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文献在201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专利文献3159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前线、实事求是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文献由11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锡喜、宋朝龙、钟明华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 占比:3.45%

专利文献>

论文:3159 占比:96.55%

总计:3272篇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文趋势图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研究学者

  • 陈锡喜
  • 宋朝龙
  • 钟明华
  • 严书翰
  • 余金成
  • 刘新刚
  • 周前程
  • 姜国敏
  • 孙绍勇
  • 岳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余金成
    • 摘要: 西方文化体现为人类大脑组织所形成意识能力的发展形态,中华文化体现为人类群居方式所形成合作能力的发展形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使民族史转变为世界史以来,西方文化引领了工业化进程,其优胜劣汰机制也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融合了个人意识能力和国家合作能力,创造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家国一体理念相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 竟辉
    • 摘要: 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从具体的实践展开来看,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其首要前提就是必须确立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以防止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抽象化、庸俗化、表面化。综合来看,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应当遵循整体性继承、批判性借鉴、创新性发展、人民性贯通和方向性引领等原则。正是遵循和坚持这一连串互相衔接的基本原则,为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明确了路向,提供了依据。
    • 韩庆祥
    • 摘要: 人们实践活动的成败,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认识并解释世界,首先要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21世纪世界的“时代特征”,可概括为“两个大局”交织互动及其导致的“不确定”和“重构”。面对“不确定”和“重构”的世界,迫切需要人们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逻辑加以认识并给出哲学解释,谁能给出合理的哲学解释,谁就能掌握解释21世纪世界的理论话语权。构建解释21世纪世界的哲学理论并掌握话语权,就成为当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21世纪的世界可以成为世纪性、世界性理论创新的金矿。这意味着要在守正继承和创造转化以往所有解释世界的理论的前提下,创新性发展反映21世纪世界之时代特征的新的哲学理论,而且这种理论能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和引领时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掌握历史主动,进而引领21世纪的时代与世界。
    • 房广顺; 张宇
    • 摘要: 坚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基本经验。这是由理想信念的价值规定和精神支柱作用决定的,反映在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创造。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任务,更要以铁一般的信仰信念,以自觉自信、守正创新的精神进行理论创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 刘同舫
    • 摘要: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践淬炼而成,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全球发展样态的理论化表征,实践与理论、历史与当代、中国立场与世界格局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张力构成这一理论话语的内在规定。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处理好实践与理论的张力关系,在“拉近”与“拉开”理论和实践间距的过程中形成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自我主张”;要处理好历史与当代的张力关系,在对马克思主义“原本”“副本”的继承和借鉴中厘定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时代创新边界;要处理好中国立场与世界格局的张力关系,在审慎把握21世纪马克思主义概念“宽泛性”的前提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有重点的相互促进;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张力关系,在整体性与学科化的视域融合中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质量发展。只有通过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多重张力的辩证把握,才能不断明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创新进路。
    • 阮华容
    • 摘要: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蕴含了特定的时代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共同进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直面时代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实践需要,剖析困扰当今国际社会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文明赤字、制度霸权等问题,在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形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标志性成果,其他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对其作出了有益探索。21世纪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化解当下各种矛盾分歧,凝聚人类价值共识,为世界和平、发展、治理、文明和制度提供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杜黎明; 徐淇鑫
    • 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探索道路到走顺走好初步定型道路,从事前系统设计到事后比较并在实践中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从适应国际规则实现自我发展向维护和完善国际规则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转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的实践逻辑既蕴含在习近平个人的实践历练之中,也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之中;其理论逻辑凝结在价值立场之中,体现在具体内容的“基本原理+现实问题、中国实践+理论创新”的创新方法之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重在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和主要贡献者地位,拓展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深化对“两个确立”的理解,把全党意志、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 王连杰; 丁晓强
    •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蒙的历史演进具体表现为:“五四”启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奠定了逻辑基础;新启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提出提供了认知基础和舆论准备,并为随后的延安整风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真理标准”启蒙开启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蒙的基本经验表现为“三导”,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为引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蒙既是连续的,又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一轮启蒙必将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思想动力。
    • 陈培永
    •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过程,因此也必然是会实现飞跃的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离不开特定的客观条件、时代背景的支撑,还要有历史主体积极发挥能动性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既包括理论成果的飞跃,又包括实践成果的飞跃,是理论成果飞跃与实践成果飞跃的统一。实现飞跃的理论成果之间是继承发展的关系,新的理论成果孕育于前一理论成果中,在其中生成并渐渐成熟,取得独立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每一次新的飞跃,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贡献密不可分,这对理论工作者的启示是,坚持文本解读、基本原理阐释与回应时代问题相结合,自觉以独到的学术研究成果助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
    • 黄其洪; 方立波
    • 摘要: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重大理论创新,它包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的国外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目前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内容以及怎样发展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绕不过去的问题。在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前,必须首先把握好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维度,即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价值维度,这三者缺一不可。理论指导实践发展,实践的发展推动理论的进步,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解放人类的价值理念。只有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处理好理论、实践和价值三者间的关系,才能够在21世纪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新的高度,将社会主义实践推向新的阶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