶行知认为训育问题是一个有“难处”,也是一个“有兴味”的问题,“他所以难是因为他问题繁多而复杂;他所以有兴味是因为他给我们研究的机会极丰富而不可限量”。
    • 底特里希•本纳; 顾娟; 温辉; 彭正梅
    • 摘要: 本文分三个部分对赫尔巴特的教育机敏理论作出了思考.第一部分重述了赫尔巴特早期在哥廷根大学关于教育机敏的"教育学讲座"讲稿(1802).在此之中,赫尔巴特将教育机敏理解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调和,并且区分出三种常见的教育机敏模式,即分别处于实践循环、解释学循环和技术循环中的教育机敏.然而,这些模式在赫尔巴特看来并非理想的教育机敏,因此,他倡导第四种模式,即以理论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科学性实验的教育机敏,并且建议对教育机敏进行科学的培育.遗憾的是,赫尔巴特虽然在柯尼斯堡建立了旨在培育教育机敏的教育机构,但却未对教育机敏的构成条件作出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对于这一遗憾,本文的第二部分作出了简要叙述,并以对照之意继续阐述了社会科学和文化科学中的机敏研究方案,这些方案在当下问题的视角下探究了赫尔巴特未作探讨的遗留问题.最后,本文在第三部分概括了针对教育机敏的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基本纲要,尽管这种理论和实证研究尚不存在.此外,该部分还建议,按照赫尔巴特区分出的不同的教育形式,即管理、教学和咨询,也相应地区分教育机敏的事实内容和现象,以及在能力理论的问题之下去研究其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徐宇阳
    • 摘要: 教学具有教育性,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启发人们注重课堂的教育性原则。课堂导入环节在激发学生情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即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知识是有趣的、生动的,还是严肃的、抽象的?学生充满着期待,课堂的导入环节正是向着学生的预期而来的。抓住导入环节的“关键期”,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在短暂的导入环节,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正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所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