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贝壳堤

贝壳堤

贝壳堤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地质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117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中国边防警察、地质通报、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青岛市第十三届学术年会等;贝壳堤的相关文献由14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宏、李建芬、刘京涛等。

贝壳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2.2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117 占比:97.71%

总计:3190篇

贝壳堤—发文趋势图

贝壳堤

-研究学者

  • 王宏
  • 李建芬
  • 刘京涛
  • 商志文
  • 夏江宝
  • 姜兴钰
  • 李凤林
  • 王福
  • 田立柱
  • 陈永胜

贝壳堤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宏
    • 摘要: 以1980年代中期为界,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的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以第四纪冰川与地层学为主,后一阶段则逐渐转为海岸带地学调查与研究。本文简要回顾了历经全室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在第二阶段的泥质海岸带地层学、年代学、古生物学和地球物理学等领域以及在服务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接着,通过对渤海湾中全新世以来海退过程中的“障壁岛-潟湖成因”假说的论证,介绍一个从地学基础研究向战略性应用研究“转化”的具体案例。基于对海面变化、海面标志点的地层学内涵、地貌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消除现代人为抽取地下水引起的下沉后,渤海湾的校正相对海平面变化带位于全球冰融水等效海面变化带内、或比后者稍高,说明区域性均衡掀升可以抵消局地新构造和沉积自压实二者共同造成的下沉,使得近7 ka以来研究区海退过程中的陆地地表长期处于潮间带海水的影响之下,这成为该地区形成“障壁岛-潟湖体系”的前提条件。(2)牡蛎礁平原的岭地与贝壳堤平原的泥质堤相同,它们可被称为“泥质堤”,与贝壳堤同属从潮间带发育起来的障壁岛型古海岸线。贝壳堤-泥质堤与堤后潟湖(及潟湖型洼地),共同构成了渤海湾“障壁岛-潟湖体系”。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勾勒并订正了贝壳堤-泥质堤古海岸线、潟湖(及潟湖型洼地)的时空分布。(3)最大海侵边界与具明显凸起地貌特征的最老古海岸线(最老贝壳堤-泥质堤)之间的宽达~30~100 km、距今~7~4.7(3.5)ka的低地,应属于第一期“古潟湖类洼地”;此后,随着不断向海推进的、逐渐年轻的多道贝壳堤-泥质堤障壁岛岸线的形成,在它们向陆一侧相应出现逐渐年轻的多期潟湖洼地环境。这种周期性的反复,成为渤海湾“沧海变桑田”的基本特征。(4)尽管这个过程被近两个世纪以来的人类活动极大地掩盖,但面对21世纪海面上升以及局地环境现状(保有高程偏低、地面下沉、潜水位与含水层顶板反倾等),本文预测障壁岛-潟湖特征将重新凸显:例如围海造陆区块-沿海堤坝共同构成的人工岸线向陆一侧的面积广大的原始潟湖地貌景观的湿地特征将可能进一步加强。虽然当前的“海岸带绿色屏障带”布局契合本文揭示的障壁岛-潟湖自然过程,但仍应从地质历史发展的角度,予以重新审视,以使中长尺度的规划具有更为科学、坚实的基础。
    • 江林昌; 李笑笑
    • 摘要: 距今4000年左右,由尧、舜、鲧、禹等领导的多部族参加的洪水治理运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过去,学术界对这场运动关注最多的,是治水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认为:共工、伯鲧等用"堵"的方法治水失败;大禹、皋陶、伯益等用"疏"的办法治水成功.由此引申到政治方面,便是要广开言路,疏通民意.事实上,这场工程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义没有引起学术界重视,即由治理洪水引起的黄河的改道、九州的划定,以及由此促成的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它标志着中华文化由五帝时代"多元并行发展"格局转变为夏商周三代"多元一体发展"格局;标志着中国大地上众多氏族、部族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第一次大团结、大融合,为春秋战国时期以六经传承、诸子争鸣为特征的轴心文明诞生奠定了第一块坚实的远古文化基石.
    • 王福; 胡云壮; 李勇; 袁海帆; 王宏; 商志文; 李建芬; 姜兴钰; 文明征; 施佩歆; 田立柱; 陈永胜; 杨朋
    • 摘要: 贝壳堤是沿岸堤的一个分支,其在全球广泛分布,作为地学术语最早出现于1891年路易斯安那大学的地形图中,Chenier术语来源于墨西哥湾北部路易斯安那州平原的海堤,因上面长着高大橡树而得名.渤海湾西岸分布着5至6道、断续绵延数十至上百公里的贝壳堤,是大自然馈赠该地区的重要地质遗迹,不仅在研究海岸带古环境演化方面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在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系统回顾了渤海湾贝壳堤研究的历史沿革和近年来在贝壳堤调查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渤海湾贝壳堤保护建议:(1)积极推进贝壳堤博物馆和野外观测站建设,包括将天津市滨海新区青坨子核心区的裸露、半裸露贝壳堤点开辟为免费参观点,将天津市津南区巨葛庄在搬迁后残破的倪家大坟Ⅲ堤做进一步管护和开放;(2)改变河北省黄骅市后唐堡贝壳堤目前仅用栏杆围起来的被动保护局面,与附近学校联合,开辟为认识海洋的学生实习基地;(3)作为整个渤海湾(甚至全国)最后一处较为完整的自然存在的贝壳堤,建议提升山东省无棣县汪子岛保护区的地位,加强该处贝壳堤-泻湖盐沼系统的保护与科学研究.
    • 何磊; 叶思源; 袁红明; 薛春汀
    • 摘要: 黄河三角洲是世界著名的河流三角洲之一.自有学者首次系统地提出黄河三角洲全新世10期超级叶瓣的时空分布范围后,这一观点近30年来未见明显的改进.借助渤海湾南岸研究区获得的4个20~30 m钻孔地层资料和相应的AMS 14C测年数据,以及前人部分钻孔的研究成果,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利津超级叶瓣的沉积演化框架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重新厘定:研究区全新世沉积环境由早期的河道和泛滥平原沉积,逐渐向海侵过程中盐沼、潮坪和浅海相演化.海平面上升速率减缓之后三角洲开始发育并逐步成陆,直至最后被陆相沉积所覆盖.黄河下游古河道在9000-8000 cal a BP左右可能在黄骅南部人海;大约8000 cal a BP之后,黄河主河道南迁到滨州—惠民一带,并在7000-5500 cal a BP之间发育利津超级叶瓣;利津超级叶瓣的北界可能在马山子和阳信一界,而南界在郭井子和弥河之间;约5500 cal a BP之后,黄河下游古河道可能重新过黄骅人海,于5500-3500 cal a BP左右形成黄骅超级叶瓣;约3500 cal a BP之后,黄河古河道北迁至天津,直至~700 BC左右主流河道人海口再次南迁至河北岐口附近.
    • 刘朝晖1
    • 摘要: 读图能力是指从地图上获取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的能力,其中表层信息是指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分布信息,深层信息是指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分布规律等。读图的基本能力包括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理解、表达、空间想象、辨别方向及定位能力等。那么,考生在读图时都存在哪些困境,又如何摆脱这些困境呢?
    • 付战勇; 孙景宽; 李传荣; 池源; 夏江宝; 屈凡柱; 宋爱云; 杨红军; 董林水
    • 摘要: 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角度分析黄河三角洲贝壳堤不同生境的土壤肥力状况,基于黄河三角洲贝壳堤植被类型,以4种不同生境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相关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MB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MBP)均值均为滩脊>背海侧>高潮线>向海侧,且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0-5 cm>5-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MBC、MBN、MBP占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百分比变化范围分别为1.09%-3.48%、2.62%-7.27%、0.78%-2.86%,滩脊、背海侧和高潮线处MBC/SOC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向海侧MBC/SOC (P<0.05).土壤MBN/TN、MBP/TP的变化趋势为滩脊和背海侧>向海侧和高潮线.滩脊和背海侧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的非生物限制性因子为土壤含水量、pH值、含盐量;向海侧和高潮线区域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的非生物限制性因子为含水量和pH值.滩脊、背海侧和高潮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土壤养分间的相关关系显著或极显著,且协同性和稳定性高,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可以作为判断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土壤肥力状况的生物学指标,这为黄河三角洲贝壳堤的土壤肥力管理和植被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王乐祝
    • 摘要: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和天津卷选择题都有一组试题以贝壳堤的形成为背景进行命制.试题设计新颖,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特点,很好的体现了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四项能力要求.但在试题的设问等方面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