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读者批评

读者批评

读者批评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专利文献85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化月刊等; 读者批评的相关文献由157位作者贡献,包括田源、洪涛、张海英等。

读者批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66.00%

专利文献>

论文:85 占比:34.00%

总计:250篇

读者批评—发文趋势图

读者批评

-研究学者

  • 田源
  • 洪涛
  • 张海英
  • 贾壮丽
  • 邓苡希
  • 丁国成
  • 严灿华
  • 仲雷
  • 何利娜
  • 保尔·佛朗西斯·威博斯特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傅蝉妮; 马玥; 刘心怡; 周朋
    • 摘要: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蓬勃发展,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本研究旨在以李子柒系列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读者批评的角度出发,探究其短视频走红海内外背后的原因,以期为中华传统文化外宣提供一些经验借鉴。经对李子柒的短视频与其他同类短视频比较,我们发现李子柒的短视频在表现手法、内容选材、传播视角、文化理念四个方面的经验较为突出。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建议文化外宣时可以基于优秀的视听呈现,扎根生活寻找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文化构建,同时借助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互为补充的模式,使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时行稳致远。
    • 田源
    • 摘要: 1940年代西南联大诗人的诗歌读者批评,尝试发掘悲剧生成机制,再现多重灾难面貌。西南联大诗人以好奇心思变更悲剧场景的洞察视点,驱动人间冷暖的痛心凝视,并引发温情脉脉的关爱想象。冯至、杜运燮、郑敏基于悲苦意志批评诗歌,指向脆弱的芸芸众生而潜入灵魂挣扎的焦灼境地,反思了生命形态。西南联大诗人的痛楚是现代社会人类孤苦处境的诗意写照,日积月累,难以愈合,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颓废”诗学契合,读者批评的文献发掘与意义建构,演绎着大后方抗战语境中新诗传播的现代性质素。
    • 王宗辉
    • 摘要: 作为一名从“现代”跨入“当代”的武侠小说作家,还珠楼主(李寿民)在共和国成立前后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创作转型过程。从成立之前“三则互文的读者批评”,到成立之后“三次正名的自我言说”,构成了还珠楼主的一段批评接受史。只是还珠楼主的创作转型并不成功。创作转型是共和国成立之后普遍性的文学现象,无论是通俗文学作家,还是新文学作家,都受到影响。即是说,在共和国的历史语境之中,通俗文学作家与新文学作家构成了一种互为镜像的关系,彼此均折射着那一段历史图景。
    • 仲雷
    • 摘要: 1921年伊始,全面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文学研究会首个会刊,取消了文言诗词的发表而转向倡导、刊发白话新诗,对早期新诗的传播产生积极影响。《小说月报》深度介入现代传媒空间的建构,将域外诗歌作为新诗探寻的重要资源,翻译与评介并举,为国人输入现代观念,突破了新诗的表现范围,表现出对"诗歌"的现代想象;《小说月报》搭建展示新诗创作试验的平台,大力扶持新诗作家,注重培育新诗读者,并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探讨诗学观念与艺术形态,拓展新诗的传播空间,在公共性的场域中,为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与新诗知识增长提供了可能。
    • 田源
    • 摘要: 1920—1930年代象征派诗人诗歌蕴含感官式“颓废”趋向,它们几乎成为了现代读者的阐释焦点。通过对民国报刊史料的搜集整理,发现象征派诗人在读者批评文献中大多被描摹为浪人形象,飘荡无依的足迹,触发苍凉悲苦的人世感慨,形成压抑、彷徨、落魄的“颓废”感受,抚今追古让感伤心绪获得一丝慰藉,然而今非昔比的巨大落差强化了落寞的氛围。由此滋生的女性刺激,引发“颓废”的官能颤动,阴柔嬗变的女性气质与“颓废”的审美意识不谋而合。苦闷矛盾的刺激效应,加剧“颓废”的神经分裂,酒泪与死亡的深层“颓废”产物逐渐生成,诗人们借此获得暂时的麻痹与宁静。象征派诗人诗歌的“颓废”趋向,既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又受制于昏暗的国家现实,历史语境与人生经历契合,生成读者批评的“颓废”审美风格。
    • 田源
    • 摘要: 中国象征派诗歌在现代文学报刊里,具有女性化的"颓废"气质,与之关联的读者批评呈现出鲜明的女性色彩.作为流浪者的中国象征派诗人,疲惫倦怠的肉身亟待抚慰,散发着迷迭香味的女性激起诗人内心的阵阵涟漪,他们起初通常难以抵御异性的魅惑,甚至在诗作中流露"颓加荡"的感官狂欢.然而,兴奋的神经在短暂的刺激麻痹过后,逐渐摈除芬芳的吸引力,接踵而至的是毒药祸水般的女性拒斥,模糊的性别意识重新分化清晰.通过诗学文献的钩沉,从新诗传播接受的视角出发,厘清两种既截然对立又相互融合的性别关系,展开中国象征派诗歌的"颓废"图景,引领崭新的现代诗学风格.
    • 田源
    • 摘要: 1920—1930年代象征派诗人诗歌蕴含感官式"颓废"趋向,它们几乎成为了现代读者的阐释焦点.通过对民国报刊史料的搜集整理,发现象征派诗人在读者批评文献中大多被描摹为浪人形象,飘荡无依的足迹,触发苍凉悲苦的人世感慨,形成压抑、彷徨、落魄的"颓废"感受,抚今追古让感伤心绪获得一丝慰藉,然而今非昔比的巨大落差强化了落寞的氛围.由此滋生的女性刺激,引发"颓废"的官能颤动,阴柔嬗变的女性气质与"颓废"的审美意识不谋而合.苦闷矛盾的刺激效应,加剧"颓废"的神经分裂,酒泪与死亡的深层"颓废"产物逐渐生成,诗人们借此获得暂时的麻痹与宁静.象征派诗人诗歌的"颓废"趋向,既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又受制于昏暗的国家现实,历史语境与人生经历契合,生成读者批评的"颓废"审美风格.
    • 田源
    • 摘要: 通观1920-1940年代读者对象征派、左翼、"现代派"和西南联大诗人诗歌批评,"颓废"诗学的审美意识在新诗流派更替的基础之上,呈现出新奇—叛逆—时尚—异化的范式转变的趋势.借助民国报刊史料文献的集成与梳理,考察不同层次的读者迥异的批评动机、趣味、视野等要素,我们认为,在历史语境与时代精神的制约下,"颓废"诗学的审美意识恪守从点到面的辐射法则,其演变的轨迹特征彰显出新诗的现代性诗学质素.
    • 田源
    • 摘要: 王独清受到后期创造社的话语突变影响,新诗创作摄入大量的革命元素,诗歌风格看似同早期个人主义的唯美、浪漫、象征决裂,实则主调依然是"颓废"的旋律.异域流浪的感伤情绪与革命的迷茫认知混杂,看似渴求以英雄的昂扬姿态突围,却进一步增强了悲观主义的情感体验,演变为空中楼阁的政治观念,落魄的贵族情结与火热的民众情绪格格不入.梳理1929-1934年间的有关读者批评,将有助于透过王独清新诗流变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把握其背后的实质及其特点.
    • 马婷杨
    • 摘要: 改编自紫金陈小说《坏小孩》的网剧《隐秘的角落》在2020年上半年掀起了一轮不小的讨论热潮。该剧巧妙地规避了文学作品影视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在原著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这种创作不是简单对原著的改编,而是结合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以及主流价值观进行的一次再创作。而《隐秘的角落》之所以爆红网络并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该剧在顺应读者期待视野的同时也在颠覆着读者的期待视野;第二,创作团队在剧情、人物、语言、空间等方面设置空白点,给予读者以充分的想象创造空间;第三,相较于原著,该剧更加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给予观众更正面的价值导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