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贰臣

贰臣

贰臣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书法、篆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专利文献18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北方论丛、文史知识、文教资料等; 贰臣的相关文献由120位作者贡献,包括石雷、刘丽、姚建杭(棋匀)等。

贰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87.84%

专利文献>

论文:18 占比:12.16%

总计:148篇

贰臣—发文趋势图

贰臣

-研究学者

  • 石雷
  • 刘丽
  • 姚建杭(棋匀)
  • 张泓
  • 張宗友
  • 曹秀兰
  • 栗娜
  • 王星慧
  • 白一瑾
  • 范秀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李诺楠
    • 摘要: 在唐肃宗克复长安之后,以“六等罪”来处置张均等投降安禄山政权的叛臣。据《旧唐书·张均传》等记载,起初张均已定死罪。后因张说有恩,得以免死。其弟张垍素为玄宗所喜、又是肃宗同母妹婿,却遭到了被赐自尽的命运。《资治通鉴》独取《常侍言旨》中“均死垍存”的记载,是受到了柳珵史学世家出身的影响。同时,也存有力图构建玄宗、肃宗“父慈子孝”政治形象的意图。但通过究查玄宗为免除张均死罪的主导者的史料,以及考察玄宗与肃宗势力,发现张均得以免死的决定人应为掌控实际权力的肃宗,而非已经失势的玄宗。
    • 孔定芳
    • 摘要: 在清代前期的历史语境下,有关明清易代人物的评价无疑是一个政治敏感话题,一度成为政治禁忌,士子文人不可轻易触碰,而清廷则掌控着最终裁量权。明清易代,汉族士群出现忠臣与贰臣的两极分化。以乾隆朝为分野,清廷对出处异趣的两大汉族士群之价值评判发生深刻变迁。此前,清廷基于本朝立场,以政治之“顺逆”为人物评价标准,明之忠臣则为清之“逆民”,清廷对之软硬兼施,或羁縻笼络,或防范镇压,无所不用其极;而明之贰臣则为清之“顺民”,必百般引诱、驱使利用,极尽恩宠。此后则超越狭隘的本朝立场而以儒家伦理普遍准则之“忠佞”为价值取向,贰臣乃“大节有亏”“不足齿于人类”,而忠臣则为“疾风劲草”“力矢孤忠”。清廷人物臧否价值取向之嬗变,在四库馆臣有关忠臣与贰臣的评骘上得到了具象化的呈现,折射出清廷统治思想和思想统治的历史性变迁。
    • 张宗友
    • 摘要: 康熙时期,诏举博学鸿儒、重开《明史》馆,集大吏、学者、藏书家等身份于一身的曹溶,两次均在被荐之列,却婉拒不赴.事实上,曹溶长期致力于明季史料之搜集、明史著作之编写,苦心孤诣,"撰造不休".曹溶上交崇祯朝邸报达五千馀册,并编纂明史著作近十种、进献数种,对于保存明季史料与纂修《明史》,贡献甚巨.由于身历三姓、出仕二朝,曹溶获得当时及后世之评价,从"人师楷模"到"不肖""贰臣",趋于两极.曹溶晚年"惟编纂明史是务",既是"立言"、留名之需求,也是对其出仕清廷行为的自我救赎.
    • 石雷
    • 摘要: 明季士人尽管认为名节重于生命,但大批士人还是选择在新朝重新生存下来,惜名节者不仕新朝,远遁山林,回思故国,中心彷徨;而名高者则多为新朝所网罗,成为朝野訾议不齿的贰臣;名微者又不免沉沦俗世,以卖文维持生计。他们的心路历程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文学中得到了全面展现,成为学界长期以来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
    • 龚曼
    • 摘要: 河南博物院院藏一幅王铎入清后第二年所作的行书《谢三弟诗》,陈述了王铎降清的抉择。本文以这幅创作展开,浅析王铎沦为"贰臣"的过程与心境,与书法创作中"涨墨"的运用。
    • 李斯
    • 摘要: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是时封建统治已达顶峰,民族矛盾趋于缓和,为确保王朝长治久安,需要巩固思想统治以正世道人心,因此乾隆下旨纂修《四库全书》.他对该书的编修工作进展尤为关切,多次下旨催问,严查违禁书籍,可见强化意识形态控制的决心.基于《四库全书》纂修这一宏大工程,结合各地征书环节中对前朝典籍的选取情况论证此时官方的统治思想.
    • 栗娜; 張宗友
    • 摘要: 作爲被乾隆打入"貳臣"另册的清初重要人物,曹溶在政治上以身歷三姓、出仕二朝著稱,在文學上則以詞著名,詞風清麗雅正,被視作浙西詞派之先聲,同時亦是一位著名的藏書家、文獻學家,編纂了大量史書,尤其在明季史料方面,用力甚勤,貢獻卓著.作爲地方大員,曹氏幕中曾聚集顧炎武、朱彝尊、李因篤等大批清初名士,是當時士林核心人物之一.本文試圖通過對曹溶詩文、信劄與時人記載之梳理,大體恢復曹氏編撰明史著述之面貌,進而探究其汲汲於明史纂修之行爲,與最終不入明史館之選擇之間的矛盾.曹溶在立德與立功之間的徘徊、出仕與隱居之間的挣扎,以及最終走上修史立言之路,其間之心路歷程,實能折射出清初"貳臣"士人别樣的生存狀態與幽微心理,因此爲探討清初士林生態及政治、文化等問題,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樣本.
    • 张晓敏
    • 摘要: 孙承泽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收藏家,也是一位"贰臣",仕清后,不得信任,于是他"老病告休"近20年,著书立说,写下了很多著作,其中包括著名的书画鉴藏著录 《庚子销夏记》.然而,作为"贰臣",孙承泽的内心是矛盾的,从小受着儒家思想熏陶的孙承泽,内心始终备受煎熬,背负着"失节"的心理阴影.
    • 冯瑾
    • 摘要: 明清鼎革之际,贰臣戏曲家在价值观念和心理认同等方面受到剧烈震撼,他们倾向于把戏曲创作工具化,寄寓遗民情绪和亡国之痛、在仕清和守节之间抉择的艰难矛盾、对失节和仕清的愧悔、怀才不遇和历经磨难的愤懑等复杂多样的心态.影响清初贰臣戏曲家心态及创作的动因主要有:明清鼎革的时代背景和统治者怀柔延揽的用人政策,儒道文化传统和个人入清后的际遇.贰臣的戏曲创作构成了清初戏曲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一代文人的心灵景观,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创作现象,具有明末清初的时代意义.
    • 栗娜; 張宗友
    • 摘要: 作爲被乾隆打入"貳臣"另册的清初重要人物,曹溶在政治上以身歷三姓、出仕二朝著稱,在文學上則以詞著名,詞風清麗雅正,被視作浙西詞派之先聲,同時亦是一位著名的藏書家、文獻學家,編纂了大量史書,尤其在明季史料方面,用力甚勤,貢獻卓著。作爲地方大員,曹氏幕中曾聚集顧炎武、朱彝尊、李因篤等大批清初名士,是當時士林核心人物之一。本文試圖通過對曹溶詩文、信劄與時人記載之梳理,大體恢復曹氏編撰明史著述之面貌,進而探究其汲汲於明史纂修之行爲,與最終不入明史館之選擇之間的矛盾。曹溶在立德與立功之間的徘徊、出仕與隱居之間的挣扎,以及最終走上修史立言之路,其間之心路歷程,實能折射出清初"貳臣"士人别樣的生存狀態與幽微心理,因此爲探討清初士林生態及政治、文化等問題,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樣本。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