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试帖诗

试帖诗

试帖诗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8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376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民主与科学、东方论坛、晋阳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试帖诗的相关文献由65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巧燕、杨春俏、蒋金星等。

试帖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5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376 占比:99.40%

总计:13457篇

试帖诗—发文趋势图

试帖诗

-研究学者

  • 宋巧燕
  • 杨春俏
  • 蒋金星
  • 严恩萱
  • 储仲君
  • 六神磊磊
  • 吴留营
  • 唐芸芸
  • 孙俊强
  • 张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志
    • 摘要: 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中的“五言排律”试帖诗是他“点缀升平、鼓吹休明”之作,不仅诗题的选用(出处)体现了鲜明的乾隆朝时代特征,而且内容(主题)类型也以“颂圣”“求仕”为主,完全符合试帖诗的写作要求,也与其自序中提到的“鼓吹休明”的写作意图相符,同样体现了鲜明的乾隆朝时代特征,再因部分诗作所涉乾隆朝“掌故”史实以及“我皇上”一词的限定作用,可确定其写作时间应在乾隆朝。
    • 张志
    • 摘要: 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中的"五言排律"试帖诗《景星舒光》是他"点缀升平、鼓吹休明"之习作,不仅内容完全符合"颂圣""求仕"的写作要求,而且与姚元之记载的嘉庆十六年所见彗星的方位、运行轨迹等都不相同,故实难认定《景星舒光》是"实写"现实天象.该诗的写作时间应在乾隆朝,张宜泉与晚年生活在北京西山的友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确有交集,他们生活在同一时空.《春柳堂诗稿》是考察《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
    • 马腾飞
    • 摘要: 经过清前期的文化积淀,蒙古八旗科举文人创作兴起于清中叶.自乾隆朝以来,蒙古科第世家的文化濡化与传统汉族名门有了相近的传承范式,这一文人群体集中体现了"科第"与"文学"的耦合关系.在文化氛围、文学创作与交流的空间建构上,科第为蒙古及满汉文人提供了文学性的聚合平台,为他们诗文切磋、同声相和的师友交往注入了持久动力.乾隆年间的科举试诗制度促进了蒙古文士格律诗学的知识养成.试帖诗学从文学启蒙、题材内容、"美盛"诗风取向等方面对蒙古文士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蒙古文士重视试帖诗的写作,并尽力提升其文学品格.在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建构上,科第文化空间有着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
    • 张惠
    • 摘要: 林黛玉和薛宝钗写过"应试诗"吗?人生处处是考场,元妃省亲命众姊妹一题一咏,岂不就是以元春为考官的命题作文吗?科举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考诗赋,其中的诗就是试帖诗,这一传统一般认为从唐朝开始。《新唐书·选举志上》中认为其始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永隆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建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
    • 宋巧燕
    • 摘要: 《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是小说本身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的诗歌创作和科举及试帖诗有着明显的关联.《红楼梦》成书过程正处于清代科举加试试帖诗的初期阶段,反映了诗歌在科举考试中不断受到重视的客观史实.众人在应制题匾额诗中,在颂圣和点题等方面和科举试帖诗模式一致,其中黛玉的诗最合清代试帖诗规范.《红楼梦》诗社雅集中采用了科举考试"誊录监场"的组织形式;诗社创作中重视限韵,限韵是清代试帖诗的标志性特征.《红楼梦》中命题诗体以律诗为主,体现了科举试帖诗影响下的功利选择.
    • 王高港
    • 摘要: 《文史知识》2018年第1期刊有《前清翰林的侧影:蔡元培的生活、趣味与旧体诗》一文,其中引了蔡元培的《赋得下笔春蚕食叶声》一诗,在简评这首诗时作者写道:“这是典型的五言试帖诗。虽然略显稚嫩,落了俗套,但属对平稳,榘镬宛然,已足见功力。”句中的“榘”是“矩”的异体字,应写为“矩”;且“榘镬”不可解,应是“矩矱”之误。
    • 吴留营
    • 摘要: 琉球汉诗,是东亚汉诗中后起而杰出的一脉。肇自清初,琉球诗人创作试帖诗者代不乏人,甚至出现了结集出版的试帖诗集。琉球试帖诗的兴衰历程,随清代科举改制与诗学宗尚的转徙而代变。乾隆朝恢复科举试诗,格调派主盟诗坛,"诗尊唐体"之说盛行,琉球试帖诗因之兴起,且皆从唐诗中摘句拟题;道光朝,经性灵说、肌理说的冲击,尊唐之风渐衰,宋诗风抬头,琉球试帖诗亦随之而变;同治间,宋诗派与汉魏六朝诗派之余绪交互影响,琉球试帖诗因之转向。清代中后期国难加深,文人士大夫期望重振风雅的努力亦可借琉球试帖诗以观。从摘句到自拟的命题创变,反映出琉球试帖诗渐臻成熟且趋于本土化的发展态势。
    • 吴留营
    • 摘要: 琉球汉诗,是东亚汉诗中后起而杰出的一脉.肇自清初,琉球诗人创作试帖诗者代不乏人,甚至出现了结集出版的试帖诗集.琉球试帖诗的兴衰历程,随清代科举改制与诗学宗尚的转徙而代变.乾隆朝恢复科举试诗,格调派主盟诗坛,"诗尊唐体"之说盛行,琉球试帖诗因之兴起,且皆从唐诗中摘句拟题;道光朝,经性灵说、肌理说的冲击,尊唐之风渐衰,宋诗风抬头,琉球试帖诗亦随之而变;同治间,宋诗派与汉魏六朝诗派之余绪交互影响,琉球试帖诗因之转向.清代中后期国难加深,文人士大夫期望重振风雅的努力亦可借琉球试帖诗以观.从摘句到自拟的命题创变,反映出琉球试帖诗渐臻成熟且趋于本土化的发展态势.
    • 陈婵娟
    • 摘要: 左秉隆作为晚清驻新加坡第一任领事,其业绩有目共睹、为人称道.他和他后面的继任者陆续南来,通过开办文会和进行诗歌创作,极大地促进当地整体文学风气和教化氛围的兴起,进而形成一个由南来文人与本地士绅组成的"士阶层".这个士阶层持续地以熟悉的文学技艺和形式——旧体诗文来写作,创作出了马华文学古典时期最早的形态.左领事在任内开办的文会主要有会贤社、会吟社.文章通过搜集、整理当时当地的多家华文报纸以及一些零散的相关研究成果,藉由对这些史料的深入分析,从题目、类别和艺术特色这三方面探讨这两大文会之一——会贤社的诗歌创作,揭示其对马华旧文学的产生起推广作用的原因和表现.
    • 岳淑茗
    • 摘要: 民国年间活跃在济南的鲍青文社,是由当时济南东部历城县文化名人筹资创建、辐射方圆百余里的文学团体,大约创办于民国二十年(1931),创办初年曾盛极一时,只可惜因抗战被迫停办。近日,媒体刊出《鲍青文社:老济南曾活跃的文学论坛》一文,向读者讲述了鲍青文社成立发展的短暂历史。文中提到的鲍青文社发起人之一李福銮先生,字芙岑,光绪二十八年(1902)岁贡。民国初年,曾参与《山东通志》《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的修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