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诊断模型

诊断模型

诊断模型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81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3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215308篇;相关期刊344种,包括热带海洋学报、中国卫生统计、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2013年第七届学术年会、第18次全国干扰素及细胞因子学术会议、2012年朱文峰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医诊断师资班30周年纪念大会等;诊断模型的相关文献由282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正治、曹美群、孙珂焕等。

诊断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3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15308 占比:99.78%

总计:215773篇

诊断模型—发文趋势图

诊断模型

-研究学者

  • 吴正治
  • 曹美群
  • 孙珂焕
  • 黄飞娟
  • 余捷凯
  • 杨阳
  • 郑树
  • 谢梦洲
  • 贺佐梅
  • 周伟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温凌杜; 王子弘; 张国明; 赖茜; 杨宏宇
    • 摘要: 目的 探讨以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数据库构建的OSCC诊断模型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获取OSCC和正常对照样本的RNA-seq表达数据,通过R软件对表达数据进行归一化和差异表达分析,以筛选出DEGs,并同时对DEGs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以发现主要生物学特征.随机选取RNA-seq中DEGs表达数据的70%作为训练集以及30%作为测试集后,应用PCA法对训练集数据进行分析,提取与诊断OSCC相关的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s,PC)构建PCA模型,再分别绘制训练集和测试集PCA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评估PCA模型对OSCC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OSCC和正常对照样本的RNA-seq表达数据分别为330例、32例.以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4为阈值,共筛选出159个下调和248个上调DEGs,主要富集在中间纤维、黑素体膜等细胞成分,以及色素和唾液相关的生物过程;主要参与唾液分泌、酪氨酸代谢等通路(P.adjust<0.05和Q<0.05).将DEGs拟作为诊断OSCC的肿瘤标志物,对训练集行PCA分析显示,主成分前3位PC1、PC2、PC3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0.873、0.100、0.023,三者累计方差的贡献率为0.996,主成分前3位PC1、PC2、PC3包含颌下腺雄激素调节蛋白3B(submaxillary gland androgen regulated protein 3B,SMR3B)、富含脯氨酸27(proline rich 27,PRR27)、组蛋白3(histatin 3,HTN3)、抗凝素(statherin,STATH)、胱抑素D(cys-tatin D,CST5)、包含A族成员2的BPI折叠(BPI fold containing family A member 2,BPIFA2)、富含脯氨酸的蛋白质HaeⅢ亚家族2(proline rich protein HaeⅢsubfamily 2,PRH2)、角蛋白35(keratin 35,KRT35)、组蛋白1(histatin 1,HTN1)、淀粉酶α1B(amylase alpha 1B,AMY1B).进一步结合三者的特征向量构建OSCC的PCA诊断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ROC曲线中显示该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52、0.844,均高于其他基因.结论 基于PCA法和DEGs构建的以SMR3B、PRR27、HTN3、STATH、CST5、BPIFA2、PRH2、KRT35、HTN1和AMY1B表达水平为基础的OSCC诊断模型有较高的诊断优势,可为OSCC的早期基因诊断以及PCA模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翟勇全; 魏雪; 运彬媛; 马健祯; 贾彪
    • 摘要: 于2018和2019年在宁夏平吉堡农场进行滴灌水肥一体化氮肥梯度试验,以天赐19为试验材料,设6个氮素水平,即0(N0)、90(N1)、180(N2)、270(N3)、360(N4)和450(N5)kg·hm^(−2),在玉米拔节期(V6)、小喇叭口期(V10)、大喇叭口期(V12)、吐丝期(R1)和乳熟期(R3)利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获取玉米冠层图像,利用Matlab编写代码开发的数字图像识别系统提取玉米冠层图像红光值R、绿光值G、蓝光值B,研究基于此计算的10个冠层图像参数指标与氮素营养指标间的相关性,筛选出稳定性好且敏感度高的图像色彩参数,构建玉米氮素营养诊断指标与图像参数间关系模型并进行验证,以探究利用无人机图像进行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玉米拔节-乳熟期氮素营养动态估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冠层图像参数指标绿光与红光比值(G/R)、绿光标准化值(NGI)、红绿蓝植被指数(RGBVI)与植株氮含量和叶片氮含量相关性高且变异系数小,可作为氮素营养诊断的潜在最佳色彩参数;将最佳色彩参数与植株氮含量和叶片氮含量分别进行回归模型构建,幂函数模型可以更好地预估玉米氮素营养状况;利用2019年相同氮素试验进行模型验证,发现NGI与植株氮浓度和叶片氮浓度实测值与估测值的R^(2)分别为0.738和0.689,检验指标RMSE为2.594和3.014,nRMSE为13.125%和13.347%,预测精度和准确性高于G/R和RGBVI。故选择NGI作为滴灌玉米拔节−乳熟期氮素营养动态诊断的最优参数,参数NGI与植株氮浓度的关系模型(NP=4.967×106NGI^(14.26))R^(2)为0.707,与叶片氮浓度的关系模型(NL=1.707×106NGI^(12.88))R^(2)为0.654。说明应用无人机图像技术可以较好地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拔节−乳熟期氮素营养状况进行动态估测,构建的氮素营养诊断模型可为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玉米氮肥精准配施提供理论依据。
    • 尹梓名; 慕长龄; 束翌俊
    • 摘要: 为辅助临床诊断胆囊癌,使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改进的3D-DenseNet建立一个基于患者增强CT影像的胆囊癌辅助诊断模型。首先,将患者多张动脉期CT转化为三维影像,利用医生标注的胆囊区域,将三维影像切割出感兴趣区域;然后对传统DenseNet网络进行优化,改进Dropout机制与Softmax损失函数并在输出部分将交叉熵函数替换为Focal-loss以进行不平衡校正,从而建立胆囊癌辅助诊断模型;最后,将测试集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采用ROC曲线、召回率、准确率评估模型性能。通过训练集不断迭代训练,模型损失函数值逐渐收敛,诊断误差也不断下降,在尝试过多种不同的模型结构后,选取出的最优模型准确率为91.4%,特异度为95.2%,灵敏度为88.0%,精确率为95.8%。基于改进3D-DenseNet的胆囊癌诊断模型使用多张患者CT影像数据提取深度特征,充分利用了医疗检测数据,具有较佳的性能和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辅助临床进行胆囊癌诊断。
    • 杨增杰; 曾令龙; 谭尚仁; 赵志清
    • 摘要: 为解决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槽数多绝缘局部放电信号在绕组中传播特性不明确,试验室模拟现场故障其局部放电脉冲数据与真实发电机局部放电数据差异,由模拟故障数据训练诊断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可靠性不高,实际应用少问题,本文从优化数据源质量入手,立足现场从20多台大型水轮发电机中通过在线、离线试验采集故障局部放电脉冲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3种故障数据样本库,将单位时间内脉冲数量、相位、幅值的统计数据构造成二维数组,并转化成30×100灰度图数据输入1通道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故障识别模型,模型在测试集中测试准确度达到95%以上,实际应用中可替代专业人员大量图谱数据初步分析工作。拓展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分析功能,提高了基于局部放电的发电机绝缘状态评估诊断的效率。
    • 陆俊名; 金华; 纪宗萍
    • 摘要: 目的基于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模型。方法纳入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56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超声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移组47例和未转移组109例。比较两组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建立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个危险因素和诊断模型对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有无边缘毛刺征、皮质厚度、血管分级、组织学分级、肿瘤位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边缘毛刺征、皮质厚度≥3 mm、血管分级为Ⅲ级、组织学分级为Ⅱ级或Ⅲ级与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皮质厚度、边缘毛刺征、血管分级、组织学分级诊断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17~0.738,其中皮质厚度的AUC大于其他指标(均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诊断模型为P=1/(1+e^(0.524×边缘毛刺征+0.710×皮质厚度+0.582×血管分级+0.619×组织学分级-0.302)),该模型诊断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36。结论有边缘毛刺征、皮质厚度≥3 mm、血管分级为Ⅲ级、组织学分级为Ⅱ级或Ⅲ级的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增大,基于上述超声图像及临床病理特征建立的模型对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
    • 邢东洋; 田肃岩; 陈玉坤; 王金梅; 孙雪娟; 李善姬; 许建成
    •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甲型流感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建立2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模型,阐明该模型对于鉴别2种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共纳入56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和54例甲型流感患者,以及用于模型验证的24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和30例甲型流感患者;计算患者住院后5d实验室指标的平均值,采用弹性网络模型和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鉴别COVID-19和甲型流感的指标;弹性网络模型用于第1轮选择,并通过10折交叉验证选择lambda的最佳截断值。采用不同的随机种子,将该模型拟合200次,选取高频指标(频率>90%);第2轮筛选采用以AIC作为选择标准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用来表示最终的模型;使用独立数据集作为外部验证集,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第1轮筛选后,有16个实验室指标被选为高频指标;经过第2轮筛选,确定白蛋白(ALB)/球蛋白GLB(A/G)、总胆红素(TBIL)和红细胞比容(HCT)为最终鉴别指标;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验证集的AUC为0.844(95%CI:0.747~0.941)。结论:成功建立基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COVID-19和甲型流感鉴别诊断模型,该模型有助于临床及时对2种疾病做出准确、快速的诊断。
    • 汤占军; 肖遥; 李英娜
    • 摘要: 风机叶片结冰的现象严重影响风电发电效率,若在结冰状态下风机仍照常工作,不仅会影响经济效益,严重时还会直接损坏叶片等设备引发安全事故。传统手段通过人工观察、安装设备等方法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一种使用SVMSMOTE过采样与RFECV算法结合的特征工程,并采用全连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提前准确预测叶片结冰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设备与人员的安全,提高发电效益。实验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模型经过训练后测试集准确率达到99.13%,比无特征工程条件下相同模型准确度提高了1.56%;此外,当该模型泛化应用到另一风机数据集时,故障诊断的准确度也达到92.3%,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模型与KNN、SVM等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相比,准确度、召回率等重要指标表现更好,为风机叶片结冰的诊断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 徐铖; 史俊; 陈科
    • 摘要: 目的通过挖掘数据库建模和独立数据验证的方法探索中年女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诊断模型。方法提取美国妇女健康研究(SWAN)数据库中37例42~52岁女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卒中组,提取数据库中1818例无卒中病史的女性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诊断模型。同时,回顾性分析溧阳市人民医院42~48岁女性脑卒中患者74例及87例非卒中对照女性的临床资料,验证诊断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卒中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载脂蛋白B(ApoB)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BMI、ApoB和CRP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指标构建卒中诊断模型并定义为BELC,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验证数据集中,上述指标在卒中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模型对应的AUC为0.710。结论基于BMI、雌二醇、ApoB和CRP的多参数模型BELC对中年女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协助临床诊疗。
    • 王求知; 靳尧; 潘家超; 张淑红
    • 摘要: 目的 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创伤小、低成本、可量化、准确度好的血清学指标,建立模型以准确诊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期早期识别原发性肝癌,提高患者治愈率和延长生存期。方法 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2017—2020年间收治的18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0例患者入选HBV感染相关非肝癌组;38例患者纳入HBV感染相关肝癌组。应用SPSS 25.0软件和Stata SE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后检测的血常规、生化及病毒学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回归模型,绘制各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与经典肿瘤学指标对比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计算其灵敏度、特异性,选出诊断HCC的最佳模型。结果 研究建立了联合血清学指标血清唾液酸(serum sialic acid,S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HBsAg的多因素回归模型,AUC面积最大,为0.943,显著高于AFP单项的0.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且与其余曲线无交叉。灵敏度83.9%,特异性92%。结论 对于HBV感染患者,综合血清学指标SA、GGT、AST、HBsAg和AFP建立的回归模型,对于诊断HCC具有较好的诊断效率。
    • 周凯翔; 袁晴; 王珍妮; 郭姗姗; 苏丽萍; 刘洋; 郭旭; 邢金良; 黄启超
    • 摘要: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在结直肠癌(CRC)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及其功能,并使用差异基因和临床信息构建CRC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模型,为CRC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 基于肿瘤基因图谱数据库中CRC表达谱来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线粒体相关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功能富集。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筛选与诊断相关的最优线粒体相关特征基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最后采用单因素Cox回归的方法,结合临床信息分析与预后相关的线粒体相关基因,并绘制显著因素的生存曲线。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257个线粒体功能相关差异基因,其中包括11个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基因,它们主要与小分子分解代谢、含嘌呤化合物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多种代谢过程有关。与诊断相关的最优线粒体相关特征基因有8个,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9。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7岁、stage分期Ⅲ&Ⅳ和MT-TL1基因表达值≥35.54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风险得分绘制三年生存的AUC值为0.749,五年生存的AUC值为0.721。结论 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表明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的失调与CR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建立了一种联合指标的CRC诊断及预后模型,为CRC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