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谓词

谓词

谓词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82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汉语、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94篇;相关期刊218种,包括现代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五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第十次全国Petri网学术年会暨形式化方法学术讨论会等;谓词的相关文献由61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伟、胡志刚、李阳等。

谓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1 占比:73.56%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1.83%

专利文献>

论文:94 占比:24.61%

总计:382篇

谓词—发文趋势图

谓词

-研究学者

  • 李伟
  • 胡志刚
  • 李阳
  • 洪一
  • 王向前
  • 王昊
  • 郑征
  • 孙立宏
  • 孙金田
  • 苏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潘丹丹; 翟玉章
    • 摘要: 逻辑语言作为一种形式语言,其起源根植于逻辑对日常语言的把握。谓词来源于日常语言中任何描述对象的性质词和关系词,普通名词也通过改写被纳入到谓词的范围。专有名词和单独摹状词可以运用摹状词理论进行改写并消除,变项承担了指称对象的功能。量化句“∃x{…x…}”或“∀x{…x…}”笼统地指称某一类对象。形式语言的语法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简单性,由逻辑词汇和谓词字母搭建而成,是形成逻辑推理的骨架。能够被纳入到逻辑形式语言中的内容,都需要遵从逻辑语法的制约。
    • 李晟; 胡泽洪
    • 摘要: 模态逻辑有算子和谓词两种研究方法,但谓词方法始终面临悖论的困扰。算子方法虽然避免了蒙塔古式悖论,但孔斯却构造了算子方法中的新悖论,因此算子方法并不能作为模态谓词悖论的解决方案。形形色色的模态谓词悖论无不隐含着对真之原则的不当使用,不一致的真理论是导致模态谓词悖论的根本因素。模态算子逻辑的成功在于它化解了不一致真理论的威胁。谓词方法倘若忽略了这个关键点,也效仿算子方法对真的处理,则必然导致悖论。解决模态谓词悖论和建立模态谓词理论需要引入一致的真谓词,以公理化真理论和语义真理论分别作为模态逻辑的语形基础和语义基础。
    • 苑津莎; 张瑾; 马姿; 杨宏; 张卫华
    • 摘要: 针对机器人逻辑推理的规则粒度太小且数量庞大,用其组成系统解决问题过于困难而且容易产生错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组合逻辑扩展规则及构建方法。通过所设计的组合逻辑推理扩展规则构建步骤,将针对某一应用的多个规则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组合逻辑扩展规则,使得扩展规则可应用于较复杂的情景。为使机器人具有专业计算能力,给出了将规则用于计算公式的表示方法。最后以电力物资库发供货方案为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 聂鸿音
    • 摘要: 西夏文献中偶见谓词前面有连用两个趋向前缀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原来表趋向兼表体式的前缀就只具有单一的意义。连用的两个前缀可以理解为“趋向+体式”和“体式+趋向”两种组合,前者至少包括一个祈愿式前缀,后者则由两个完成体前缀构成,第一个表示完成,第二个表示趋向。“趋向+体式”的结构与现代羌语类似。
    • 钱青青; 王诚文; 王贵荣; 饶高琦; 荀恩东
    • 摘要: 该文提出汉语的块依存语法,以谓词为核心,以组块为研究对象,在句内和句间寻找谓词所支配的组块,构建句群级别的句法分析框架。这一操作可提升叶子节点的语言单位,并针对汉语语义特点进行了分析方式和分析规则上的创新,能够较好地解决微观层次的逻辑结构知识,并为中观论元知识和宏观篇章知识打好基础。该文主要介绍了块依存语法理念、表示、分析方法及特点,并简要介绍了块依存树库的构建情况。截至2020年8月,树库规模为187万字符(4万复句、10万小句),其中包含67%新闻文本和32%百科文本。
    • 甘火勇
    • 摘要: 关于谓词理论,康德并没有做出系统的理论阐述,但是从前批判时期的文章和批判时期的著作中,可以找到一条一以贯之的理论线索,即在"是"与"存在"的问题中,区分了逻辑的谓词和实在的谓词。康德的这一区分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具有重大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比较这两种理论在处理谓词方面的异同之处,并且指出在本体论意义上,他们的理论之间有着重大差异。
    • 苗守艳
    • 摘要: "体"范畴是谓词情状的体现,体范畴标记与谓词配置有内在意义上的规定性.基于语料库考察谓词性宾语句中体标记"着、了、过"与谓词配置的特征和规律,发现谓词与体标记配置存在文本差异,词典中带体标记用例最多.语料中体标记"着"主要与谓宾动词配置,"了"主要与宾语中谓词配置,"过"与两谓词配置都很少.体标记"着"比"了、过"受到的限制更多,具有强制性特征;"了"与谓词配置情况复杂,有强制性、条件性和自由性三类情况;"过"与谓宾动词配置时兼顾全句,而与宾语内部宾语配置时可以被其他时体标记替换.体标记与谓词配置受到标记特征、谓词语义特征、语言经济性等因素协同制约.
    • 徐长福
    • 摘要: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都指责黑格尔颠倒主词和谓词,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黑格尔的逻辑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单是在主谓词关系上就有一套以概念的普遍性、特殊性和个体性的关系为核心的,包含四大判断类型的系统理论,不存在逻辑上形式明确的主谓颠倒主张.尽管如此,黑格尔整个哲学的目的在于以概念推演的方式把握绝对(das Absolute),也就是基督教上帝的理性化形态.一方面,"das Absolute"的确切意思是"绝对者",即具有绝对性的东西,由于它在黑格尔的意义上是独一无二的,因而黑格尔以它作为全部哲学命题的归根到底的主词,把所有的逻辑范畴和实存事物都看成它用来表达自己、说明自己和实现自己的谓词,至少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颠倒.另一方面,从内容上看,"绝对"既然是归根到底的主词,也就是最不清楚的概念,所有其他概念都比它清楚,所以才作它的谓词,同时,它又潜在地包含着最大的普遍性,其他概念都是其展开的特殊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它最抽象,其他概念都比它具体,即使"有(Sein)",由于被黑格尔界定为它的初始谓词,因而在抽象性上也有所不及,仅就此而言,黑格尔犯了主谓颠倒的错误.进一步说,在"绝对"作一切概念的主词的前提下,从"有"开始,黑格尔哲学命题推演的每一步都在从抽象走向具体,由此也可以认为,他一贯以较为抽象的概念作主词,而以较为具体的概念作谓词.总之,对黑格尔主谓颠倒的合理指责大致应该限定在这个范围.
    • 高艺桐
    • 摘要: 不同的谓词可给论元分派不同的题元角色,本文仅以此角度来探讨题元角色的分派,旨在解决题元角色的划分问题,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题元角色这一概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