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470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光明中医、环球中医药、吉林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赵炳南学术思想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三届夏季峰会暨大健康博览会等;调和阴阳的相关文献由36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玉良、刘玲、周洁等。

调和阴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2.6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6470 占比:97.34%

总计:6647篇

调和阴阳—发文趋势图

调和阴阳

-研究学者

  • 刘玉良
  • 刘玲
  • 周洁
  • 姜德友
  • 张志刚
  • 李翊
  • 杨志新
  • 杨泽
  • 王梦蕾
  • 王玲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力; 武维屏
    • 摘要: 笔者遵循并继承先贤对肝在人体中重要性的认识,发扬先辈论肝治肝的学术思想,将肝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与人体气机、气血、阴阳、枢机、藏象学说等中医基础理论相联系,探索性地提出“调肝五要”。“调肝五要”是调肝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五个方面,也是调肝要达到的目的与要点。“调肝五要”具体包括调达气机、调畅气血、调平阴阳、调理枢机、调和脏腑等五方面,其与具体的调肝方法有别,两者关系表现为要点为纲、治法为目、纲目分明、纲举目张。临证时每个要点均可通过具体治法单独完成,也可几点结合互补。“调肝五要”侧重点虽有不同,但总以恢复肝正常的生理功能为目的。其中调达气机助肝用,调畅气血体用通,调平阴阳除风火,调理枢机两相助,调和脏腑共协安,方向确定任自选。“调肝五要”的提出有助于从整体上构建调肝框架,便于各科应用,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 苏金宇; 杨明杰; 王洋; 高杉; 于春泉; 雒明池
    • 摘要: 本文总结了雒明池教授运用平胃散加减从寒热辨治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慢性胃炎属中医“胃痛”“痞满”范畴,雒明池教授诊疗此病纵观整体,强调首辨病家的寒热虚实,以调和阴阳为处方原则,常施以平胃散加减,御繁以简,每获良效。平胃散乃燥脾土和胃气之良剂,若晓其病源,精准辨证,临证灵活化裁,则着手成春。
    • 游燕; 王丹凤; 袁君; 华秋琴
    • 摘要: 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机能的逐渐退化,常会出现月经不调、潮热盗汗、性欲降低等各种躯体症状,更易出现神经精神症状[1]。失眠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问题,约占39%~70%,症状轻重不一,持续时间不一,使其生存质量明显下降[2-3]。当前,西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多选用镇静安眠、激素替代疗法等,虽然有一定效果,但长期预后不佳,且会导致患者药物依赖和副作用,影响其治疗依从性[4]。近年来,祖国医学对围绝经期失眠的治疗获得极大进展,整体辨治,取得很好疗效[5]。中医认为,本病因绝经前后女性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虚损,精血不足,阴虚阳亢,阳不入阴所致。宜调和阴阳、滋肾补肝、宁心安神。滋癸调更安神汤是导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相关理论所制定的滋清兼具方,本文以其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黄超颖; 孙伟芬
    • 摘要: 孙伟芬教授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经验丰富,对治疗原发性肝癌有着独特的见解。孙伟芬教授认为中晚期肝癌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治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大纲,调整脏腑阴阳为宗旨;从疏肝理气、调养脾胃,五脏并治、滋养肝肾,以平为期四个方面着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文结合临床案例介绍孙伟芬教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证经验。
    • 刘南阳; 马丽娜; 张帅; 李浩
    • 摘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阵发性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潮热面红、眩晕耳鸣等一系列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脏躁”“百合病”范畴,以肾精亏虚、阴阳失调、冲任气血不足为基本病机。甘味药是指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养阴生津药及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的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导师李浩教授认为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调和阴阳、补益气血、缓急的作用,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相契合。临床多以甘味药或甘味药为主的方剂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同时注重酸甘化阴、辛甘化阳、甘温益气、甘寒养阴的配伍原则且疗效显著。本文旨在阐述甘味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理论基础,希望能为临床提供帮助。
    • 王军; 马融
    • 摘要: 马融教授将癫痫病机从阴阳根本进行分析,认为诱因引动阴阳失调致使气血逆乱是癫痫的根本病机。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各种病因导致阴阳失调,时而遇得可加剧阴阳失调的诱因,则气血逆乱,发为癫痫。临证尤其重视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所表现出的阴阳失调特点,拟“调和阴阳法”治疗小儿癫痫。此法既可减少癫痫发作,又可提高患儿日常生活的质量。
    • 孟庆鸿; 刘姝伶; 张泽涵; 连雅君; 汤菲菲; 程发峰; 王雪茜
    • 摘要: 不寐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本文通过分析睡眠生理、不寐的病理变化,对《伤寒杂病论》中涉及不寐的条文进行梳理,探究张仲景在治疗不寐中运用“调和阴阳”理论的要点:①针对阴阳偏盛/偏衰所致的阴不涵阳型不寐,以栀子轻清宣郁阳、龙牡沉降敛浮阳、百合养肺阴、酸枣仁补肝阴、小麦滋脾阴、阿胶坚肾阴;②针对有形实邪所致的阴阳失交型不寐处方灵活,不拘泥于一方一药,针对病因病机遣方用药,如瘀血阻滞则活血逐瘀,痰饮闭窍则化痰开窍,水饮为患则淡渗利水,食积内停则通腑泻热,湿热中阻则辛开苦降。
    • 杭小涵; 李雪; 杨碧莲; 李楠; 孔宇虹; 张烨; 李元文
    • 摘要: 本文认为“毒”为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原因,毒为邪之渐,为无用之物、满溢之物,内外毒入于血分,发于皮肤,“毒”可分阴阳;“瘀毒互结”为本病的病机,瘀贯穿银屑病发展始终,血气否涩,瘀从毒结,瘀久蕴毒,瘀毒结聚;“虚”为本病的发病基础,以肝肾亏虚,阴血不足为本,加之脾肾阳虚,卫外不固;正气不足,邪气居之,虚损生积,瘀毒互结,导致本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临证用药谨守病机,立解毒活血之法,分期而论,侧重不同,同时寒热并用,调和阴阳,顾护脾胃,为临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提供新思路。
    • 范晓良; 张纯; 傅跃青; 郭志丽; 王旭焘; 蔡泳
    • 摘要: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根据古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人相应”等养生治疗原则,并结合现代透皮给药系统理论,选择相应药物,在特定腧穴上进行贴敷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使药物在穴位被吸收,具有药物和穴位双重作用,是针灸学与方药相结合的产物[1]。
    • 刘绍贵
    • 摘要: 清明、谷雨时节,时处晚春(暮春)或季春之际,在此春夏交替之季,其节气在气候、物候、农事与养生等方面均有独特的涵义。清明养肝,兼顾他脏清明节,亦称“寒食节”。所谓清明,即天清地明。一般说来,其时冰雪消融,桃红柳绿,草木青青,万物欣欣向荣,气温逐渐回升,人体内肝气渐旺。从养生角度讲,虽仍应养肝护肝,但不宜过多补肝,应以调理脾胃兼顾肺肾、调和阴阳、扶助正气为养生重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