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语义泛化

语义泛化

语义泛化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76篇,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学、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023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才智、青春岁月、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5年全国情报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等;语义泛化的相关文献由19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治平、鲁修红、侯昌硕等。

语义泛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1.7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023 占比:98.29%

总计:10197篇

语义泛化—发文趋势图

语义泛化

-研究学者

  • 李治平
  • 鲁修红
  • 侯昌硕
  • 刘洋
  • 刘焱
  • 吴忠齐
  • 吴燕侠
  • 宋培杰
  • 岳军
  • 张宇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丁健纯
    • 摘要: “×味”是一种构词能力很强的词模形式,“×”以名词和形容词为主,其语义经历了由表示食物的味道和气味到表示事物内在性状特征的泛化过程,泛化的路径为主体由[+食物]泛化为[+事物],范围由[+外在属性]泛化为[+内在属性],方式由[+感官认知]泛化为[+心理认知],其语义泛化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来实现。
    • 丁爱玲
    • 摘要: 位于指人名词后的“边”集中见于吐鲁番出土契约,这类“边”性质上是处所词,功能上表示指人名词所指称实体的区域投射。经考察发现,“名指人+边”最初多见于东汉译经,发展于中古译经。这类“边”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时演变和语义泛化的过程,“边”最初位于普通名词后,表示物体关系部分;随着“边”前的普通名词变为处所名词,后附于该名词的“边”也带上了处所义,它从表示某事物的边缘部分进一步引申指称该事物边缘以外的面积。“边”逐渐脱离关系范畴,进入空间区域范畴。“边”作为处所词的用法固化后,也可用于定位以指人名词为核心的区域,此时的“边”也逐渐发展成一个泛用的处所标记。
    • 肖璟怡
    • 摘要: "内卷"是2020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其作为行业语在流行过程中依次经历了隐喻性语义泛化的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中"内卷"的意义逐渐含混并能表达多种消极情绪。与此同时,"内卷"的句法功能也在不断增多,并有产生词族的倾向。"卷"作为动词"内卷"的同义词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虽然独立性还不强,但是有能够独立运用的趋势。"内卷"一词在传播中激发了人们的身份认同并体现了网络情绪的标签式表达。它虽是典型的消极网络热词,并伴随有"丧文化"的氛围,但它不完全在传播消极情绪,而是表达出当代年轻人群的一种自嘲式奋斗的心态。
    • 罗琭昕
    • 摘要: 当代汉语"刷"出现新变并扩散出"刷X"词群。"刷"语义扩展路径包括:凸显动作结果,使其新、使其满、使其清,对应出现刷新义、充斥义、清除义;凸显动作过程,强调短距离上下移动,衍生出扫描义、浏览(看)义,强调动作频次多、对象数量大、总体速度快,对应出现反复义、批量义、快速义。"刷"可搭配对象范围扩大,甚至出现了语义较空泛的使用义,类似于英语"DO"。"刷"与数量结构搭配复杂,"数词+刷"序数解读归因于"第"的隐匿与词语简缩的双音节化倾向,并默认存在至少两次相同行为事件。泛化动因包括:动作联想的相似性,搭配对象的新变,数量搭配的有界性对应,语用类推的强势效果,语言的创新、经济性要求,新媒体的传播与推动。
    • 薛玲蓉
    • 摘要: 流行语“神仙XX”自2018年底出现到现如今再度被高频使用,可谓不衰反盛,充分满足了人们的表达需求。在网络语境下,“神仙XX”发展出了很多新用法,通过对这些搭配用法加以考察,并分析其语义泛化及流行原因,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正确理解并使用这一流行语。
    • 吴玲竹; 何亮
    • 摘要: 网络新词“上头”来源于动词“喝酒后引起头晕、头疼”,通过隐喻发展出“失去理智,冲动”义,后由于焦点事件语义泛化,产生“沉迷,喜爱”义;在句中常做定语、谓语和补语,句法位置上由动词向形容词虚化;随着语义的发展,其感情色彩也由贬义演变为褒义,具有强烈的主观评价义,夸张的修辞功能和丰富的表情功能。在“正反对称”语言补充机制的作用下,带有否定色彩的“下头”一词也随之产生。
    • 朱敏
    • 摘要: “横竖”从魏晋时期的形容词临时组合到元代逐渐演变为情态副词,这一语法化过程也是其客观意义逐渐减弱、主观意义逐渐增强的主观化过程。具有确认、评判、推测等多种表达功能的“横竖3”可出现于现实句和非现实句中,而表决心的“横竖4”则只出现于非现实句中。与之相关的反义对立式情态副词的表达功能有五类:加强确认、表达决心、表达推测、表达评估、表达感叹。
    • 朱志勇; 韩东时; 李瑾皓
    • 摘要: “躺平”一词近来在网络上热度持续高涨,其语义发生变化的背后体现了一定的语言学规律。从认知隐喻视角出发可探讨网络热词“躺平”的语义泛化过程和语义泛化的隐喻机制。分析发现,“躺平”经过隐喻机制作用后,其表示动作的语义特征减弱,行为态度义增强。同时,在隐喻跨域映射的作用下,“躺平”一词的构词形态和语用功能得到了深化,不仅可以用以描写评价客观事实,也能用来自嘲和调侃以表人们的心理特征。
    • 谭志文
    • 摘要: 近来,表达式“X它不香吗”盛行于网络。该表达式是一个否定反问句,在语法上,变项“X”的类型主要包括名词和名词性短语、不及物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及主谓短语;在语义上,该表达式受变项“X”的内容变化和核心词语“香”的语义演变影响,从具体义泛化为抽象义;在语用上,该表达式具有主观肯定、否定调侃、推荐建议的功能。该表达式的形成受句型变化、隐喻认知、语言模因、网络环境和网民心理这些因素的影响。
    • 吴燕侠
    • 摘要: 名词“阴功”作为粤方言民俗词,与“阴德”同义。在粤方言中,“阴功”可置于句中、句首和句末,与动词、否定词、副词和语气词搭配,其语义由指称义向性状义到表“惊呼、劝阻、无奈”情感义转化。从语法-语用互动视角观察,句法位置是说话者认知情态表述的参照点,“阴功”句法位置的游移是实词虚化的表现。在语用推理机制下,“阴功”表示“没有人私下为自己做好事”的语义被固化下来,并用作“阴功”的语义表达。同时,“够/好阴功”等突显“私下的、不利的”的语义,与语气词“啊、咯、啰”等搭配使语义进一步泛化,最终获得表达主观情感和认知情态的语义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