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二次脑损伤

二次脑损伤

二次脑损伤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7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17460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家庭保健、医疗卫生装备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创伤外科医师年会等;二次脑损伤的相关文献由209位作者贡献,包括费舟、章翔、刘先珍等。

二次脑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17460 占比:99.99%

总计:517535篇

二次脑损伤—发文趋势图

二次脑损伤

-研究学者

  • 费舟
  • 章翔
  • 刘先珍
  • 王守森
  • 荆俊杰
  • 张磊
  • 李志刚
  • 杨庆武
  • 王如密
  • 白红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吕伟豪; 武秀权; 郇宇; 吴霜; 何鑫; 费晓炜; 费舟; 张磊
    • 摘要: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住院期间血钠、血钾紊乱频次与其早期伤情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9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54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时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其分为两组:转归良好组,GOS>3分;转归不良组,GOS≤3分。统计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期间血钠、血钾离子紊乱的频次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伤情加重的危险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价伤情加重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在纳入人群中,伤情转归不良313例,伤情转归良好14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期间血钠、血钾异常总频次与颅脑损伤(TBI)伤情改变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住院期间血钠、血钾发生异常总频次为加重TBI伤情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住院期间血钠、血钾异常发生总频次可能具备一定的诊断效能。结论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血钠、血钾异常总频次是TBI患者伤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有可能成为一个简便的判断患者伤情改变情况的指标。
    • 武秀权; 张磊; 吴霜; 郇宇; 何鑫; 鱼洋; 杜伟; 郭庆东; 费舟; 蒋晓帆
    • 摘要: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BI)患者日均发热次数与其早期伤情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自2013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69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时的GO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GOS>3分)和预后不良组(GOS≤3分)。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日均发热次数、年龄、入院GCS评分、伤因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伤情加重的风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伤情加重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并进一步分析患者发热的原因。结果预后不良组319例,预后良好组15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入院GCS评分、伤因及日均发热次数与TBI伤情变化的影响因素(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GCS评分及日均发热次数是改变TBI患者早期伤情的独立风险因素,ROC曲线提示日均发热次数具备一定的诊断效能,进一步分析显示,肺部感染可使日均发热次数增多,是加重伤情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初步推断日均发热次数是TBI患者伤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监测手段判断伤情改变。
    • 武秀权; 蒋晓帆; 张磊; 吴霜; 郇宇; 何鑫; 鱼洋; 杜伟; 郭庆东; 费舟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患者日均发热次数与其早期伤情改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自2013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69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时的GO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GOS>3分)和预后不良组(GOS≤3分).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日均发热次数、年龄、入院GCS评分、伤因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伤情加重的风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伤情加重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并进一步分析患者发热的原因.结果 预后不良组319例,预后良好组15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入院GCS评分、伤因及日均发热次数与TBI伤情变化的影响因素(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GCS评分及日均发热次数是改变TBI患者早期伤情的独立风险因素,ROC曲线提示日均发热次数具备一定的诊断效能,进一步分析显示,肺部感染可使日均发热次数增多,是加重伤情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 初步推断日均发热次数是TBI患者伤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监测手段判断伤情改变.
    • 蔡勇; 钟兴明; 汪一棋; 阳建国; 赵朝辉; 费振海; 张磊; 顾华; 杨涛
    •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检测的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NAA/C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测定的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变化与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二次脑损伤(SBI)发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8例头颅CT提示为S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后第2天常规行MRS及DWI检查,连续监测患者体温、血压、血糖、血钠、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指标,根据是否存在二次脑损伤因素(SBIF)将患者分为SBI组(46例)和对照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脑水肿区域NAA/Cr和rADC以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B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SBI组脑血肿周围水肿区域NAA/Cr、rADC和6个月后GO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AA/Cr:1.64±0.35比1.87±0.41,rADC:2.57±0.39比2.75±0.45,6个月后GOS(分):3.47±0.59比3.76±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A/Cr、rADC是SBI发生的危险因素 〔优势比(OR)值分别为0.172、0.343,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048~0.609、0.118~0.996,均P<0.05〕. 结论 MRS联合DWI对预测SICH后SBI有一定价值,SBI可加重脑损伤,影响患者的预后,应积极预防SBI并进行干预治疗.
    • 蔡勇; 钟兴明; 汪一棋; 阳建国; 赵朝辉; 费振海; 张磊; 顾华; 杨涛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检测的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NAA/C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测定的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变化与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二次脑损伤(SBI)发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8例头颅CT提示为S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后第2天常规行MRS及DWI检查,连续监测患者体温、血压、血糖、血钠、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指标,根据是否存在二次脑损伤因素(SBIF)将患者分为SBI组(46例)和对照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脑水肿区域NAA/Cr和rADC以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B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SBI组脑血肿周围水肿区域NAA/Cr、rADC和6个月后GO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AA/Cr:1.64±0.35比1.87±0.41,rADC:2.57±0.39比2.75±0.45,6个月后GOS(分):3.47±0.59比3.76±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A/Cr、rADC是SBI发生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值分别为0.172、0.343,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048~0.609、0.118~0.996,均P<0.05〕。结论MRS联合DWI对预测SICH后SBI有一定价值,SBI可加重脑损伤,影响患者的预后,应积极预防SBI并进行干预治疗。
    • 刘春丽; 李曼; 王娜
    • 摘要: 目的 探究二次脑损伤(SBI)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脑损伤标志物和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合并SBI,n=32)与对照组(未合并SBI,n=54).比较两组确诊SBI或颅脑损伤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损伤标志物类[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内源性阿片肽类[β-内啡肽(β-EP)、强啡肽A1-13(Dyn A1-13)]及脑氧代谢指标[脑氧饱和度(Sct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分压差值(PjvO2)]差异.结果 观察组血清MMP-2、MMP-9、S100β、β-E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DNF、Dyn A1.13、SctO2、Pa-jvO2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一旦合并SBI,将显著提升其外周血MMP-9、S100β水平,并明显阻碍脑氧代谢,对其预后神经功能转归极为不利.
    • 杨庆武; 张永亮; 刘水源; 杨海涛; 刘盛泽
    •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重型颅脑损伤后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与二次脑损伤(SBI)的关系.方法 根据6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期间是否发生SBI因素情况,把62例患者分为SBI组与SBI未发生组,对两组患者血浆ET-1、CGRP含量变化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BI组受伤后第7天血清ET-1、CGRP均高于SBI未发生组,出院时SBI组GOS低于SBI未发生组(P<0.05).ET-1、CGRP含量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OS呈负相关(r=-0.736,P<0.05).结论 SBI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产生明显影响,ET-1、CGRP增高同SBI的发生密切相关,这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变差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 摘要: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二次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神经外科接诊的127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合并二次脑损伤的患者归入分析组,共72例,将未合并二次脑损伤的患者归入对照组,共55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氧、氧分压、血糖、血钠、体温、ICP(颅内压)及CPP(脑灌注压)指标,分析引起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二次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并探讨二次脑损伤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分析组预后良好率63.89%,明显低于对照组良好率80.00%(P<0.05);分析组ICP、体温、血糖、血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组CPP、SaO2、MAP及Pa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压、高钠血症、高热、高血压、高颅内压的预后良好率低于无低血压、高钠血症、高热、高血压、高颅内压患者(P<0.05).结论:二次脑损伤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率较高,也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二次脑损伤的高危因素与低氧血症、高热、高颅内压、高血钠及高血糖有关.
    • 侯杰
    • 摘要: 目的:分析并调查重型颅脑损伤以后二次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研究所有患者是否生存作为评判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生存组合死亡组,其中生存组患者64例,死亡组患者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血钠、血糖、血压等相关的情况所存在的差异之处.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死亡组患者的体温、血糖、血钠等明显比生存组更高,而患者的血压明选低于生存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抢救的时候,需要强化对患者的体温的控制,并且控制患者的血糖、血钠和血压等相关因素,为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