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事理

事理

事理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3年内共计60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伦理学(道德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3篇、专利文献88篇;相关期刊380种,包括共产党员:上半月、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初中生优秀作文等; 事理的相关文献由756位作者贡献,包括方裕谨、张辰、彭梁英等。

事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3 占比:85.36%

专利文献>

论文:88 占比:14.64%

总计:601篇

事理—发文趋势图

事理

-研究学者

  • 方裕谨
  • 张辰
  • 彭梁英
  • 本刊编辑部
  • 王艺丹
  • 赵帅
  • 龚小刚
  • 星云大师
  • 潘司晨
  • 王红凯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李伯聪
    • 摘要: 传统命名的20世纪的“语言转向”和“语言哲学”由逻辑学家弗雷格和罗素开创,其基本特征和首要创新方向是“新逻辑转向”和“新逻辑哲学”。由于现代语言学在20世纪末期迅猛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科学的带头学科,这就形成了在21世纪需要开创“语言学哲学”的新形势。在研究“人”的哲学时,必须同时研究个体之“人”、团体之“人”和作为人类之“人”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为此不但必须研究专名和摹状词,而且必须研究人称词的语言学哲学问题。必须把“事”升华为哲学范畴。在研究“事”的哲学时,不但必须关注动词和副词的语言学哲学问题,而且必须关注句型——首先是与“主—系—表”句型不同的“主—动—宾”句型——的语言学哲学问题。在研究人理和事理时,复数人称词、篇章语言学、华严宗关于“理事无碍”和“事事无碍”的观点都值得引起关注。
    • 雷磊
    • 摘要: 推理和说理可以进行狭义上的界分。司法裁判既要进行严缜的推理,也要展开有力的说理。推理关注的是裁判的有效性问题,要求将法理和事理相结合,合乎逻辑地推导出裁判结论。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都需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推理规则,在推理展开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必须阐明事理、释明法理。说理关注的是裁判的说服力问题,要求讲明情理、讲究文理,彰显司法的人文关怀。说理也要服膺于法律论证的基本要求,即做到目标清晰、逻辑严密、言辞有度。法理和事理是司法裁判的基础,而情理和文理则是对它的补强。
    • 蔡家和
    • 摘要: 理、气之孰先孰后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宋明理学的核心人物朱子,曾主张“理先气后”一说,至清儒则有反宋、明之趋势,如王船山即对朱子有所反省,改曰:先有器,再有器之理!此二贤之说看似对反。而作为“当代新儒家”的唐君毅先生,个性融合,合会二贤之说,分辨了历代以来关于“理”之诠释,归纳而为“理”之六义。在唐先生看来,船山特重事之理,故曰器先理后,而朱子之理,是为性理,即是说,先有道德生命之体会,之后才有天地之理,彼先在之道德性理亦能引领气化世间往道德理想前行,故曰理先气后。唐先生认为二家之“理”各属不同之系统与表现并逐一剖析,遂令双方各美其美,各具优势。
    • 李桂奎
    • 摘要: 从古人的“事理”喻说,到今人的“学理”言说,人们对小说之原初形态和面貌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探索。大致说,古人主要采取“事理”话语对逆势“考镜源流”的结果进行喻说:一则把倡导“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的列子、庄子及其“子书”喻说为小说之祖;一则沿承汉人将稗官或方士之作当作本源,或沿承唐人从“史乘”的维度探源论流。
    • 王春梅
    • 摘要: 王阳明、朱熹二人对"子入太庙,每事问"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朱熹认为孔子是"知而问",王阳明则认为孔子是"不知而问".王阳明、朱熹二人之所以对同一件事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根源在于二人对"天理"的理解不同.朱熹理解的"天理"是事理、具体的礼节,这样理解"天理",就会析心与理为二,导致道德无力.王阳明理解的"天理"则是性理,性理并不是具体的礼节,而是形成和判断具体礼节的本源和标准,这样理解"天理",如果落实不够,就会导致荡之于玄虚或参之于情识.
    • 沈岚
    • 摘要: 一、考点概述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分析、推理说明方法在语境中的作用。以上是同学们在学习事理性说明文时必需理解的要点,也是此类文章的考点。二、考点复习1.梳理文章,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大自然的语言》里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恐龙无处不有》里证明了地壳板块漂移说,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斯石英性质和形成的研究,有力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撞击"而非"火山"。
    • 徐亦然
    • 摘要: 论体是表达思想的文类,而形式本身亦具思想性.汉人论说讲求因事见义,有其学理依据与政治文化基础,是主流政治、学术话语的表征.汉魏之际,形名学、玄学主导思想变革,动摇了两汉政治文化传统,更新了时人对事、理关系的学理认知,论体文亦产生离事言理的新变.这一新变融合当时兴起的骈偶文风,形成了不同于汉人论作的文章学特征.离事言理之论又别为"名法""纵横"两路,后者多采用事类铺陈的修辞方式,并于魏晋之际渐成主流.从中可见思想与文体在不同向度的互动,思想史可以拓展文学性理解的视角,而文体学也提示了思想史研究的一种可行取径.
    • 徐贲
    • 摘要: 智慧与愚蠢的区别,经常被误认为就是知识和无知的区别。其实,智慧与愚蠢的区别更接近于聪明和糊涂,而不是知识与无知的区别。聪明和糊涂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知识,而在于是不是明事理。没有知识只是无知,无知可以通过获取知识来改变。但是,即使有知识,也会不明事理,积累再多的专门知识,也还是无法改变一个人的糊涂或愚蠢。
    • 周景涛
    • 摘要: 讲道理并非难事,可试图将道理讲清楚,则仿佛成了横亘身前的一道难题。本期,我们与岳阳市岳阳中学的周景涛老师,一起以《咬文嚼字》和《谈中国诗》为例,谈一谈"清晰说理"的几个常用小技巧。一、比较:事半功倍的妙处晚唐诗僧齐己,以诗作《早梅》向当时的大诗人郑谷请教。其中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 李小三
    • 摘要: 万事万物皆有其理,为官从政也不例外。"事理"通常是指事物的道理。"明事理",多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有悟性、拎得清、知轻重。一时胜负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明事理,不仅是领导干部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也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一理通,则百理融、万事顺。领导干部一定要"明"为官从政之"事理",才能切实做到思想上明白、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本领上过硬、行动上有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