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象外

象外

象外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1年内共计224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4篇、专利文献75125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美术等; 象外的相关文献由207位作者贡献,包括雷敬敷、张绍时、徐忠根等。

象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4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75125 占比:99.70%

总计:75349篇

象外—发文趋势图

象外

-研究学者

  • 雷敬敷
  • 张绍时
  • 徐忠根
  • 徐逢春
  • 赵晖
  • 陈哲
  • 陈宝生
  • COCA
  • Leon
  • 于晴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绍时
    • 摘要: "象"在先秦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从其审美意蕴的发生、发展到形成系统的审美意象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汉代王充、刘安及魏晋荀粲、王弼等人的阐释使"象"范畴为文艺理论家重视,挚虞、陆机、刘勰等人的阐释使"象"实现了从哲学范畴向文论范畴的转化.唐代王昌龄、殷璠等人的阐释使"象"作为文论核心范畴得以确立,形成了由"意象""兴象""境象""气象"等构成的审美意象理论.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人的"象外"说使"象"获得了巨大的阐释空间,最终发展为"境".
    • 张绍时
    • 摘要: “象”在先秦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从其审美意蕴的发生、发展到形成系统的审美意象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汉代王充、刘安及魏晋荀粲、王弼等人的阐释使“象”范畴为文艺理论家重视,挚虞、陆机、刘勰等人的阐释使“象”实现了从哲学范畴向文论范畴的转化。唐代王昌龄、殷璠等人的阐释使“象”作为文论核心范畴得以确立,形成了由“意象”“兴象”“境象”“气象”等构成的审美意象理论。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人的“象外”说使“象”获得了巨大的阐释空间,最终发展为“境”。
    • 肖晓阳
    • 摘要: 钟是情意的载体,情意是感性的,有时与“物理”相悖,但却符合“诗理”.赏评诗钟要能出入诗人之心.入诗人之心,则如晤对诗人;出诗人之心,则诗境开阔.“歧义”是因造句不顺畅,造成读者有悖于作者原意的解读,而“多解”却是有益的.诗钟是基于学养的文字艺术,作者或读者唯有谙熟文史典故,才不至于创作上“误用”、鉴赏上“误解”.因为“言不尽意”,所以需通过“悟”来获得“言外”和“象外”的完整之意.诗歌语言的多义性,为“言外之意”的获取提供了可能.“别材”与“别趣”是辨别“真诗”与“非诗”的基本准绳.刘勰之“隐秀”、严羽之“兴趣”、王士禛之“神韵”,一脉相承,有其独到的审美价值,但非诗歌评赏的唯一标准.
    • 孙方友; 孙青瑜
    • 摘要: 父亲孙方友于2013年7月26日去世,一晃离开我们快四个年头了。父亲去世前一年,因为心衰,可能感觉上帝留给他的日子不多了,便加强了对我的培养,每天晚上都给我讲虚构技巧、写作技巧,叙事技巧……可能是希望他离去后的日子里,我能有化知为用的能力,独立自行。父亲所授都是他笔耕一生总结出的技巧、认识和经验。听时,也不觉得有什么用,可在他去世后,竟真的被我化为大用,可以说随便看到或想到一句话,都能虚构成文。
    • 摘要: 6月18日,"会心高远"茹峰山水新作展在杭州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开幕。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柳国平、马锋辉,浙江省文联书记处原书记高克明,浙江画院院长孙永等领导、嘉宾和艺术界人士及新闻媒体出席了开幕式。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陈绶祥担任学术主持。本次展览共展出茹峰近2年创作的40余件佳作。
    • 摘要: 素墨:1985~2016王川水量展2006年5月25日至6月25日北京力利记艺术展览呈现了艺术家王川1985年至2016年跨度30年的25件水墨作品,是对其近30年的水墨作品的整体梳理。上世纪80、90年代分别以布面油彩《再见吧!小路》和装置《墨.点》成为“伤痕艺术”和“存在主义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试验了写意式的抽象造型、油彩结构的谨严的块面抽象以至阳刚沉厚的水墨结构抽象。从1997年、1998年以来,墨色的柔和与幻变取代了前期阳刚坚毅的浓黑。
    • 摘要: 扎嘎耶夫斯基有一句诗:“家,留给我的只有语言,只有词汇、意象,只有世界。”而官道梁留给诗人雷霆的,除了语言、词汇、意象外,更多的是回归、仰望、牵挂,是曾经沧海之后的栖息和依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家园。较之于徐志摩的康桥,苏金伞的平原,黑大春的圆明园,雷霆笔下的官道梁无疑成为中国诗歌的又一个地标。沉郁、真实,“像记忆中的好词语散落人间”。
    • 斯舜威
    • 摘要: 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特别注重"境界"的营造。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达到了"气韵生动"的目的。所谓"境界",指的是书画家通过笔墨语言所创造的一种气象,一种意境,一种格调,以及品赏者通过精神体验、主观感受而感受到的精神高度。"文人画"的境界,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 徐语杨
    • 摘要: “象外”说与“环中”论同源于老庄哲学,并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到后世“意境”论的形成。自唐代开始,“象外”与“环中”开始同时出现在诗文及佛道经典之中,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意蘊。
    • 夏硕琦
    • 摘要: 金秋季节,李传新在北京举办了'诗意江南'山水画展。画展以抒情、平和、清新的格调,温雅、明丽、沉静的气质,表现出大江之南山光水色与人亲的诗情画意。画家以山水画的艺术形态,化景物为情思的艺术手法,传递出对大自然的诗性感受和亲切的内心生活状态。在画展学术研讨会上引发出诗意画创作与以诗心作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