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费米能级

费米能级

费米能级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823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第十七届全国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学术会议、第六届电工合金技术交流会等;费米能级的相关文献由401位作者贡献,包括方志刚、李书平、王仁智等。

费米能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 占比:13.77%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1.04%

专利文献>

论文:823 占比:85.20%

总计:966篇

费米能级—发文趋势图

费米能级

-研究学者

  • 方志刚
  • 李书平
  • 王仁智
  • 徐国亮
  • 朱正和
  • A·W·萨克斯莱尔
  • 井润田
  • 付宏志
  • 侯欠欠
  • 吕孟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迟晓鹏; 叶子涵; 衷水平; 陈杭; 饶峰
    • 摘要: 阐述了铜冶炼渣区别于铜原矿的特殊性质及当前铜渣浮选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固体物理学中的能带理论体系为解决铜渣浮选问题提供的新思路。介绍了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及检测手段;并由铜渣中常见4种硫化铜矿物黄铜矿、辉铜矿、铜蓝、斑铜矿的能带结构分析其电化学性质,由他们的电子态密度预测其浮选行为,发现辉铜矿中的铜原子具有最高的反应活性。通过捕收剂和各种矿物的静电位与费米能级推断它们相互作用后的产物,利用NPA电荷等分析证明了产物黄原酸盐反应活性优于双黄药,符合红外光谱等试验的结果。能带理论体系下的电子态密度、禁带宽度、费米能级、电荷布居数等体相性质参数能有效解释矿物的可浮性,以此可额外作为药剂与矿物作用效果的有力判据,从而使传统矿物基因数据库更为完备。离子型捕收剂的前线分子轨道与矿物的边缘能级之间有着密切的电子转移,根据前线轨道的形状与能量值比较同类药剂间捕收能力的大小;利用密度泛函法分析药剂对铁和铜的选择性差异的机理,以此筛选出高选择性与高捕收能力的基团,设计并优化新型捕收剂的构型。讨论了能带理论应用于铜渣浮选研究中的后续方向,致力于将更精确的能带检测方法与更高效的软件计算模拟相结合。
    • 王达; 周航; 焦遥; 王佳民; 施维; 蒲博伟; 李铭清; 宁芳华; 任元; 喻嘉; 李亚捷; 李彪; 施思齐
    • 摘要: 配位场理论融合了晶体场的静电作用和分子轨道的共价作用于1952年首次被提出,是解析热力学、地质矿物学和电化学系统中的结构畸变、热力学性质和磁性等物理/化学问题的基础。其中对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单价/多价金属离子电池领域,其电极材料通常是含有d电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目前仍普遍存在对具有不同配位场过渡金属电极材料中离子脱嵌电压、比容量以及相结构稳定等微观结构/电荷转移性能调控机理认识的不足。本文从配位场理论方法出发并结合可直接计算电子分布及占据特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离子脱嵌电化学过程中决定电压的费米能级计算模型、衡量相结构稳定性的晶体场稳定化能计算公式、调控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的理论模型等进行了严格的推导。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刚性带体系的电压调控和含不同周期过渡金属材料相结构稳定性预测等一系列电极能量密度/相稳定性改进策略,并成功设计出无过渡金属Li(Na)BCF_(2)/Li(Na)B_(2)C_(2)F_(2)正极及嵌入式反应无锂MX_(2)正极两种新型电极材料。本工作拓展了配位场理论在离子嵌入电化学中的应用,为从电子的能带调控角度设计高能量密度嵌入式电极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 王全全; 宋祖昆; 史优; 朱剑
    • 摘要: 为打破传统光学衍射极限限制,实现传输损耗小和光场的强局域性,基于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graphene surface plasmons, GSPs)光波导技术,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周期性光栅结构.该结构由空气层、缓冲层、波导层和衬底层组成,利用泄漏模共振效应产生GSPs,并且分别利用品质因子和有效模式面积来分析GSPs性能.通过调整石墨烯材料特性参数(费米能级和载流子迁移率)来优化光栅结构中的GSPs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费米能级为0.63 eV时,GSPs性能最佳,空间局域性最强;提高载流子迁移率可以改善GSPs的传输损耗,使其拥有更长的传输距离,但对GSPs空间局域特性的影响不明显.
    • 王中明; 王洪; 王笑笑; 陈旬; 于岩; 戴文新; 付贤智
    • 摘要: 传统热催化和低温光催化体系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技术缺陷.近些年,人们通过将光和热耦合,克服它们各自的局限性,开创了光热协同催化新领域.目前已在CO减排、CO甲烷化和VOCs降解等诸多应用领域得到应用.当然,随着光热催化的发展,研究者也一直在思考光热协同的内在作用机理.目前大多数的机理分析都是从材料本身出发,通过研究表面反应、光吸收或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电子转移行为来探讨光热协同效应.然而,表面反应只是多相光催化反应的其中一个步骤,此外还包括反应物的扩散和吸附及产物的脱附和扩散,其中反应物的吸附过程因其多变的吸附行为可能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光热协同可能通过作用于气体吸附过程来调节反应的选择性和活性,但到目前为止,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尚不清楚.所以,从反应物气体吸附行为(尤其是吸附电子转移行为)的角度深入研究光热协同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光催化CO还原和H2氧化体系中引入一定的热条件,希望通过热驱动效应影响H2/CO吸附时的电子转移行为,进而改变反应行为.为简化实验附加条件,选用常见的具有合适带隙宽度以及良好光吸收的ZnO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在(100)晶面具有氧空位(VOs)的ZnO样品,引入气敏传感系统检测不同光热条件下的H2/CO气体吸附电子转移行为,并结合多种原位手段从物质结构和气体吸附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光热条件下气体吸附行为变化的机理.与我们预测一致,在紫外光照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光热协同作用于(002)晶面,原位生长了锌空位(VZns),为H2分子提供吸附位点.H2从Vos位点吸附转移到VZns上,并导致H2(ads)从得电子转变为失电子行为(形成有利于H2氧化的定向吸附),从而发生H2氧化反应.对于同样吸附在高表面能(002)晶面上的CO分子来说,光热协同效应通过抬升材料费米能级来改变其电子转移行为,CO(ads)由失电子转变为得电子行为(形成有利于CO还原的定向吸附),并进一步被失去电子的H2(ads)还原.此外,还发现CO或H2的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发生只依赖于CO或H2单分子的定向活化(不考虑O2的吸附和活化),表明其归属于E-R反应过程.而CO的光催化还原反应需要同时满足CO和H2双分子的定向活化,可能归属于L-H反应过程.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光热协同内在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ZnO材料结构,调节反应物吸附动力学中的电子转移行为,从而引起反应物的定向活化,进而改变反应选择性.
    • 朱泓达
    • 摘要: 在人工合成金刚石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纳米级的金刚石颗粒因其优越的性能,在工业、医学、半导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金刚石薄膜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材料,既保留了金刚石的硬度,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化学稳定性、光学透明性,在半导体材料、航空航天工业、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以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电子特性作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不同晶粒尺寸下,分别加入了Si、P和B元素后薄膜的电子特性,为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朱泓达
    • 摘要: 在人工合成金刚石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纳米级的金刚石颗粒因其优越的性能,在工业、医学、半导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金刚石薄膜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材料,既保留了金刚石的硬度,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化学稳定性、光学透明性,在半导体材料、航空航天工业、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以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电子特性作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不同晶粒尺寸下,分别加入了Si、P和B元素后薄膜的电子特性,为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侯欠欠; 方志刚; 秦渝; 许友; 吕孟娜; 井润田
    • 摘要: 为探究团簇Fe4 P具有最优催化活性的构型,根据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lanl2dz量子水平下,对团簇Fe4 P的8种优化构型的能隙差、态密度图、前线轨道HOMO-LUMO图并依据库普曼斯定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团簇Fe4 P具有较强的得失电子的能力;二重态各优化构型的催化能力相似,且催化活性强于四重态;构型1(2)的能隙差最小,亲电指数、电子亲和能最大,且HOMO、LUMO图几乎呈对称分布,表明其反应活性和催化能力最强,构型3(4)次之;构型5(4)的能隙差最大,电负性最大,亲电指数和电子亲和能最小,且HOMO、LUMO图面积最小,即构型5(4)的催化能力最差.表明构型1(2)为团簇Fe4P的最优催化构型.
    • 郑新喜; 方志刚; 侯欠欠; 吕孟娜; 井润田
    • 摘要: 为探究团簇Fe3 Ni3优化构型的稳定性及其受外场影响的形变情况,并研究其催化性质,使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Lanl2dz(Level)对设计出的初始构型进行全参数优化计算,将含虚频和能量较高的相同构型排除后,最终得到9种稳定的优化构型.从各优化构型的极化率、前线轨道及福井函数分析发现:构型4(3)的极化率最大,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小,构型易发生形变,且构型4(3)的能隙差最小,电子从HOMO轨道向LUMO轨道转移的难度最小,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活性最好;单重态构型比三重态构型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更强,结构更致密,不易发生形变;在三重态构型中Fe原子是前线轨道的主要贡献者,是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潜在活性位点,具有较强的得电子能力.而单重态构型与之相反,Ni原子是前线轨道的主要贡献者,在催化过程中提供电子的能力较强.
    • 张冬利
    • 摘要: 内建电势差是 PN 结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其形成机制以及计算方法在半导体物理相关的教材中都会讲到。但是 PN 的结内建电势差却不能用电压表测量出来,这让很多半导体物理学习者感到困扰。本文就 PN 内建电势差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解释了 PN 结中内建电势差无法用电压表测量以及具有内建电势差的 PN 结无法作为电源为电路元件提供电流的原因。
    • 侯欠欠; 方志刚; 秦渝; 许友; 吕孟娜; 井润田
    • 摘要: 为探究团簇Fe_(4)P具有最优催化活性的构型,根据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lanl2dz量子水平下,对团簇Fe_(4)P的8种优化构型的能隙差、态密度图、前线轨道HOMO-LUMO图并依据库普曼斯定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团簇Fe_(4)P具有较强的得失电子的能力;二重态各优化构型的催化能力相似,且催化活性强于四重态;构型1(2)的能隙差最小,亲电指数、电子亲和能最大,且HOMO、LUMO图几乎呈对称分布,表明其反应活性和催化能力最强,构型3(4)次之;构型5(4)的能隙差最大,电负性最大,亲电指数和电子亲和能最小,且HOMO、LUMO图面积最小,即构型5(4)的催化能力最差.表明构型1(2)为团簇Fe_(4)P的最优催化构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