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财政支农

财政支农

财政支农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87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0篇、会议论文87篇、专利文献224篇;相关期刊726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经济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2013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学术年会暨全国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院长(系主任)联谊会、2012洞庭湖发展论坛、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等;财政支农的相关文献由2063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克强、李元江、等等。

财政支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00 占比:85.93%

会议论文>

论文:87 占比:3.93%

专利文献>

论文:224 占比:10.13%

总计:2211篇

财政支农—发文趋势图

财政支农

-研究学者

  • 彭克强
  • 李元江
  • 温涛
  • 李放
  • 杜辉
  • 赵和楠
  • 周海波
  • 张东玲
  • 王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浩
    • 摘要: 农村公共投资作为财政支农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基于2003—2016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农田水利专项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条件下,农田水利投资的增收效应主要体现在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而难以成为拉动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有利因素。(2)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财政对农民的补贴性或转移性支出,产生了收入“替代效应”。(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水利专项投资的农业生产增收效应具有收入递增性和地区差异性。一方面,增收表现出边际递增态势,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越高,农田水利投资的增收效果越强。另一方面,更依赖农业收入的地区,农田水利投资的增收效应越显著。依据本文得出结论,农田水利投资的增收效应还未趋于饱和,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并优化农田水利支农资金结构,有助于深化财政支农改革,促进各地区农村均衡发展。
    • 崔玉亮; 王爱娟; 张逸杰
    • 摘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抓好春耕备耕工作,不仅事关民生大计,更关系到全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时值疫情传播高发防控期和春耕最佳时节的矛盾节点,为全面了解河南省沈丘县当前春耕备耕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解决春耕备耕生产存在的问题,按照财政部河南监管局要求,于2022年2月28日开始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河南省沈丘县农村,对全县春耕备耕情况开展调查。工作组采取点面结合、听取汇报、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等方式,倾听各方意见和建议,调研2022年春耕备耕情况,找出了“三农”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加快支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扛稳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路建议,力求为2022年粮食生产打好基础。
    • 王洪艳
    • 摘要: 文章基于2015—2019年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珠三角地区财政支农情况进行研究,通过采用DEA分析法测度地区财政支农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各城市间财政支农效率综合水平较差,且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从静态视角看,珠三角地区沿海核心城市财政支农综合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整体偏高;从动态视角看,部分靠近内陆的城市财政支农技术变动效率偏低,降低资金使用与管理水平使用效率;从综合指数看,珠三角地区整体财政支农投入产出配置结构较不合理,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问题。对此,提出制定针对新型财政支农发展战略、完善资金管理体制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提高财政支农效率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借鉴。
    • 郑雯璐; 张强; 赵春艳
    • 摘要: 为了研究财政支农与中国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财政支农的制度因素,从发展战略的视角出发,利用199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上述变量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个地区越是违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政府在能够得到的财政收入相对减少的同时还要补贴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财政支农水平随之也会相对降低,进而使得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滞后。
    • 杨磊; 余家凤
    • 摘要: 利用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08—2019年财政支农支出的面板数据,运用ML指数模型进行动态效率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财政支农支出效率总体呈下降态势,主要原因是技术衰退和投入规模不合理,其中重庆市、湖南省、江西省、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存在农业技术衰退和投入规模不合理等多重问题。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各地应当加大财政支农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资金监管,从而促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
    • 陈晓利
    • 摘要: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分析财政支农政策在推进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及其内在联系,拟通过财政支持和制度调整来强化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将改革红利落实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
    • 徐满意; 雍鑫; 赵志伟
    • 摘要: 本文通过陕西省1985—2019年的数据,分析涉农贷款,财政支农与农业发展3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4年的样本区间内这3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涉农贷款和财政支农系数均为正,说明它们对农业发展有着正面促进作用,但是系数小,意味着正面促进不强,主要原因可能是其转化率不高、资金投入有偏差和资金覆盖面小。
    • 许军迪; 邹晓峰
    • 摘要: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财政支农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农村的发展刻不容缓,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课题组选取了中国30个省市2011—2020年的数据,分析了财政支农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农和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有效推动农民收入水平提升;财政支农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负向关系,因而在财政支农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避免二者的冲突,从而有效发挥财政支农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收入提高的促进作用。
    • 薛妮; 魏桂杰
    • 摘要: 财政支农政策作为涉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可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历经从数量到质量、从全面到重点、从稳增长到优结构、从一元渠道到多元治理转型,有效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作用,但也面临较多的困境。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政策的确定性有利于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财政支持的扩张有利于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稳,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有效的财政支农手段。财政支农任重而道远,既要精准发力,又要引领社会形成合力,形成科学高效的财政支农格局,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力地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王维泓; 隆滟
    • 摘要: 运用2010—2019年甘肃省14个地市州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探析甘肃省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限值时存在双门限效应,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低于第一门限时不显著,突破第一门限时会随着人均GDP的提升而显著增强;以城镇化率作为门限值时存在双重门限效应,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而显著增强,但突破第二门限后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因此,政府要建立财政支农持续、稳定的增长机制,提高财政支农使用效率并加强监管;提升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以人为本推动城市化高质量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