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井
调整井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21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5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64990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石油天然气学报、西部探矿工程、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2年钻井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钻井工作部2009年钻井技术研讨会暨第九届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等;调整井的相关文献由867位作者贡献,包括和鹏飞、姚晓、张伟等。
调整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4990篇
占比:99.81%
总计:165299篇
调整井
-研究学者
- 和鹏飞
- 姚晓
- 张伟
- 杨智光
- 康凯
- 王连生
- 何俊才
- 侯冠中
- 刘斌
- 刘霞
- 刘鹏飞
- 吴叶成
- 张东海
- 张彬奇
- 张永忠
- 徐明
- 徐淼
- 杨秀天
- 林家昱
- 王宝军
- 王晓鹏
- 王贵富
- 申春生
- 纪宝华
- 赵玉萍
- 路士华
- 邓金根
- 郭军
- 郭小阳
- (Missing)
- 丁团峰
- 丁志伟
- 丁晓洁
- 万欢
- 丘宗杰
- 何启贤
- 何礼君
- 何谋军
- 余焱冰
- 兰祥辉
- 冯敏
- 冷雪
- 刘东清
- 刘亚
- 刘刚
- 刘天科
- 刘明
- 刘晓辉
- 单丽娟
- 吕兴辉
-
-
苑保顺
-
-
摘要:
大庆油田老区调整井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和井网加密,地下压力层系复杂,钻井施工风险加剧。为了进一步在调整井区块挖潜增效,从地层压力分析、井身结构优化、钻井施工优化、钻井液体系优化和固井工艺优化等方面采取措施,形成了大庆油田调整井提质增效技术,保证了钻井质量及产能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
-
-
孙新阳;
张学敏;
康凯;
万欢;
汪利兵;
申春生
-
-
摘要:
为了提高海上油田调整井部署挖潜效率及措施成功率,找准调整潜力区、规避风险区,确保调整井挖潜效果,开展了调整井潜力区评价筛选方法的研究。基于开发调整井实施效果评价,明确影响调整井产能的主控因素,依据产能主控因素确定出风险区及潜力区评价筛选指标,建立了一种基于建模层面快速实现调整井潜力区评价筛选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到目标油田A区,评价筛选出3个调整井高产潜力区。叠合动态成果做可靠性验证,显示潜力区具有较高挖掘潜力,筛选结果可靠。实例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符合度和可靠度,且快速有效、实用性高、操作性强,对同类油田具有借鉴意义。
-
-
喻贵民
-
-
摘要:
为解决海上调整井浅层防碰问题突出、国内技术受制于人、传统电缆拉光纤陀螺浪费钻井工期且易发生井下复杂情况等问题,从改变光纤陀螺测量模式出发,构建了一整套随钻陀螺系统,完成了传感器小型化设计。系统综合应用“编码器+陀螺仪”组合识别闭环控制技术,基于零速修正的卡尔曼滤波算法、自寻北技术及电源智能管理技术,连续作业时间达150 h。通过室内试验完善了仪器在抗震、耐温、耐压及作业方式等方面的性能。随钻陀螺在冀东油田唐71-46井的现场应用中,测量井斜误差小于0.1°,方位误差小于2.0°,井下随钻时间长达65 h,随钻深度达1390 m。该随钻陀螺仪随钻测斜精度堪比电缆陀螺精度,仪器信号传输平稳,应用效果良好。
-
-
姜立富;
康凯;
李冰;
李林;
李景玲
-
-
摘要:
针对大段合注合采油田中高含水期面临的调整井储层水淹问题,基于已实施井钻后储层水淹状况和生产效果分析,研究水淹层避射对油井产液量、初期含水率和含水上升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主力层合采油井部分储层适当避射对产液能力影响不大,整体水淹弱仅主力层强水淹油井对强水淹层避射可降低油井初期含水率(较同条件井下降5%~30%);储层水淹较弱的油井含水上升以中低含水稳定和正常上升为主,储层水淹较强油井以快速上升和开井高含水为主,强水淹层避射对控制含水上升有一定作用,避射后调整井含水快速上升和开井高含水比例有所下降.研究成果对新井射孔方案研究和老油田调整井挖潜有一定指导意义.
-
-
秦天军;
左翊寅;
简成
-
-
摘要:
WZ11-2-B4H2井是一口调整井,完井作业需要开发多个油层,且油层间夹层段较长,本井抛弃使用夹层枪避射的常规TCP射孔方法,改用油管替代夹层枪,应用多级负压射孔技术,安全高效完成射孔作业,节省射孔费用17.88万元.
-
-
王文涛
-
-
摘要:
在河南油田某些老区调整区块钻井过程中,由于常年注水(聚)开发,注水(聚)层位压力高,钻至注水层位极易发生溢流、井涌等井控复杂情况,随着钻井液密度的提高,上部薄弱地层容易发生漏失,下涌上漏难以维持正常钻进.举例介绍了调整井钻井过程的井漏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进行先期承压堵漏的措施,提高薄弱地层的承压能力,通过对区块漏失层位和漏失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承压堵漏配方,通过系列措施,满足了施工要求.
-
-
王宝军;
谭绍栩;
林家昱;
张彬奇;
罗鹏;
李佳旭
-
-
摘要:
随着渤海油田开发程度的提高,"低、边、稠"油田占比增大,加密调整井实施难度加大,同时复杂的油藏易导致着陆不成功、储层钻遇率低和发生井下事故等.常规探边技术,由于自身局限性,无法满足复杂油气藏的开发调整需求,需要引进新的随钻探测技术提高探边深度、精度和效率.远距离随钻探边技术创新性地将斯伦贝谢的高清多边探测技术和超深多边探测技术合二为一,探测距离大幅度提升,可达76.2 m,分辨率更高,着陆导向更为精准,油藏描述更精细.该技术通过对渤海油田调整井C13H1井和P6H1井的实际资料录取、分析和综合对比,成功引导着陆,并提前约20 m清晰探到储层边界,大幅度提高了储层钻遇率和开发生产效果.
-
-
徐璧华;
唐磊;
徐鲲;
徐德洋;
李治衡
-
-
摘要:
调整井固井过程中地层压力时刻处于波动状态,这导致了严重的水窜;此外,储层改造时水泥环破裂将造成环空窜流.针对调整井固井存在的上述问题,首先,通过优选防窜增韧材料进行复配研究,制备出了一种动态压力下固井防窜增韧剂.然后,针对动态压力下水窜的特点,采用自主研制的新型水窜评价装置对防窜增韧改性水泥浆的防水窜性能进行评价.此外,还评价了防窜增韧改性水泥石的膨胀性能、力学性能和防窜增韧改性水泥浆的工程性能.最后,在渤海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防窜增韧剂增强了水泥浆的抗动态水分散性能和水泥石胶结界面的防水窜性能,减少了失水量和体积收缩;同时,该材料显著提升了水泥石的韧性,并且对水泥浆的各项工程性能没有负面影响;现场试验结果显示固井质量优于邻井.说明该防窜增韧剂可满足动态压力下固井防窜和增韧的要求.
-
-
范红康;
刘劲歌;
臧艳彬;
周贤海;
艾军;
宋争
-
-
摘要:
随着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进入开发调整期,单井可采储量降低,要继续经济开发就需要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为了实现钻井提速降本,进行了钻井优化设计、超长水平段钻井、强化参数钻井提速、基于等寿命理念的"一趟钻"钻井、"钻刮通洗一体化"完井和长效密封固井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形成了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调整井钻井技术.现场应用结果显示,调整井平均水平段长度达到2096 m,同比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一期增加37.8%;平均机械钻速达到9.49 m/h,同比一期提高26.2%;钻井周期62.27 d,同比一期缩短26.0%;环空带压比例由一期的70.0%降至4.6%.研究表明,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调整井钻井关键技术满足了焦石坝区块部署调整井的技术需求,支撑了涪陵页岩气田稳产增效.
-
-
李威;
居字龙;
朱义东;
衡立群;
刘振;
王要森
-
-
摘要: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A油田古近系恩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该沉积环境下砂体厚度变化快,叠置关系复杂,导致砂体横向展布及油水关系复杂.基于地震资料的特点,以地震能识别的稳定发育的泥岩作为标志层,建立了古近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格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恩平组沉积期次及其砂体叠置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恩平组经历海泛面持续上升的过程,结合沉积期次将恩平组砂体叠置规律划分为3个阶段:①厚层叠置的辫状河河道砂体(2980层为代表);②厚层叠置-孤立复合的水下分流河道(2900层为代表);③薄层孤立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体(2880层为代表).上述研究成果在A油田调整井实施中成功应用,合理地解释了恩平组调整井钻遇的复杂沉积现象,对调整井A24H2提出了"定向射孔,沟通优质储层"的增产建议,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
-
徐淼;
苏洪生;
杨吉祥;
蒙雄鹰;
温培源;
邢仓;
罗程;
苏关保
- 《中国石油学会2018年固井技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近年来,新疆油田调整井钻井数量一直呈增加趋势,伴之而来的调整井固井质量问题则日益突出,开发后期调整并固井作业中的水窜问题是尚未被很好解决的技术难题,因而严重地制约了油田开发战略的实施.本文针对新疆油田七中区调整井固井技术难点、影响因素等,通过对外加剂进行优选评价,研究开发了适用于调整井水泥浆体系及配套固井工艺技术,在七中区进行现场应用,固井质量合格率100%,固井质量优质率80%以上.结果表明,该水泥浆的性能参数满足各项固井施工要求,有效解决该区块固井技术难题,为新疆油田老区调整井、油气水活跃井固井做好了技术储备.
-
-
和鹏飞;
边杰;
万祥;
张鑫
- 《第十八届五省(市/区)稠油开采技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调整井作为一种在原有井网基础上补充的新钻井,对于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落实潜力储量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渤海油田计划上产3500万吨,以S油田规模化实施的井网加密调整井对于上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该类油田在钻井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定向井方面深、浅层防碰风险严重、地层方面油藏衰竭压力系统复杂等问题.通过对难点和风险点的深入研究,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通过单筒双井表层预斜、疏松砂岩连续密闭取芯、优选power drive Archer等新工具的、区域化管理模式等措施的应用,成功完成了90口余口井的井间加密调垫作业.
-
-
和鹏飞
- 《2016年度钻井技术研讨会暨第十六届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海上油气开发一直以高成本、高风险著称,做好成本控制是低原油价格时代对渤海钻完井产生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小项目零散调整井作业.为此,在充分认识调整井作业难点、深入分析钻井成本组成的基础上,渤海油田提出利用停产井侧钻新井位,最大化利用老井眼井段,通过油藏工程的可行性论证,优化设计靶点充分探边、释放剩余产能,钻完井工程一路优化定向井轨迹与井身结构,采用钻修机设备、引入国产旋转导向及随钻测井系统,在保证能够实现作业的情况下,充分降低作业成本.最终圆满完成轨迹导向和测井任务,有效实现侧钻水平井着陆.侧钻井整体降本14.7%,产量达到钻前配产的2.2倍,效果显著.
-
-
杨吉祥;
徐淼;
王钰;
常杰;
陈映萱
- 《2015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随着油气田的不断开发,一些油田已进入发开中后期,近年来新疆油田调整井钻井数量一直呈增加趋势.由于在老油区长期注水开采,破坏了地层原来的压力系统,同一口井内多套压力系统并存,油气水处于活动状态,开发后期调整井固井作业中的水窜问题是尚未很好解决的技术难题,因而严重地制约了油田开发战略的实施.针对新疆油田石南21井区调整井固井技术难点、影响因素等,通过对外加剂进行优选评价,研究开发了超细材料水泥浆体系及配套固井工艺技术,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超细材料水泥浆的性能参数满足各项固井施工要求,有效解决该区块固井技术难题,为新疆油田老区调整井、油气水活跃井固井做好技术储备.
-
-
侯力伟;
胡媛媛
- 《2012年钻井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地层的高渗低压性形成的厚滤饼,使水泥与套管的胶结存在"弱界面"现象,并且地层流体的冲蚀破坏使弱界面更薄弱疏松,以致影响固井质量.因此,研究了提高调整井固井质量水泥浆体系,通过抗渗性、宏观力学、声学响应评价实验,得出该体系能够增加水泥石抗渗性、界面胶结强度、声变胶结质量等,使水泥环抗侵蚀能力提高,并能提高高渗层滤饼强度,使其致密,防溶蚀破坏,提高二界面滤饼对水泥环支撑力.
-
-
-
-
-
-
潘彩霞;
田冀
- 《第二届全国油气田开发技术大会》
| 2007年
-
摘要:
中海油已投产海相砂岩油田20个,累积产油已达1.7×108m3,占中海油原油累积产量的65﹪,其老油田平均采出程度达到53﹪,个别油田采出程度甚至达到70﹪,这在国内海上油田开发中是首屈一指的.海相砂岩油藏开发效果良好与其得天独厚的地质油藏条件有关,同时也是不断采取增产挖潜政策的结果.本文总结了海相砂岩油藏增产挖潜的做法,分析了调整井和强化排液两类增产挖潜措施的效果,并指出了海相砂岩油藏今后的增产挖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