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语义角色

语义角色

语义角色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41篇,主要集中在汉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2281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现代交际、湖南城市学院学报、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六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会议、第十一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等;语义角色的相关文献由35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国栋、刘顺、双文庭等。

语义角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1.44%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2281 占比:98.46%

总计:12473篇

语义角色—发文趋势图

语义角色

-研究学者

  • 周国栋
  • 刘顺
  • 双文庭
  • 孔芳
  • 袁毓林
  • 亢世勇
  • 刘清堂
  • 劳传媛
  • 吴林静
  • 吾买尔江·库尔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袁毓林; 曹宏
    • 摘要: 该文首先介绍《动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体系结构与理论背景;然后,介绍该词典所区分的8种动词小类及其定义;重点介绍该词典为动词所设置的22种语义角色及其定义,由这些语义角色的不同配置而造成的20来种句法格式及其例句,及其所考察的动词的9种主要的语法功能及其对于该词类的隶属度;最后,给出该词典的检索系统的界面截图,交代其相应的纸质版本的情况。
    • 王连盛
    • 摘要: 文章基于"死"的使用环境,对补语"死"的语义特征演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多义构式"V+死"由典型成员到非典型成员的扩展过程.研究发现,"V+死"搭配的宾语由生命体受事到非生命体受事再到生命体或非生命体对象,最后到生命体对象,能够进入的动词由强动作、强致使性动词到弱动作、弱致使性动词再到心理动词和性质形容词,搭配的主语由生命体施事或非生命体致事到只能为生命体施事再到生命体感事.而"V+死"的扩展,则包含"V+死1"到"V+死2"再到"V+死3"和"V+死1"到"V+死1/4"再到"V+死4"两条路径.
    • 崔越
    • 摘要: 从构式语法角度对上古汉语[食+宾语]这一构式中宾语的语义角色,以及"食"与宾语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后认为,宾语可以是受事、役事、施事、来源、处所、工具等,"食"所在构式表达"给……吃"时,应区分主语是指人还是指物,两种情况下语义格组配不同,分别是[使事+食+役事]和[受事+食+施事],这样的语义格组配情况使句意表达"给……吃",并不一定是"食"自身由自动到使动用法的变化而带来的.最后我们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上古汉语[食+宾语]和现代汉语[吃+宾语]进行了比较.
    • 卓聪
    • 摘要: 韩理德的系统功能语法,通过及物性分析对句法和语义的联系进行了研究.该理论认为小句由参与者,过程和环境组成,而小句的基础意义也是源于这三个成分;费尔默提出的格语法体系,开启了句法——语义研究的新视角,对语义参与者角色进行了系统详尽的分析.该文结合实际例句,对系统功能语法与格语法下句子语义参与者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并探寻其原因.
    • 卓聪
    • 摘要: 韩理德的系统功能语法,通过及物性分析对句法和语义的联系进行了研究。该理论认为小句由参与者,过程和环境组成,而小句的基础意义也是源于这三个成分;费尔默提出的格语法体系,开启了句法——语义研究的新视角,对语义参与者角色进行了系统详尽的分析。该文结合实际例句,对系统功能语法与格语法下句子语义参与者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并探寻其原因。
    • 卢达威
    • 摘要: 话题的延续和转换是篇章中重要的语用功能.该文从句首话题共享的角度对话题延续和转换进行了分类,分为句首话题延续、句中子话题延续、完全话题转换、兼语话题转换、新支话题转换五种,进而对话题转换的特殊情况——新支话题展开研究.基于33万字的广义话题结构语料库,该文对新支话题的句法成分、语义角色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句法成分分析发现,宾语从句或补语从句主语、主谓谓语句小主语、状性成分起始句主语、句末宾语、连谓句非句末宾语、兼语句兼语、介词宾语甚至状语等都能成为新支话题,从而引出新支句,其中,句末宾语作为新支话题的情况最多,但未发现间接宾语作为新支话题的情况;语义角色分析发现,大部分主体论元(施事、感事、经事、主事)和客体论元(受事、系事、结果、对象、与事)及少数凭借论元(方式)和环境论元(处所、终点)能成为新支话题引出新支句.同时,系事和受事成为新支话题的情况最显著;施事、结果和对象次之;原因和目的等论元难以成为新支话题.该文的研究揭示了句法、语义对话题转换这一语用现象的一种可能的约束途径,有助于人和计算机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篇章的话题转换机制,以期将这种语用现象逐步落实到语义直至句法的形式中,最终实现计算机对话题转换的自动分析.
    • 姜凌昊; 王兴芬
    •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话题识别方法在发现热点话题中存在低效率、实时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依存句法分析和语义角色标注的领域新闻文本热点话题识别方法。实验数据集选用人工标注的领域新闻文本,将依存句法分析和语义角色标注用于主谓宾实体三元组抽取。对该方法分别和单纯的基于语义角色标注实体关系抽取以及MA-LDA主题抽取模型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该方法的精确率、召回率、F值3个指标更优,尤其是含有动宾关系的领域新闻文本中,精确率达到90.64%。
    • 彭玉海; 田欣欣
    • 摘要: 题元重合是一种独特的词汇语义、句法语义乃至认知语义现象,它为语言语义研究提供了颇具新意的分析视角、分析层面和分析手段.本文首先从内涵界定、特征描写、实质分析以及概念关联等几个方面对题元重合现象展开讨论,进而基于题元与动词语义及句子结构的密切联系,以整体事件语义中的题元为描写单位和对象,从动词情景事件和动词句式两方面着手,对题元重合的语义功能表现做进一步探讨,以观照其在事件范畴语义、句式语义中的特殊地位和运用价值,借此深化题元理论和词汇句法理论研究,从题元角色解读和功能语义分析维度对动词语义问题做出新的阐释.相关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题元理论和语义角色理论本身的认识,同时对于动词事件语义、句子语义分析以及动词精细化语义描写也大有裨益.
    • 王诚文; 钱青青; 荀恩东; 邢丹; 李梦; 饶高琦
    • 摘要: 动词语义角色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相关的语言资源也在逐步构建.对于汉语而言,国内大部分工作集中在语义角色标注上.该文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三元搭配的动词语义角色知识表征形式,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语义角色分类体系.在该体系指导下,对汉语动词进行了穷尽式的语义角色认定及相关知识加工,以构建汉语动词语义角色知识库.截至目前,该工程考察了5260个动词,加工了语义角色及引导词的动词数量为2685个,加工认定语义角色4307个.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