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结构
贷款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04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758557篇;相关期刊185种,包括福建金融、华北金融、金融理论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0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2004年全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前沿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协"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暨首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等;贷款结构的相关文献由587位作者贡献,包括唐明浩、等、郑豫晓等。
贷款结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58557篇
占比:99.97%
总计:1759061篇
贷款结构
-研究学者
- 唐明浩
- 等
- 郑豫晓
- 金统
- 余博
- 刘文晓
- 刘晓星
- 刘育俊
- 占林生
- 周婧
- 宋庆
- 张颖
- 徐筱荣
- 戴根有
- 李文禄
- 汪建青
- 王书长
- 王兰
- 王居庆
- 祝宝良
- 肖强
- 蒋海
- 许丽烨
- 邹玲
- 陈子诚
- 陈寅生
- 陈泰超
- 韩亚庚
- 颜克俭
- 高志
- 龚方乐
- 丁子明
- 丁武本
- 丁逸
- 万存知
- 上海证券报1
- 世彬
- 丛年科
- 东平星
- 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滨州市分行课题组
- 乔建初
- 乔海燕
- 于代元
- 于天义
- 于绍杰
- 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 付刚
- 代建华
- 任俊
-
-
周钊冉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的显著优势被应用于各大领域,社会覆盖面日益扩大,使用人群不断增多。随着互联网金融逐渐走进农村,农民开始受到互联网模式的影响,网上金融交易逐渐受到青睐。这将不断冲击传统农村信用社经营模式,进一步改变其存贷款结构。对此,农村信用社需合理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树立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存贷款结构,以实现持续经营,达到盈利目的。基于此,首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发展优势、不足以及对农村信用社造成的影响,其次运用相关数据及案例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如何进行经营方式转型和业务模式创新提出策略。
-
-
刘伟;
刘卫镇;
戴冰清;
吕婷
-
-
摘要:
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仍是目前中国融资的主要形式,商业银行贷款结构不仅反映了信贷资产质量,还反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配置状况。数字金融的发展改变了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影响了其风险承担。本文利用181家中国商业银行2011—2020年财务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影响,以及数字金融与贷款结构的交互作用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了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但对不同类型银行表现出异质性:数字金融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和信用贷款均有促进作用,但仅提高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比例;而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则促进了其个人贷款和短期贷款。数字金融具有放大银行风险承担的功能。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个人贷款的升高会加大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而短期贷款的升高会减少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银行业竞争,提升银行风险水平,但是银行业竞争减弱能够缓解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加重的影响。本文丰富了数字金融、贷款结构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认识,为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
郭姗
-
-
摘要:
文章选取2007—2020年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数据,分析银行业资本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行业同质性竞争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资本监管压力上升通过增加抵押贷款、减少信用贷款的信贷结构调整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此同时,资本监管压力并不会降低银行的总信贷规模。银行业同质性竞争会弱化资本监管降低不良贷款率的积极效应,说明以贷款业务为主的行业竞争加剧后,一些银行会增加高风险资产的配置以弥补竞争上升后的绩效下滑,进而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
-
董奋义;
申涵;
熊庆兰
-
-
摘要:
本文基于2010-2016年的数据,从风险等级视角依次对不同规模企业的贷款结构演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0-2013年,各类型企业的非正常类别贷款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从金融经济状况、货币政策、贷款基准利率和相关政策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2013-2016年,各类型企业的非正常类贷款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对该现象进行解释.最后比较分析了各类型企业贷款结构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府、银行、企业的角度提出建议.
-
-
-
-
摘要:
1月5日,银行板块继续调整,多只个股跌幅超。业内人士指出,近两日银行板块调整或与此前发布的房贷新规有关,部分银行房贷占比超出规定上限,亟待控制房贷增量或压降存量。不过长期来看,此次对于房贷集中度的管控有助于银行降低风险敞口、优化贷款结构,行业基本面向好趋势不改。
-
-
吕建美
-
-
摘要:
国家提出的金融机构要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任务要求,推动着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情况,深化改革,确定今后的发展战略.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的支撑力量,在金融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商业银行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论文以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
-
-
郝奇彦
-
-
摘要: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是衡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新的指标,近年来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处于2000年以来中位数以上的较高水平,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指数迅速上升。本文以山西为样本,将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依据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信贷的影响机制,引入宏观控制变量进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贷款规模负相关,尤其是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贷款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对中长期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业贷款抑制效应更为显著。该研究对于更好地引导信贷资金服务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响较大领域,做好“六稳”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
-
蒋海;
占林生
-
-
摘要:
选取中国101家商业银行2007~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分析资本监管和市场竞争对银行贷款规模及其结构的影响,同时通过系统GMM估计,对理论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资本监管放松时,有利于贷款增加,而且个人贷款比公司贷款更加敏感;市场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抑制信贷扩张,改善贷款结构,另一方面会降低银行的资本缓冲,提高银行风险水平;市场竞争将削弱资本缓冲对贷款的促进作用。建议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改变银行的贷款结构,并根据不同市场竞争水平对银行实施差异性监管。
-
-
余凝
-
-
摘要:
基于违约风险门限效应,探索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结构与经营绩效对小额贷款企业健康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小额贷款公司与小额信贷市场特征,随后分析了违约风险影响下贷款结构对经营绩效的作用机理,最后从贷款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违约风险门限效应的存在性与影响效果、贷款结构对违约风险影响三个角度展开了违约风险影响下贷款结构对经营绩效作用的实证分析,希望这些观点能够有效促进小额贷款市场生态的健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