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谭献

谭献

谭献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等;谭献的相关文献由8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红红、傅宇斌、吴钦根等。

谭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98.1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89%

总计:106篇

谭献—发文趋势图

谭献

-研究学者

  • 刘红红
  • 傅宇斌
  • 吴钦根
  • 沙先一
  • 胡健
  • 方智范
  • 曹保合
  • 李金松
  • 杨斌
  • 莫崇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孙之梅
    • 摘要: 龚自珍诗文在近代的经典化过程中,首先需要一个完善的全集。谭献从同治二年就开始了对龚自珍作品的搜集抄录,完成了《龚定盦外集》,此集应该是吴煦本之祖。与此同时,谭献也是龚自珍诗文最早的评论者:认为龚自珍的见识“智足以知微”,伦列清中后期汪中、周济一流人物;于龚文褒贬互有;于龚诗直截批评其“豪不就律,终非当家”;于龚词评价最高,称赞其“绵丽沉扬,意欲合周、辛而一之,奇作也”。与谭献同为浙江人的袁昶对龚自珍的接受经历了由崇拜到犹疑的过程,但在纠结中由龚自珍的“爆红”发现了“惊四筵”“适独坐”的审美论,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建构,不啻为龚自珍经典化过程中的意外收获。
    • 赵子璇
    • 摘要: 学界评价姜夔词大都聚焦于其词的清空骚雅造诣,其“幽涩”特质却很少被提及。谭献等晚清学者体认出姜夔词“幽涩”之特质,这种提法不仅针对的是词坛时弊,更是对姜夔词的贴切把握。在此提法的基础上,认为姜夔词“幽涩”之美的形成得益于他师法江西诗派,也得益于他对自我感情的隐藏与冷却、对语言修辞创新的把握。理解了“幽涩”之美的形成原因,就会明晰姜夔词的“幽涩”之美是杂糅深远的情感一波三折的呈现。
    • 杨斌
    • 摘要: 晚清著名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孙诒让一生锐意著述且交往广泛,与张之洞、黄绍箕、章太炎等名流均有书信往来,其生平信札、序跋、杂著等已结集为《孙诒让遗文辑存》出版发行.《复堂师友手札菁华》收有孙诒让致谭献手札十四通,均未收入《孙诒让遗文辑存》,故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因篇幅所限,笔者先将孙诒让作于离皖之后的四通手札整理并考释.此四通手札不但可以一窥孙诒让信稿书迹、文体之原始风貌,还可以揭示孙、谭二人在光绪二年(1876年)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期间的书籍往还、金石交流、学术探讨等交游往事,札文内容也多涉及他们同年好友袁昶、张预等人生活情状,对了解二位学人的生平、学术趋向以及晚清中下层士人群体的生存状况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刘红红
    • 摘要: 晚清词学家谭献在词学批评中,运用以赋诗解词的批评方法,沟通赋学与词学、诗学与词学的关系来阐发其词学思想,体现了不同文体之间的融合汇通.谭献在词学评点中以赋解词,表明词在表现方法与反映内容方面,与辞赋有共同之处.谭献从诗词题材内容、风格、意境、作法等方面作对比,表明词学与诗学的共通性.谭献以赋诗解词的批评方法反映了常州词派尊体的词学观,具有重要的词学意义.
    • 吴钦根
    • 摘要: 谭献与庄械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常州词派的重要代表,二人在当时即齐名并称。但关于谭、庄交游的具体情形及其并称的渊源始末,由于史料不足征而未能知其详。谭献稿本《复堂日记》、蔡寿祺所编《三子诗选》的发现,以及《复堂师友手札菁华》的印行,为详考二人交游及并称的前后历程开拓了空间。通过梳理可得出三点结论:其一,二人平生仅有三次会面,分别是在咸丰六年(1856)的秋冬、同治十年(1871)正月和光绪三年(1877)七月;其二,自咸丰十年至光绪四年,二人书信往还达55次,其中有个人遭际的述说,也有隐微心曲的吐露,以及学术上的交流与互动;其三,时人以庄、谭并称的初始缘由在诗而不在词。
    • 吴怀东; 王亚男
    • 摘要: 寒碧词社是清末民初较为重要的词社之一,与当时金石、刘炳照、谭献等重要词人和鸥隐词社、白雪词社、鸥梦词社等重要词社都有密切的关系,名盛一时.寒碧词社的创作既古朴苍凉,亦凄清委婉,对于不同风格的驾驭,也是寒碧词社成员创作能力的证明.寒碧词社兼具常州词派比兴寄托与浙西词派“清”之风格两派特色,思想上多表达身世之感与末世哀伤的家国之叹,这种感情取向正是清末民初易代之际普遍社会心理的折射.
    • 杨斌
    • 摘要: 晚清杰出书画篆刻家赵之谦的书法作品一直受世人宝爱,流传于世的赵氏手札是研究其生平、思想、书法艺术最原始、最信实的图像资料.新见赵之谦致谭献手札三通,均未收入戴家妙整理编辑的《赵之谦集》,可知确为赵氏之佚札.参考赵之谦年谱、书画作品、友朋信札以及谭献《复堂日记》、诗文等文献,此三札之年代、主要内容皆可涣然冰释.经考证,此三通手札作于同治三年(1864年)至光绪六年(1880年)期间,时间跨度长达16年.札文内容涉及谭献通过赵之谦索求其挚友胡澍书法作品,赵之谦请求谭献为其弟子王彦威引见孙衣言、张景祁等晚清名流,以及赵、谭二人的书籍往还、《谪麟堂遗集》等书的刊刻,对于了解二人生平、交游以及晚清文化史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刘红红
    • 摘要: 晚清文学家谭献的题画诗意涵丰富,按照内容包括四类,一是有关思亲、孝亲的题画诗,表达了诗人思亲孝亲的情感;二是有关乡邦文献的题画诗,具有弘扬乡土文化的内蕴;三是有关金石书画的题画诗,反映出谭献摹写金石书画的意境;四是有关山林隐逸的题画诗,体现了诗人山林隐逸的情怀.这些题画诗反映了谭献的人生行迹及其审美情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