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读编往来

读编往来

读编往来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59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体育、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9篇、专利文献15493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看世界、聪明泉、教育界等; 读编往来的相关文献由51位作者贡献,包括五月、黄天云、邵露露等。

读编往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9 占比:2.26%

专利文献>

论文:15493 占比:97.74%

总计:15852篇

读编往来—发文趋势图

读编往来

-研究学者

  • 五月
  • 黄天云
  • 邵露露
  • 龙喜场
  • Juxi(美编)
  • Nicolas
  • 五语小编
  • 余伟农
  • 冀志国
  • 冯秋玲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作为《教育家》的忠实读者,收到第4期崭新的杂志,闻着墨香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12大类39篇文章,我用了两天的时间精心读完。杂志内容丰富、理论先进、思想鲜明,可借鉴、可参考、可复制,对我这位在乡村学校工作二十多年的农村教师有很大的帮助。
    • 陈晓红
    • 摘要: 与《教育家》杂志结缘多年,每期内容都让我有新发现,给我带来灵感。拿到2022年第3期杂志,我被《储蓄赋能,架起幼小衔接彩虹桥》这篇文章吸引。幼儿园一直非常重视幼小衔接,在大班第二学期,我们会有“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通过不同方式让幼儿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他们对小学的向往。我们也会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家长,让他们知晓幼儿园和小学学习方式的不同。
    • 胡盼
    • 摘要: 在我看了《教育家》4月刊第2期的文章《人生自古谁无“错”》后,脑海里闪出了一句话一懂得通融,方能从容。日常中不难发现,公开课上老师一问,学生就答,一答就对,然后课堂上响起了一片掌声。但我认为这样的掌声没有发挥它该有的作用。反观华应龙老师的课堂上,掌声给的是答错或者犯错的学生,肯定学生的错误中有价值的地方。这样的掌声是真实的,给了该给的人,鼓励了该鼓励的人。
    • 张禹
    • 摘要: 《教育家》5月刊第2期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听,她的教育在“唱歌”》一文。文中郑英老师说道,她每天都会慎重地回复“家校联系本”中学生的留言,或引导、或开解,认真聆听学生心声。记得刚工作时,我所任教的某个班级里有类似的留言簿,不过主要是学生间相互留言,偶有班主任在上面回复。现在想想,这个留言簿也可以作为师生沟通的一种方式,在全校推广开来,这样既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师生的幸福感,又能锻炼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 黄天云
    • 摘要: 读完《教育家》6月刊第二期的第一感受是,有见识、有深度、有智慧、有感动。本期专题报道聚焦“跨学科学习”,这是一个极具热度和未来性的话题,是我们前进和努力的方向。从跨学科发展到未来的学科整合,这是一条必然路径。本专题从“跨学科”的本质内涵说到应用实践,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引发了我作为一个实践者的思考,“跨学科学习”的落脚点应在何处?
    • 黄天云
    • 摘要: 《教育家》2022年5月第4期聚焦于“四新”变革和“智慧教育”,访读学者皆是在“四新”变革中。极具典型性大学的校长和重要人物。专题从“天大方案”“深大路径”谈到“大文科视野”,令人受益匪浅。本期“四新”专题中闪烁着教育智慧.的光芒,其中《敞开即尊重》一文中,给我震撼最大的一句话是:“教育,就是当你忘记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后剩下的东西”。在《教育需用生长看待并解决问题》一文中,钱旭红校长亦秉持了相似的观点一“ 教育可能存在的最大偏差,就是把教育等同于知识。”
    • 王宏亮
    • 摘要: 翻阅7月第2期《教育家》,一篇篇匠心独运的文章,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教师的温度,触摸到了中国教育的底色。我最喜欢的栏目是“专题报道”。“丧文化”是网络时代、后疫情时代映射青少年心理实际的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亚文化形式。我的学生中也常有人小小年纪发牢骚,“别务力了,没用的”“什么都不想干”等。作为基层教育者,我也一度杞人优天,觉得“丧文化”是损害青少年心智的毒药。
    • 程金甫
    • 摘要: 在生活中发现教育契机,在生活中检验所学,是使教育源自生活、通过生活、回归生活的良性闭环。《教育家》7月第3期中探讨的“为生活而学”话题,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诠释。在《跟随生活的节奏,一步一步慢慢走》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的“激生活之趣,创有‘玩味’的环境”给予我很大启发。
    • 翁豪华
    • 摘要: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教育家》就像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每次与之相逢都是一场心灵之交。九月第二期的“死亡教育”专题观点新颖、设计独具匠心。死亡教育有利于破除青少年对死亡的恐惧感,从而更好地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编辑部高屋建気,由暑期热映的《人生大事》出发,引入一直以来为人们所忽略的“死亡教育”话题,并为开展死亡教育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
    • 刘岩
    • 摘要: 《教育家》9月第3期《巧用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一文短小精悍、发人深省。作者论述了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一,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民间体育游戏材料多来源于生活,大多由手.工制作而成,教师可抓住此特点引导幼儿动.脑、动手。此外,民间体育游戏具有包容性,教师可给予幼儿充分的创造空间,调动幼儿深度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