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脱垂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9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7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431329篇;相关期刊217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2012年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2012年中国心电学论坛等;二尖瓣脱垂的相关文献由99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军、陈昕、李治安等。

二尖瓣脱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7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31329 占比:99.91%

总计:431720篇

二尖瓣脱垂—发文趋势图

二尖瓣脱垂

-研究学者

  • 杨军
  • 陈昕
  • 李治安
  • 何怡华
  • 沈学东
  • 韩建成
  • 冯伟
  • 张烨
  • 潘翠珍
  • 谷孝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冠; 谢姝瑞; 马小静; 夏娟; 何亚峰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食管三维xPlane(3D-TEE-xPlane)成像在诊断二尖瓣脱垂部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术的二尖瓣脱垂患者92例,术前均行标准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2D-TTE)和3D-TEE-xPlane检查,以外科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D-TTE与3D-TEE-xPlane成像识别二尖瓣脱垂部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超声心动图与外科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以外科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3D-TEE-xPlane成像识别A1、A2、P1、P2区脱垂小叶的敏感性均高于2D-TTE;识别A1、A2、A3、P1、P2、P3区脱垂小叶的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均高于2D-TTE;识别A2、P2区脱垂小叶的阴性预测值高于2D-TT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D-TTE识别二尖瓣各脱垂小叶(A1~A3区、P1~P3区)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541、0.617、0.546、0.567、0.717、0.641,均P<0.05);3D-TEE-xPlane成像识别二尖瓣各脱垂小叶(A1~A3区、P1~P3区)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均好(Kappa=0.928、0.967、0.920、0.963、0.978、0.948,均P<0.05)。结论3D-TEE-xPlane成像是一种准确、方便的成像方式,可更加准确地诊断二尖瓣脱垂的部位。
    • 邓冰清; 郑韶欣; 韦育林; 刘英梅; 邱琼; 陈样新; 王景峰
    • 摘要: 【目的】探讨器质性二尖瓣脱垂合并瓣叶重度关闭不全患者的二尖瓣瓣环随心动周期变化的形态特征,为术前评估脱垂的二尖瓣提供更多准确信息。【方法】使用配有经食管三维探头X7-2t的Philips Epic7C超声心动图仪以及QLAB的MVN软件,收集并分析18例二尖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患者和36例正常二尖瓣患者的二尖瓣瓣环相关参数。【结果】各个时相二尖瓣脱垂合并重度关闭不全组患者的二尖瓣瓣环前外侧与后内侧直径、前后径、瓣环周长及瓣环面积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二尖瓣瓣环的立体形态和功能参数随着心动周期不同时相而发生动态改变,三维食道超声技术为器质性二尖瓣脱垂提供了准确详尽的信息。
    • 汪咏莳; 吴擘颋; 葛振一; 董丽莉; 孔德红; 潘翠珍; 舒先红
    •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AV)患者发生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为BAV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4352例BAV患者中,中至重度二尖瓣反流256例(5.9%),其中195例(76.2%)为男性、206例(80.5%)伴有中至重度主动脉瓣功能异常、15例(5.9%)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256例二尖瓣反流患者中,功能性病变158例(61.7%),年龄和中至重度主动脉瓣功能异常与其发生独立相关(P<0.001);器质性病变98例(38.3%),主动脉窦部扩张与其发生独立相关(P=0.012)。二尖瓣脱垂是器质性二尖瓣反流最常见的病因(63例,64.29%),其中Barlow病占19.0%(12/63);Barlow病患者主动脉窦部内径和二尖瓣前叶脱垂比例均大于非Barlow病患者(P<0.05)。结论BAV患者发生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复杂,以功能性更为多见,其发生与年龄和主动脉瓣功能异常有关;器质性二尖瓣反流病因以二尖瓣脱垂为主,其中Barlow病患者存在以二尖瓣前叶脱垂和主动脉窦部扩张为特征的综合征性表现。
    • 耿佳琪; 王岳恒; 张佳美; 杨丽
    • 摘要: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评估二尖瓣脱垂病变瓣器结构改变与反流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于我院就诊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二尖瓣脱垂伴反流的患者40例,另选取10例作为对照组。50例患者均行RT-3D-TEE检查并采集二尖瓣三维图像,使用4D AutoMVQ脱机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和定量分析。结果瓣环三维面积、瓣环二维面积、瓣环周长、前后直径、前外-后内侧直径、非平面角度、总瓣叶面积、后叶面积随反流程度增加而增大,瓣高联合比随反流程度增加而减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瓣环三维面积、瓣环二维面积、瓣环周长、前后直径、总瓣叶面积与反流程度呈极强相关关系(r=0.847、0.843、0.845、0.854、0.854,P<0.05)。A Total是导致重度二尖瓣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B=1.576,OR=4.834)。总瓣叶面积(截点值=8.9 cm2)预测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敏感度为91.7%,特异性为87.5%,曲线下面积为0.948(P<0.01)。结论二尖瓣瓣环大小、扁平程度、瓣叶大小与反流程度呈正相关。总瓣叶面积是导致二尖瓣脱垂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
    • 黄志芳; 李天亮
    • 摘要: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二尖瓣脱垂成形术监测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7例二尖瓣脱垂并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以上实行二尖瓣脱垂成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手术中均实施TEE监测。分析TEE对二尖瓣脱垂病变部位的检查结果及术后即刻评价二尖瓣成形术的效果;监测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的变化。结果37例患者共42处病变,TEE术中检出二尖瓣病变部位共37处,检出准确率为88.10%。37例患者中30例一次性成形手术成功;4例术中监测反流呈2级,再次行成形术,然后再次行TEE检查,发现二尖瓣反流减轻至≤1级,再次进行成形术,手术成功;3例术中监测反流呈3级,立即实行二尖瓣人工瓣置换术。术前,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0.30±10.30)mm、(60.00±10.10)mm、(47.18±10.10)%,术后7 d分别为(36.01±9.15)mm、(55.32±9.22)mm、(50.50±6.95)%,术后3个月分别为(34.50±9.14)mm、(50.22±9.01)mm、(55.50±7.20)%;术后7 d、3个月,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E对二尖瓣脱垂成形术中探查二尖瓣结构病变部位及术后及时评估二尖瓣成形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汪婷婷; 金岩; 赵洋; 冷慧翎; 曾文波; 王辉山
    • 摘要: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二尖瓣脱垂(MVP)患者术后1个月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低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21年8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窦性心律HFpEF型MVP患者30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数据,根据术后1个月时LVEF是否≥50%分为LVEF正常组(283例)和LVEF减低组(21例),观察其术前至术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后LVEF减低的危险因素是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增大(P<0.001)、术前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Et/Et′增大)(P=0.023)及术后新发房颤(P=0.017,χ^(2)=9.648);ROC曲线显示,LVESD≥40.5 mm(敏感度81.0%,特异度83.4%)及Et/Et′≥4.83(敏感度85.7%,特异度48.4%)与窦性心律HFpEF型MVP患者术后出现LVEF减低有显著关系。结论术前LVESD明显增大、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窦性心律HFpEF型MVP患者术后LVEF发生减低的危险因素;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预测术后LVEF减低的敏感性较高,常规测量Et/Et´可用于病情监测。
    • 曹海龙; 李捷; 朱悉煜; 王东进
    • 摘要: 目的 探讨二尖瓣Butterfly修复技术应用于二尖瓣后叶严重脱垂患者外科修复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34例行外科瓣膜修复的二尖瓣后叶严重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33~73岁.患者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二尖瓣Butterfly修复技术.术后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估术中、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观察有无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现象及其他并发症.结果 3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二尖瓣修复,手术时间143~223 min,心肌阻断45~69 min.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提示微量反流/无反流,均无SAM现象.患者术后均获随访5~44个月,无死亡和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末次随访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轻微反流/无反流33例、无症状中度反流1例,均无SAM现象.所有患者出院/术后3个月后均停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结论 对于二尖瓣后叶严重脱垂患者,使用二尖瓣Butterfly修复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中远期修复效果,术中最大限度降低了二尖瓣后叶高度,避免了 SAM现象,且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便于推广.
    • 庄静; 朱文军; 全丽娟; 金惠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系统性评估二尖瓣脱垂(MVP)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MVP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二维TEE和实时三维TEE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二维与实时三维TEE对MVP瓣叶及受累二尖瓣装置结构改变的诊断符合率、对MVP亚区定位诊断的阳性符合率及假阳性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MVP,其中单亚区脱垂21例,复合亚区脱垂(同时出现≥2个亚区脱垂)7例;瓣环扩张24例;腱索断裂16例;合并Barlow综合征2例.实时三维TEE对瓣叶复合亚区脱垂、腱索断裂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TEE(均P0.05).实时三维TEE对MVP亚区定位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93.3%,明显高于二维TEE的71.1%(P<0.05).实时三维TEE诊断A1、P1、P2、P3等亚区脱垂的假阳性率分别为4.6%、16.7%、12.5%、4.6%,二维TEE诊断A1、P1、P2等亚区脱垂的假阳性率分别为9.1%、16.7%、18.8%.结论 实时三维TEE对二尖瓣复合亚区脱垂、腱索断裂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TEE,且假阳性率并不增加.
    • 庄静; 朱文军; 全丽娟; 金惠红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系统性评估二尖瓣脱垂(MVP)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MVP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二维TEE和实时三维TEE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二维与实时三维TEE对MVP瓣叶及受累二尖瓣装置结构改变的诊断符合率、对MVP亚区定位诊断的阳性符合率及假阳性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MVP,其中单亚区脱垂21例,复合亚区脱垂(同时出现≥2个亚区脱垂)7例;瓣环扩张24例;腱索断裂16例;合并Barlow综合征2例。实时三维TEE对瓣叶复合亚区脱垂、腱索断裂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TEE(均P0.05)。实时三维TEE对MVP亚区定位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93.3%,明显高于二维TEE的71.1%(P<0.05)。实时三维TEE诊断A1、P1、P2、P3等亚区脱垂的假阳性率分别为4.6%、16.7%、12.5%、4.6%,二维TEE诊断A1、P1、P2等亚区脱垂的假阳性率分别为9.1%、16.7%、18.8%。结论实时三维TEE对二尖瓣复合亚区脱垂、腱索断裂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TEE,且假阳性率并不增加。
    • 王蓓蓓; 周广为; 许建媛; 陆方林
    • 摘要: 本篇文章报告一例二尖瓣脱垂伴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例,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利用缩流颈宽度法(VC)及血流汇聚近端等速表面积法(PISA)评估二尖瓣反流(MR)的严重程度.最终,此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未发现二尖瓣反流,预后良好.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其病因、严重程度和治疗指征的重要工具.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反流量的程度可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及预测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目前,超声心动图有多种方法可评估MR的严重程度,以往多采用瞬时反流量或反流面积与心房面积的比值,然而此方法多受心率、心功能等影响.此病例说明了超声心动图测量VC及PISA估测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更为准确,对预后更具有指导意义,其分级也是评估外科手术或经导管介入治疗适应证的第一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